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大气环境保护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如何保护大气环境?大气环境保护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酸雨危害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
上升
0.4~0.8℃思考:
为什么全球气温会升高?
1、原因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燃烧矿物燃料产生毁林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为什么?全球变暖:思考:
气温升高,对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干湿状况和社会经济会造成什么影响?2、危害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地区 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3、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保护森林加强国际间协作全球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CO2增多大气保温作用加强气温升高 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38个主要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需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减排8%,日本和加拿大分别削减6%,其他国家削减额度较小。协议还要求包括中国和印度等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愿制定排放目标。 根据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今年4月发表的报告,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6%,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却下降了17%。京都议定书品为什么?南极臭氧空洞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1、人为原因: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2、危害:增加皮肤癌,主要是黑色素癌;
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危害人体健康
破坏生态环境
和农林牧渔业农产品减少及其品质下降,
减少渔业产量,3、措施:全球合作保护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1985年,也就是南极臭氧洞发现的当年由联合国环境署发起。通过《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首次在全球建立了共同控制臭氧层破坏的一系列原则方针。 1987年,大气臭氧层保护的重要历史性文件《蒙特利尔议定书》通过。在该议定书中,规定了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种类和淘汰时间表,要求到2000年全球的氟利昂消减一半,并制定了针对氟利昂类物质生产、消耗、进口及出口等的控制措施。 由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显示大气臭氧层损耗的状况更加严峻,1990年通过《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1992年通过了哥本哈根修正案,其中受控物质的种类再次扩充,完全淘汰的日程也一次次提前。蒙特利尔议定书“雨”中垂钓酸雨危害与防治2.原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4.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死 亡;
*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危及人体健康。5.防治:我国的措施: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 1.概念:pH值小于5.6的雨水。最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有效措施:研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3.分布:全球变暖臭氧空洞酸雨二氧化碳增多氟氯烃化合物增多①危害人体健康②破坏生态及经济酸性气体增多破坏生态及经济①危害人体健康②破坏生态及经济③腐蚀建筑物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综合利用课堂小结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一、选择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森林破坏严重
C.制冷设备的大量使用 D.太阳黑子增多
2、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硫和氧化氮 B.二氧化碳和氯氟烃
C.氨气和甲烷 D.臭氧和惰性气体
3、近年来,大气臭氧层遭破坏,是由于人类排放何种气体造成的:(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氨气 D.氯氟烃做一做A BAD分析左图可见:
(1)臭氧低值范围逐年扩大的位置在 极上空。
(2)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出的 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使大气 层中的臭氧分解。
(3)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到达地面的太阳 辐射增加,其主要危害是:
南氯氟烃平流紫外(线)对人(皮肤等)、生物造成损害试一试活动:为什么大气环境保护需要全球共同行动?
为什么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看漫画,试想企鹅在说什么? 1992-1993年中国年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思考:
1、找出pH值小于5.6的酸雨区
2、找出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
3、我国的酸雨主要是什么类型?西南杭州湾珠江三角洲及其北部硫酸型读图回答: (1)下述各国中,图示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两个国家是(把选定国家的代码填在空中): 、 .A.西班牙 B.瑞典 C.德国 D.冰岛 E.意大利(2)产生该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该环境问题对非生物界造成的主要危害是什么?某年欧洲降水pH值等值线图B工业废气中含SO2等有害气体对于生物资源造成的主要危害是什么?C腐蚀建筑物、损毁文物古迹等使植物营养体受损,导致植物(林木)死亡 1985年,英国科学家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就会减少约 30%,有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一个“洞”,直径达上千公里,“臭氧洞”由此而得名。卫星观测表明,到1998年臭氧空洞面积比1997年增大约 15%,几乎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大。前不久,日本环境厅发表的一项报告称,1998年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面积已达到历史最高记录,为2720万平方公里,比南极大陆还大约1倍。 美、日、英、俄等国家联合观测发现,近年来,北极上空臭氧层也减少了20%。在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中国大气物理及气象学者的观测也发现,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在以每10年 2.7% 的速度减少。根据全球总臭氧观测的结果表明,除赤道外,1978-1991年总臭氧每10年间就减少 1%-5%。 伦敦和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发生在1952年12月4-9日。这次烟雾事件共死亡了4000多人,因而被称为“杀人烟雾”。9日烟雾散开后,酸雨酸雾开始横行,雨水的pH值低到1.4一1.9,比柠檬汁还酸。事后,民众对伦敦烟气主要来源的发电厂等发起抗议运动。于是1956年开始英国实施了“大气净化法”。其实这个法的主要目标只是控制眼睛看得见的煤烟。为了平息居民的抗议,工厂造了很高的烟囱,利用高空大风把污染物送到遥远的地方。这样,当地的污染确实减轻了,但是却造成了污染物远距离输送,嫁祸他人,造成了英国下风方向北欧的污染,工厂所产生的废气在大气中化合成硫酸和硝酸。这些化合物在云中积聚,由这些云所形成的雨往往降落在离污染源的下风方向,而且雨水中这类酸的含量很高。在那里降下酸雨,后来引起国际争端。树木通过根和叶吸收酸雨。酸雨使树根变形,并阻止树枝和幼芽发育,松树和其他常绿树丧失了针叶。最后,许多树木都死了。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均为西南风盛行的地区,它们的森林、河流和湖泊都受到酸雨的严重损害。? 近年来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而发生的曲线变化示意图读下列几段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2:全球变暖,将会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例如,随着气温上升,两极的冰雪会部分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这将给沿海的国家或城市带来灾难。??? 材料3:现在,南极上空已出现臭氧层空洞,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也在变薄。臭氧层的破坏,给地球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由于臭氧减少,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多,会损害人的免疫能力,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多,并可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材料4:酸雨能使土壤、河湖酸化,破坏农作物和森林,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腐蚀建筑物。光化学烟雾会显著降低大气能见度,刺激人们的眼睛、喉、鼻,使人头痛呕吐,并使植物体受到损害。??? (1)材料1中,主要涉及到大气垂直分层中的?????暖层???? 层,材料三中的臭氧层,主要分布于大气的????平流层????? 层。 ?? (2)?? (3)针对材料2、3、4,写出相应的物质名称:??? A.大气中????? CO2 ???? 含量的增多,导致全球变暖;??? B.排入大气的?氯氟烃???????? ,严重破坏臭氧层;??? C.排入大气的??? SO2 NOx ?????? ,造成酸雨危害;??? D.汽车尾气排放的??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易产生光化学烟雾。??? (4)分析材料五中几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原因填在相应的序号后面:①?? -D ??????? ;②?? -G ??????? ;③? -E ?????? ;④?? -A ??????? 。(A.人口急剧增长,环境污染 B.降水量太多 C.降水量太少 D.滥伐森林 E.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到江河和土壤中 F.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 G.滥垦草原 H.风化现象严重 I.河水流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