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选修6《环境保护》测试题
山东广饶县第一中学东校区地理组 王刚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l~10页,第Ⅱ卷11~1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同:9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6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姓名栏和答题卷密封线内写上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答第Ⅱ卷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5题,每题1分)
1.人类对环境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
A.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B.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 C.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D.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2.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早在1972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就同意将“世界环境日”定在每年的(? )
A.5月31日???? B.6月5日????? C.6月6日?????D.6月25日
材料: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到2050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据此材料,回答3~4题:
3.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4.“南极臭氧空洞不断缩小”这一现象说明( )
A.大气对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的自净能力增强??? B.人类已经不必关心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 C.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D.50年后,全求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材料:2002年11月,澳大利亚的新威尔士州和韩国的中部地区爆发沙尘暴,南北半球同时发生沙尘暴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据此材料,回答5~9题:
5.下列天气系统,易造成沙尘暴的是( )
A.暖锋 B.台风 C.锋面气旋 D.反气旋
6.南北半球同时发生的沙尘暴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可能的看法是( )
A.此时韩国不应该出现沙尘暴??????????????? B.此时澳大利亚不应该出现沙尘暴??? C.此时韩国和澳大利亚都不应该出现沙尘暴??? D.此时韩国爆发的可能不是沙尘暴
7.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与韩国此次沙尘暴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日本 B.朝鲜 C.中国东部 D.蒙古国
8.澳大利亚的热带沙漠直逼西部海岸,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 B.东南信风 C.西澳大利亚寒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
9.根治沙尘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平均分布水资源的数量?? ?B.植树种草,建立起遏制沙漠推进的生态屏障??? C.修建防风墙,阻挡沙尘入侵??????????? D.兴修水库,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
10.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
①“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渔。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②“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③“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⑤“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读下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12.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13.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
A.煤炭?? B.机械产品? ?C.棉花? ?D.粮食
读下图,判断14~16题。
14.城市N以西的铁路名称是(? )
A.青藏铁路??? B.兰青铁路??? C.兰新铁路??? D.宝成铁路
15.M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热量
16.为促进M河谷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建设防护林?? ②利用地膜技术??? ③提高排灌技术??? ④提高复种指数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近些年探测,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始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②无CO2排放,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表达了控制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的共同愿望,已有很多国家政府批准执行。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却拒绝批准。表明(? )
①人类的发展观变化??????????????? ?②美国对很多国际事务持双重标准和不负责任的态度??? ③世界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日趋加强?? ④人类经济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下列言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保护长江万里行”活动??? ②中国要建立“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民核算新体系”???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提倡塑料袋购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05年夏天,我国许多地方遭遇了少见的气候异常:北方的暴雨、南京的高温、云南的洪涝灾害等。生活在欧洲的人们却感受到天如此寒冷。在伦敦,人们穿上了毛衣,在德国,居然下了几十毫米厚的积雪。有证据表明,气候变暖是诱因,它破坏了正常的大气环境。在此情况下,《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显得那么迫切和需要。据此回答20~21题。
20.《京都议定书》中有一条款是“碳汇”问题,允许森林茂密的工业化国家用森林抵消一部分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因此下列哪个国家可从中受益?(? )
A.美国??? B.加拿大??? C.法国??? D.意大利
21.农民在温室大棚增施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
①杀菌消毒?????????????????? ②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 ③提高温室大棚的温度???????? ④吸收太阳紫外线和可见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据新华网综合消息,中哈输油管线(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阿塔苏输油管线)于2004年9月28日开始铺设,管线全长1000公里。据此回答22~23题。
22.中哈输油管线铺设过程中,沿线需要注意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气候变暖
23.哈萨克斯坦石油最丰富的地区在(? )
A.里海沿岸??? B.巴尔喀什湖附近??? C.额尔齐斯河沿岸??? D.北部丘陵
24.中国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是(? )
①在海外大力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上来自中东。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方面考虑,除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是(? )
①加勒比海地区? ②北非? ③东南亚? ④中亚? ⑤俄罗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读图,完成26~28题:
26.图中铁路干线的名称是(? )
A.兰新线??? B.兰青线??? C.包兰线??? D.京包线
27.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无关的是(??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8、图中沙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宁夏平原的农田??? B.保护铁路畅通无阻??? C.调节气候??? D.减少水土流失
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回答29~30题。
29.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A.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C.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改革
30.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也反映了(?? )
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 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
31.我们外出春游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采摘几朵美丽的鲜花放在家中观赏? ??? B.把用过的易拉罐、矿泉水瓶等带回家中并送到废品收购站??? C.见到有人在景区刻画名字留念,主动前去制止??? D.遇有草地多走几步路绕过去继续观光
32.世界的煤炭主要分布在(? )
