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至六单元过关检测
[第四、六单元]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31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guà( ),深青布棉袍,蹒( )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shì( )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 )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chān( )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2.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
(1)现场还有一幅“尊宪法权威、学法治知识、做守法公民、用法律维权”的大型红色签名板。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现场千名群众________地在横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有些群众还用相机或手机记录下了这________的时刻。
(2)本次博览会内容丰富,有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专题展、体育产业展、体育文化展,还有体育旅游、体育科技、体育休闲等板块。会展期间将________陕西体育形象大使选拔,奥运冠军、体育明星的系列公益活动等。
A.庄重 郑重 举办 B.郑重 庄重 举办
C.庄重 郑重 举行 D.郑重 庄重 举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B.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
D.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才能伴你一辈子,因为好的体魄是成功的前提。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B.朱自清是当代散文家、诗人。
C.《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
D.古代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是阴。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所以小明应该属“羊”。
D.“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6.古诗文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4)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5)《春望》中,诗人移情于物,以物之情写人之情,表现诗人“与万物同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牧的《赤壁》中,从反面设想,化实为虚,既讽喻了统治者,又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如右图)特别引人注目,请欣赏这幅画,按要求作答。(5分)
(1)请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3分)
(2)请说说你对这幅画主题的理解。(2分)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8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4分)
9.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6分)
[甲]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 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反而,却。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_______
(2)汝之不惠____________________
(3)帝感其诚____________________
(4)越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2.下列对甲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可以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3.甲、乙两文共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山 彪
沈石溪
①猎人中流传着许多关于山彪的传说:一群大青猴遇到一只山彪,知道无论如何也逃不出山彪的追捕,猴子们就挑选出一只老猴子和一只生了病的幼猴,像交买路钱一样送给山彪吃,以求得群体幸免于难;大象敢和孟加拉虎争个高低,但面对山彪却拔腿就逃……
②按《辞海》的解释,彪者,小老虎也;按猎人们的说法,母虎生十子,九虎一彪。
③开始时,我对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彪这种动物,心存怀疑。我觉得彪就像凤凰、麒麟一样,属于子虚乌有的民间传说中的动物。可有一次,我到一指峰旁边的树林里捡黑木耳,却意外地见到了山彪,还见识到了它神奇的力量和非凡的智慧。
④一指峰,顾名思义,就是一座孤零零又细又高的石峰,约有三四十丈高,上面没有树,光秃秃的,只有几丛藤蔓和蒿草。当时,我正从一棵枯倒的大树上撕黑木耳。突然,头顶的树枝上传来一阵尖锐刺耳的鸣叫声。这种头顶耸起一撮羽毛的小鸟,胆小机警,它一叫,就意味着有凶猛的食肉动物在附近出现了。我赶紧爬上树去,四下观察,发现前面那条荒草沟里,一只老虎正在追捕一头崖羊。奇怪的是,这只老虎身体只有普通老虎的三分之一大,虎皮斑斓,毛色格外浓艳;目光如炬,吼声如雷,数丈宽的石沟山涧一跃而过。未成年的幼虎是绝不可能有如此高超的狩猎技巧的。
⑤山彪!我遇见山彪了!我激动得一阵战栗。
⑥崖羊是一种善于跳跃的山地动物,速度快得连豹子都望尘莫及,可还是比不上山彪的敏捷,转眼间,山彪差不多就要叼着短短的羊尾了。这时,崖羊已逃到一指峰下,出于逃生的本能,它的腿一曲,嗖地蹿上石峰,往上攀跳。
