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18 08:4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学 校:颍上五中 年 级:八年级 科 目:语文
主 备:杨阳 审 核:八年级语文组 时 间:

课标解读
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2.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4.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5.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中考考纲及考题分析
1.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示例:作业软件种类多,操作简便,所以它倍受学生青睐(或“它已成为众多学生使用的快捷学习方式”)。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你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利:示例: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方便快捷;运用得当,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可以呈现同一题的不同解题方案。
弊:示例: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产生依赖性;对于自觉性(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甚至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文明、恰当地进行网络交往,使之为生活、学习服务,抑恶扬善,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感受互联网传递信息便捷的神奇性。
2.学习正确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搜集和整理信息,知晓网络交往的规则和网上自我保护的知识,提高对网络交往的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
3.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文明、恰当地进行网络交往,使之为生活、学习服务,抑恶扬善,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二)教学重点:1、2(教学目标)
(三)教学难点:3(教学目标)
(四)学情分析
网络发展日新月异,使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由于年龄较小,自我控制、管理能力较弱,很多学生沉迷网络,影响学习,不懂得甄别网络信息,很少有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网络,提升生活、学习质量。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微博吗?你们会用微信QQ聊天吗?你们会在网上查阅学习资料和娱乐吗?相信大家都有过这些经历吧!没错,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时,也要思考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合作探究 获得新知】
1.网络语言小研讨。
(1)小组合作,搜集一些常见的或流行的网络语言,查清楚意思,然后分类,并分析产生原因。
(2)小组合作,搜集已被收录工具书的一些网络词语,并试着用“非网络语言”表述它们的意思,思考这些网络词语在表达方面的独到之处。
(3)小组讨论:写作时能否使用网络词语?可以使用什么样的?应如何使用?最后归纳意见,转告老师,听取老师意见。
2.电子阅读面面观
(1)小组合作,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电子阅读时间、方式、途经、以及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所占的阅读比重,大家对电子阅读的态度和意见,问卷对象:同学,老师,家长,亲友等。
(2)回收,统计,汇总,分析,发现。
(3)小组研讨:电子阅读会不会代替传统阅读?
3.用互联网学语文[来源:学,科,网]
(1)邀请信息技术老师利用课外时间举办专题讲座,教大家学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网络词典和专题数据库等。
(2)小组合作,搜索有关散文的各方面知识,制作《关于散文》小册子。
(3)小组讨论:如何扬长避短,有效利用网络帮助我们学习?
三、【展示成果 分享快乐】
网络语言小研讨
1.我搜集到的网络语言及意思。
a.“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表示一件让大家欢乐的事情,大家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共同庆祝。多用于嘲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等,也适用于欢喜等情况。
b.“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听起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c.“人艰不拆”:“人生已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必拆穿。”
d.“细思极恐”:仔细想想,恐怖之极。
2.被收录进工具书的网络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收入了“囧”“雷”
《人民日报》的刊文里也出现了“屌丝”
3.网络语言来源分类
a.用数字代码谐音表示,如:7456(气死我了),4242(是呃是呃)
b.用汉语的谐音,如:介(这)酱紫(这样子)偶来了(我来了)
c.运用表情符号,如:(^_^)表示神秘笑容。(Zzzz...)指睡觉样子
d.肆意曲解词语,如“偶像”(呕吐的对象);“天才”(天生蠢材)
e.用昵称表示,如“东西”说成“东东”等。
f.用自创英文缩略或拼音字母表示,如PF(佩服);BT(变态)……g.借用动物名称表示,如“恐龙”(丑女);“青蛙”(丑男);“大虾”(超级网虫)
【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
优点:电子阅读工具信息存储量巨大;具备网络功能;具有良好的娱乐休闲性;便于携带等。
缺点:电子阅读工具辐射较多,对读者视力有不良影响;记忆效果不够好;以浅阅读为主,缺乏深度;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依赖较多的操作技术,不易掌握;工具价格昂贵;缺乏传统文化的韵味。由此可见,由于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有许多的缺点与不足,在很多方面,电子阅读是无法取代传统阅读的,这两种方式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学习与阅读的需要。
【巩固新知 有效练习】
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示例一:数字化阅读有利也有弊。它有利于人们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但它信息繁杂,其中的不良信息对中学生健康成长不利。示例二:我们要合理使用数字化阅读。既要用它来获取丰富的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又要注意分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不要影响学习和生活。(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
【板书设计】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网络词语小研讨
电子阅读面面观
用互联网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