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保护[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大气环境保护[上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7-03-20 15: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2.9 大 气 环 境 保 护金丰中学高一地理一 全球变暖1958196019621964196619681970312314316318320322310(年)CO2体积分数(10-6)(1)CO2 能起( )作用,因为它 具有强烈吸收( )光线的能力,它又是绿色植物( )作用的原料。 (2)图中可以看出,大气中CO2含量变化趋势是( ),其人为原因是:( ); 这种变化使地球 ( )。因此导致的后果有:( )和(    )。(3)为了减少CO2的排放量,应该采取的措施有:提高( )和( )( )
读图表回答:同时加强( )。大气中CO2浓度变化图保 温红外线光 合 增 多、加快变 暖海 平 面 上 升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开发利用新的能源 国际合作燃烧矿物燃料,大量排放CO2矿物燃料的利用技术利用效率全球变暖人为原因重大影响采取措施森林的破坏海平面上升经济结构的变化减少排放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 CO2)保护森林,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伞伞破难遮人类破坏了我的阳二 臭氧层的破坏及保护科学家们不仅发现“南极臭氧空洞”现象,而且发现在北美洲 、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西伯利亚、澳大利亚等中纬度地区上空也连续出现臭氧含量减少的现象。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也发现臭氧浓度大幅度下降现象。
居住在智利南端的居民,只要走出家门,就一定要在衣服遮不住的肤面涂上防晒油,再戴上太阳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被太阳晒成鲜艳的粉红色,并伴有搔痒病。问题1: 材料1反映的问题是?这种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是?材料2 反映的问题是?此类问题还反映在哪些方面?问题2:为了解决上述问体,应采取哪些措施? [材料1][材料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保护措施破坏原因严重后果自然因子的影响(太阳活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农业和生态环境禁止排放消耗臭氧层的物质(CFC)排放消耗臭氧层的物质(CFC)研制新的制冷系统加强全球合作CFC的光化学反应:如 CFCl3CFCl3 UV Cl·UVCl· + O3ClO· ClO· UVCl· 三 酸雨危害与防止我国酸雨的主要分布区是( )地区,严重的地区有:( )三角洲、( )三角洲( )盆地。变化趋势是( )。读教材76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叫酸雨的是( ) A PH值小于5.6 B PH值大于5.6
D PH值大于4.5
C PH值小于4.5
(2)我国主要的酸雨类型是:( ),其原因是:( ) (4)酸雨的危害有哪些( ) (5)为了控制酸雨,我国所采取的措施是?A C硫 酸 雨煤 炭 的 燃 烧东南部长江珠江四川范围不断扩大人体健康、文物古迹、生态环境(发展煤的清洁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3)形成原因严重危害防治措施酸雨的危害与防止排放酸性气体( SO2等)破坏生态环境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根本途经:减少排放人为酸性气体有效措施:煤中硫的综合开发利用利用高科技手段(纳米技术)(1)为什么大气环境保护需要全球共同行动?讨论题:(2)为什么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义务?2 填表:大气环境问题 全 球 变 暖 臭氧层遭破坏酸 雨 危 害主要原因严重后果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