课件10张PPT。祝 同 学 们 学 有 所 成制作人:明良斌
二OO二年十二月第二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2、地质构造与生产的关系;
3、读图判断背斜、向斜、断层及其形成的地形;
4、以流水和风为例分析外力作用的形式和结果。导学思考题:1、什么是地质作用?按其来源可分为哪两类?
2、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各有哪些表现形式?
3、海沟、岛弧、喜马拉雅山脉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4、地壳构造可分为哪两类?褶皱的基本形式在哪些?
5、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是什么?
6、了解地质构造有什么实践意义?
7、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的含义是什么?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分别会形成哪些地貌?一、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二、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1、地壳运动2、板块构造(六大板块)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三、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背斜 山
1、褶皱
向斜 谷 [注意]向斜背斜的区别:背斜中心部分的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而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2、断层:岩体有明显的错动、位移。上升岩块——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下沉岩块——形成谷地和低地课 堂 练 习 1、读下面三幅图,它们分别是背斜、向斜和断层构造,说说这几种地质构造有什么实际用途? [ 答案]背斜有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盆地中,容易储藏地下水;而断层线附近容易形成泉。2、读右图,回答问题北①如要挖一东西向的隧道,应选择在E处还是在F处开凿?为什么?(应在F处,因为F处岩层向上隆起(背斜),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陷,同时也不易积存地下水。)②如在B处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其可行性。(B处有断层,断裂面两侧岩层活动,易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而影响水库安全,且断层破碎带也易造成水库漏水。)③图中A处为 构造,B处为 构造,C处为 构造。在C处形成山岭的原因是 。背斜 断层向 斜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四、外力作用与地貌1、各种外力作用的关系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2、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 [总结] 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壳物质循环运动,不断改变着地球的表面形态,内力作用使地表隆起或拗陷,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地球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产生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 请同学们做好课后复习巩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