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8.1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 20世纪初,世界人口只有约16亿。1999年10月,世界人口已经突破了60亿。随着人口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什么是环境问题呢?
该如何解决呢?讨论:图中内圆和外环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各箭头呢? 内圆表示人类社会,外环表示人类周围的环境。 物质和能量 废弃物人类通过生产,生活对环境产生影响 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反作用于人类本身 总结:人类社会和环境有着密切地联系-对立统一关系一、人类与环境说出人类的下列行为分属于图中哪一箭头代表的过程?
开采煤田、工业“三废”、酸雨、平整土地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一)、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二)、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力的时候就会形成的问题。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工厂三废――大气污染1952年发生在英国伦敦,主要污染物为煤烟中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烟尘,损害呼吸道,5天内死亡约4000人。此后共发生12起,死亡近万人。工厂三废――水污染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吉林市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连续爆炸。这一事故造成了八人丧生,七十人受伤,同时导致了一百吨苯类污染物倾泻入松花江中,造成长达135公里的污染带。给下游哈尔滨等城市带来严重的“水危机”。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超标的污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属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土壤污染生活生产中产生污染 --固体废弃物 交通、工厂产生污染-废气、噪音等 其他的污染:
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 我惹谁了? 产生原因: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一、环境污染二、环境问题的表现土壤污染海洋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水污染
放射性污染大气污染滥伐森林 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易旱的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包括土地沙化、草场退化、农田退化、以及土壤肥力下降导致的土地生产潜力降低或丧失。
沙尘暴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 、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
2006年4月9日,一场百年罕见的沙尘暴袭击了从乌鲁木齐开往北京的T70次列车。列车迎风的车窗玻璃悉数被狂风卷起的石块击碎。车内温度骤然降至零摄氏度以下。700多位乘客和乘务人员与随时可能邂逅的死神擦肩而过。
土壤次生盐碱化 土壤次生盐碱化主要发生在绿洲区,由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和水利设施渗漏补给地下水造成。在土壤母质含盐量较高和蒸发强烈的条件下,过度的引水灌溉和排水不畅,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从而影响农业种植,产生大面积中低产田。
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1020304050600.51.01.52.02.53.0 最近400年来,地球上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现在每年都有1万~2万种物种灭绝,物种灭绝速度是形成速度的100万倍。人口物种灭绝数(种)人口(10亿) 森林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 碱化
全球气 候变暖
臭氧 层
破坏
物种灭绝 速度加 快 产生原因: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恶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二)生态破坏二、环境问题的表现比较下列环境问题发生在哪些地区?三、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1.城市和农村的比较大气污染,噪声污染,
水污染等水土流失、荒漠化
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不同,环境问题也有所不同。因此环境问题具有地域性特征。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1)环境承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2)经济、技术水平落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3)发达国家污染将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谁的环境问题更严重????为什么?谁该对世界环境污染承担主要责任?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1)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除了酸雨,还有哪些全球化的环境问题?全球环境基金融资的项目分布37%35%13%6%9%全球环境基金关注的主要领域有哪些?为什么这些领域得到了特别的关注?3.环境问题的全 球化趋向七嘴八舌话环保面对如此严重的
环境问题,我能做点什么?课堂练习
1.人们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指的是(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噪声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2.关于环境问题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完全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
B.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C.在环境问题防治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D.发达国家没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资金和技术转让
3.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 )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水体污染 D.土地荒漠化DCA4.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
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天空
D.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5.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类的破坏能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越强
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所以不会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
D.当人类向环境排放过量污染物,环境会永久丧失容纳和清除能力而发生环境问题
6.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环境污染 B.人口增长过快 C.生态破坏 D.资源短缺
7.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大气污染 B.噪声污染 C.水土流失 D.物种减少DCACCD 扩展阅读:八大公害事件
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世界闻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日至5日,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炼焦厂、
炼钢厂、硫酸厂和化肥厂等许多工厂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
条件下大量积累,使60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
家禽死亡。
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日至31日,美国匹兹堡市南面的多诺拉镇,因地
处河谷,工厂林立,大气受反气旋和逆温的控制,持续有雾。大气
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4天内使得5911人患病,死亡400人。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污染事件。该市三面环山,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由于汽车漏油、汽油不完
全燃烧和汽车排放尾气,城市上空聚积近千吨的石油废气、氮氧化
物和一氧化碳。这些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淡蓝色的光化学
烟雾。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鼻、喉,引起眼病、喉炎和头痛。
在1952年12月的一次烟雾事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人。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至9日发生在英国伦敦市。
四日市哮喘事件
1961年发生在日本四日市。该市的石油冶炼和各种燃油产生的废气,使整个城市终年黄烟弥漫。全市工厂粉尘和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高达13万吨。空气中的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的硫酸烟雾,被人吸入肺里以后,使人患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等多种呼吸道疾病,统称四日市哮喘病。
水俣病事件
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该市含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水体,致使水俣湾的鱼中毒,人食鱼后也中毒发病。1956年,水俣镇开始出现一些手脚麻木、听觉失灵、运动失调、严重时呈疯癫状态的病人。 痛痛病事件
1955年至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由于冶炼厂排放
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两岸居民用河水灌溉农田,致使土壤含镉
量明显增高。居民食用含镉量高的稻米和饮用含镉量高的河水而中
毒,导致肾和胃受损。由于患者经常“哎吆—哎吆”地呼痛,日本人
便把这种病称为“哎吆—哎吆”病,也就是“痛痛病”。
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3月,日本北九州市和爱知县一带在生产米糠油时,使
用了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管理不善,多氯联苯混
入到米糠油中。随着这种有毒的米糠油在各地销售,造成了大批人
中毒。患者一开始只是眼皮发肿、手心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随后
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严重时恶心呕吐、肝功能下降,有的医
治无效而死亡。这种病来势凶猛,患者很快达到13000人。用这种
米糠油中的黑油饲喂家禽,致使几十万只鸡死亡。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