A.亚欧大陆中部和非洲北部??????? B.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南部??? C.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中部??? D.北美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中部
3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不应该(?? )
A.加强城市管理??? B.进行全面规划??? C.控制经济发展??? D.扩大绿地面积
34.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出发,下列城市规划合理的是(? )
A.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应适当分散????? ?B.为了方便居民乘车,交通运输线应尽量通过市中心??? C.居住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有大气污染的企业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D.居住区位于河流的下游,有水污染的企业位于河流的上游
35.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B.河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 C.河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D.冰川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36.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cm~20cm,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年降水量不断增加??? B.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果??? C.地壳下降运动??? D.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37.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太阳黑子增多?? 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 ?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CO2溢出
38.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A.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 B.陆地面积增加??? C.中纬度地区更加湿润,粮食产量增加??? D.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
39.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污染源是( )
A.工厂、家用炉灶燃烧矿物能源??? B.汽车尾气??? C.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废气????? D.工业、家庭广泛使用冰柜和冰箱
40.形成酸雨危害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 )
A.氧化碳??? B.二氧化硅??? C.氧化氮??? D.氟氯烃
41.?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酸雨主要是碳酸型酸雨??? B.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 C.我国酸雨区面积正在缩小????? D.酸雨不仅腐蚀建筑物,而且危害人体健康
42.下面各项措施中,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 )
A.禁止排放氟氯烃,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B.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C.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D.发展煤炭生产
43.酸雨及臭氧减少造成危害的共同点是( )
A.都不危害人体健康??? B.都会使土壤酸化??? C.都会对植被造成危害??? D.对建筑物都有腐蚀作用
44.关于“南极臭氧洞”的正确叙述是( )
A.表明在南极地区已无臭氧分布?? B.出现在对流层???C.纯属人为原因造成的???D.其大小随季节变化
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 B.保护大气环境,需要独自努力??? C.保护热带森林,是减少CO2含量的有效措施???? ? D.我国远离南极,可不参与臭氧层保护
46.最近三四年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主要原因在于
①运输成本增加?? ②垄断的加强?? ③供需关系的改变?? ④炼油工业的大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所示为我国规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两条输水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47~48题。
47.下列山脉中,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必须穿越的是( )
A.秦岭??? B.昆仑山??? C.巴颜喀拉山??? D.南岭
48.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河,航运条件优越,水运便利??? B.该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C.图示区域南部森林覆盖率高,滑坡、泥石流等不易发生??? D.修筑梯田是协调本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处回归沙漠带,但却呈现出一片生机的“绿洲”。据此回答49~51题。
49.广东省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原因是
A.虽属于干旱地区,但河流众多,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B.夏秋季节,常有台风雨缓解副热带高压控制所造成的旱情??? C.濒临太平洋,深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 D.地处低纬度,信风可带来丰沛降水
50.关于广东省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配合较好???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地势平缓,地表受流水侵蚀切割较轻
51.关于广东省丘陵山区的开发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发历史较晚,几百年前还是原始地??? B.人均耕地少,人地关系矛盾突出??? C.非耕地资源粗放经营,经济效益低??????D.常年受下沉气流控制,生物品种较单一
进入2005年不久,经常被视为“弱势”部门的国家环保总局陡然发力,以严重违犯环保法律法规的名义,叫停了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国家环保总局掀起了“环保风暴”,1月27日在京通报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十五”计划重点火电厂脱硫项目的进展情况,公布了望亭发电厂、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等46家尚未启动脱硫项目的火电厂。回答52~53题。
52.下列对此次“环保风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这次“环保风暴”凸显出我国政府从源头遏制污染??? B.“环保风暴”行为过激,因为在经济建设初期,环境污染在所难免??? C.“环保风暴”刮停了众多企业,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 D.“环保风暴”的掀起体现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53.建设脱硫设施是最主要的SO2排放控制措施,SO2排放得到控制,酸雨发生频率将减少。下列地区中酸雨危害严重的有(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黄土高原地区
读华北平原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54~56题。
54.形成华北平原的主力是( )
A.黄河??? B.永定河??? C.滹沱河??? D.淮河
55.黄河泥沙含量大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是( )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 C.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D.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56.盐碱化是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具有夏季淋盐,冬季返盐的特征??? B.目前,鱼塘—台田模式是治理盐碱化的最佳模式??? C.选择适当覆盖物,可抑制水分蒸发返盐??? D.采用大水漫灌措施,可降低土壤中的盐分
57.绿色住宅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下列内容符合绿色住宅要求的是( )
①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 ?②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 ③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 ④公用地中绿地和停车场各占一半?? ?⑤隔音效果好,噪声低( )
A.①②④??? B.①②⑤? ? C.①③④? ?? D.③④⑤
58.为迎接2008年的“绿色奥运”,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了100多种树木为京城绿化的“主力军”,这些造林树木中,不可能有( )
A.落叶阔叶树??? B.针叶树??? C.常绿阔叶树??? D.灌木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回答59~60题。
59.在下列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 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业
60.下列关系循环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能增加既有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61.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的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研究小组对城市洪水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下列调查结果最不可信的是( )
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的池塘和河道??? 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62~63题.
