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大气环境保护[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7大气环境保护[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04-07 14: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浙江省三门中学
张佩维2005年11月2日根据下面一段描述,大家抢答一部影片名称:
1、它是一部科幻大片
2、其题材源自美国国防部一份机密报告,报告
中提到内容与大气环境的一个问题有关
3、首映日期:2004年5月28日 
4、发行公司: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
5、该影片又译为:《末日浩劫》
6、该片的英文名为:The Day After Tomorrow
描述了“明天之后”的未来世界影片名称:《后天》 (观看片段)
内容梗概:本片讲述了未来世界由于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气候变异,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期的故事。
影片当中龙卷风、海啸和暴风雪接踵而至,人类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末日浩劫。
全球变暖 ?1982年冬,纽约出现22°C的温度,创百年记录;
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C的极高温天气;
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
2002年7月份,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最高值,济南,西安等地出现40°C的高温,市区路面温度高达60°C.后来高温范围还扩大到长江中下游,华南,贵州,四川等地。这么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在历史是罕见的. 1)读“全球暖化图”:据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6-0.8°C。2.全球变暖会导致什么后果?1.为什么全球气温会升高?是自然引起的还是人类引起的?1)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地区;
①气温升高,海水温度也升高,造成海水膨胀而导致;
② 极地增温,会造成极冰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影响:温室效应的加剧影响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
著名的气象学家丁一汇教授在“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上”
提出了“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1.4-1.5°C,海平面将上
升9-88cm,干旱和洪涝将更为普遍”。 “后天”会到来吗?3.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1)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
2)加强国际协作。 比如荷兰60%的国土海拔只有1米,28%的国土低于海平 面。。2000年 ,受到温室效应和周期性潮涨的双重影响,西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大部分地方,水位上升达3.2米,而图瓦卢最高的地方不过海拔4.5米,所以低洼地方全部没顶。据气象模式估计:到2050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12-50厘米,大于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沿海一些地区面临被淹的威胁。而气候变暖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方面可能并不是气温,而是水资源。气温明显升高,可能使得降水区域和强度改变,部分地区将出现干旱。而从目前的监测来看,本世纪已过去的4年中,华北等地区已经出现了干旱的趋势。
2)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
例:现在农业发达的中纬度地区,因蒸发强烈变干旱,从而退化成草原;而高纬地区因变暖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3)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流行性感冒、小儿麻痹症和天花等疫症可能藏在冰块深处,目前人类对这些原始病毒没有抵抗力,当全球气温上升令冰层溶化时,这些埋藏在冰层千年或更长的病毒便可能会复活,形成疫症。二.臭氧层的破坏
三.酸雨
1.形成原因
2.危害
3.措施1985年5月,英国南极考察对首次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出现了面积接近美国大陆的“臭氧层空洞”,它的深度可以装下珠峰.1.原因
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紫外线
CF2Cl2 ·CF2Cl + ·Cl
·Cl + O3 ClO· + O2
ClO·+ O3 ·Cl + 2O2
一个·Cl可以消耗掉10万个臭氧分子。3、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1)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排放;
2)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教材52页阅读材料 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199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签署10周年之际,15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国际会议规定,发达国家停止使用氟氯烃的期限提前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则在2016年冻结使用,2040年淘汰。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保护臭氧层,并制定了《中国逐步淘汰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 1、酸雨界定:把pH值<5.6的雨水称为酸雨。
2、酸雨形成原因: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
3、我国酸雨类型: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我国能源最主要的为煤,全国SO2排放量的90%来自煤的燃烧。 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4 、酸雨的危害 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危及人体健康。5、酸雨防治:
最根本的途径 ——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有效措施 —— 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我国政府已采取措施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来控制酸雨。我国东南部大部分地区成为酸雨区,酸雨区已覆盖我国面积的40%。 ②找出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的分布 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杭州湾及其附近地区(四川、贵州、广东、广 西、湖南、上海、江苏 )。①找出PH值小于5.6的酸雨区的分布;活动:为什么大气环境保护需要全球共同行动?为什么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课堂小结全球变暖臭氧空洞酸雨二氧化碳增多氟氯烃化合物增多①危害人体健康②破坏生态及经济酸性气体增多①危害人体健康②破坏生态及经济③腐蚀建筑物①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②国际协作①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②国际协作①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综合利用②国际协作破坏生态及经济本课结束2005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