材料一:天荒坪电站位于浙江安吉。是亚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该电站分上下水库,晚上利用其它电厂过剩电力将下水库的水抽取到上水库。白天利用上下水库之同600米高的水头落差进行发电。
材料二:发电厂对电的“出厂价”实行峰谷差价,在用电高峰时段价格相对高些,在低谷时段价格相对低些.工业用电比居民用电的差价更大。这项措施对大型企业的用电制约很大。
材料三。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江苏对6个高耗能行业的佥业进行分类,试行差别电价。电价随各地工业电价统一调整。
62.建设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①节约矿物能源??? ②弥补华东电力网高峰时用电缺口??? ③减轻大气污染??? ④利用峰谷电价的差价获取利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3.江苏省试行差别电价的高耗能行业可能有( )
A钢铁、纺织??? B.电子、水泥??? C.化学、食品??? D.电解铝、烧碱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64~65题
64.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 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
65.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加剧水土流失??? ②诱发地质灾害??? ④增加酸雨频率??? ④影响生态群落??? 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
66.如果说森林是“地球之肺”,那么湿地就是“地球之肾”。(共22分)
材料一: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
材料二:200多平方公里的崇明岛东滩,是欧亚大陆东岸发育最完善的河口潮汐型滩涂湿地之一,它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原生态性以及物种的多样性、稀有性。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曾以每年2万亩的增加速度日长夜大,然而随着围垦的深入,它今天开始退缩了……
(1)湿地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请根据材料一两幅湿地图,描述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化:______。(2分)
(3)河流湿地(包括湖泊)有哪些生态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湿地被破坏的人为原因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崇明东滩上,人们在湿地上把淮涂围垦和草滩挖成鱼塘、蟹塘,这样做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3分)???
(6)三峡大坝建成后,对崇明岛有何影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曾是湿地良性循环的典范,不幸的是20年前几乎完全消失,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7.垃圾已成为城市又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目前,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堆越来越多,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周围环境。其出路何在?这已引起有识之士的思考(共5分)。
(1)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采用填埋方式处理,该方式简便、省钱,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你认为存在哪些不足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国有位哲人说:“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对此,你如何理解?(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表示的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内未填的内容。(2分)
A.肥料??? B.做工业原料?? C.填埋、焚烧或循环作用? ?D.回收处理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填字母)
68.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共8分)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每空1分)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__________,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___。(每空0.5分)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每空0.5分)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__________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__________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每空0.5分)
(5)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测的结果,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每空1分)
气象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CBDCC? 6~10:ADCBC? 11~15:CAAAD? 16~20:CCAAB? 21~25BCABD? 26~30:CABDB
31~35:ACCCC? 36~40:DADDC? 41~45:DCCDC? 46~48:BCB
49.C? 50.B? 51.AD? 52.AD 53.AB? 54.A? 55.B?
56~60:CBCDA?? 61~65:DBDCA
66.(1)略
(2)湿地的总面积减少,大的湖泊面积变小,小的湖泊被围垦消失。
(3)①调蓄洪水,②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③补充地下水,④降解污水和贮存营养物,⑤促进碳循环和碳积累,减弱或缓解“温室效应”
(4)略
(5)大堤和池塘割裂了整个东滩湿地的完整性,人类活动直接影响了物种的多样性,从而使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6)由于长江上游泥沙主要淤积在库区,崇明岛的沉积物减少,在海浪和潮汐的侵蚀下,崇明岛的面积有可能减小。
(7)在市场价值规律冲击下,种桑养蚕的收入低于办工厂、做生意;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大面积污染,使鱼塘尚存,桑树不见。
67.(1)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垃圾产生沼气,如不及时收集输出利用,易发生爆炸事件等
(2)垃圾中有许多可回收利用的资源(3)DBAC
68(1)12.5(11.5到13.5均可)16(15到17均可)
(2)低? 小
(3)高? 小? 低? 小
(4)减小(降低)? 减缓(降低)
(5)湿度(降水、气压等)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应包含:绿洲和戈壁、某一气象要素、研究方法三个方面)
示例:“绿洲和戈壁湿度(或降水)特征的对比分析”
(来源: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