⑦崖羊有两个逃生绝招:一是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连续跳跃,把捕猎者甩掉;二是攀爬到绝壁上,让捕猎者望而生畏。崖羊的攀登技艺十分高超,只要有哪怕一块小如乒乓球拍的卵石,它都能站稳并借力上蹿。崖羊一口气攀跳到二三十米高,停了下来,扭头张望,它以为山彪不敢在那么陡的绝壁上冒险追来。很遗憾,山彪沿着它的攀跳路线,穷追不舍。崖羊抬眼望望峰顶,咩地发出一声悲凉的叫声。一指峰越往上越陡,接近峰顶时,差不多已呈直角,如此陡峭的绝壁,攀跳时稍有不慎,就会失足摔下去,而且就算它顺利登上峰顶,也是死路一条,这么陡的石峰,上得去下不来!但若滞留在原地,很快就要落入山彪的口中。崖羊犹豫了一下,还是胆战心惊地往上攀跳。山彪也不顾一切地继续攀高追逐。
⑧不一会儿,崖羊和山彪先后登上了一指峰顶。
⑨我想,这只山彪同崖羊一样,也身处绝境。猫科动物弯钩似的利爪善于爬高,但从高处下来却困难重重。这只山彪身手再矫健也不可能从如此陡峭的一指峰上爬下来,若硬着头皮往下跳,三四十丈的高度,非摔成肉饼不可!峰顶约有一张八仙桌大,长着一些低矮的藤本植物,一目了然。崖羊无路可逃,又不敢往下跳,站在悬崖边缘,凄厉地哀叫,束手待毙。奇怪的是,山彪并没立刻扑过去将崖羊咬死,而是在峰顶来回走了一圈,便静静地卧在藤蔓和蒿草间,它那身斑斓虎皮,与藤蔓和蒿草斑驳的色彩融为一体。
⑩崖羊在悬崖边来回奔跑,它晃动的身影和绝望的哀叫很快引起天边一只金雕的注意。金雕是一种大型猛禽,双翼展开足有两米长,喜食野兔和崖羊。它扑扇着翅膀飞了过来,在一指峰顶的上空盘旋着,突然从背后向崖羊俯冲下来,两只雕爪撑开。就在雕爪落到羊背的一瞬间,山彪从藤蔓和蒿草里闪电般地蹿跃而起,金雕根本来不及躲闪,就被山彪一口咬住了双爪。山彪身体腾空的当儿,那根长长的尾巴像鞭子似的在崖羊的屁股上抽了一下,可怜的崖羊从一指峰顶坠落下来。
?金雕啾啾地尖叫着,拼命拍扇翅膀,无奈山彪的身体太重了,它只能向地面降落。山彪好像得到了一顶降落伞,平稳地落回地面,捡起摔得血肉模糊的崖羊,迅速隐没在树林里。
?山彪真是一种勇敢而又充满智慧的动物!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6年第5期)
14. 本文首段引用关于山彪的传说有什么作用?(3分)
15.选文第④段中的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6.本文标题为“山彪”,作者为什么要写崖羊十分高超的攀登技艺?(2分)
17.下面的语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就在雕爪落到羊背的一瞬间,山彪从藤蔓和蒿草里闪电般地蹿跃而起,金雕根本来不及躲闪,就被山彪一口咬住了双爪。
18.读过此文后,你认为山彪的智慧表现在哪些地方?(3分)
三、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父母的轻声叮咛、细心呵护,蕴藏着多少关心与付出,让我们在爱与感恩中成长成熟;师长的循循善诱、默默付出,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定位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平凡人的生活琐事、普通人的善良与热情,让我们体会到了生活的温情与人性的美好……
请以“温馨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阶段综合测试卷三(月考二)
1.褂 pán qīng 拭 sǎn 搀
2.D
3.[解析] B A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应加上“的号召”;C项,两面对一面,应删掉“能否”;D项,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应将“即使”改为“只有”。
4.[解析] B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
5.[解析] C 此题主要是考查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C项,小明应该属“羊”的说法错误,依据十二生肖的顺序可知,小明应该属“鸡”,属“羊”的话就比小华大一岁了。
6.(1)黑云压城城欲摧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而无车马喧 (4)星河欲转千帆舞 (5)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6)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7.(1)示例:天空中挂着一弯残月,在田岸旁,两棵杨柳树静静伫立,柳条随风飘荡,两个农人,戴着草帽,在田间劳作。在图画的右上角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题名和作者的署名。
(2)以“杨柳岸晓风残月”为题,但作者不画古装,而画现代装,通过描绘残月夜,杨柳岸农民的田间劳作,体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表现了丰子恺对普通民众的关心。
8.“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但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仍令人满目凄然,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9.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想见诗人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意近即可)
10.(1)用箕畚装土石。(2)同“慧”,聪明。(3)被……感动。(4)到、及。
11.(1)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
(2)一个人树立宏伟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吗?
12.[解析] A 愚公之妻只是有疑问,而不是坚决反对。
13.道理:人要立志,并且要付诸行动。甲文以神话结尾,乙文以议论结尾。
[参考译文]
[乙]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前往?”(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买舟顺江而下,(到现在)还不能去(南海)。你凭什么前往!”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他)把自己的这件事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露出惭愧的神色。四川西部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无法到达,然而穷和尚却到达了。一个人树立宏伟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吗?
14.开篇点题;给本文所描写的对象山彪增添神秘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山彪的动作敏捷、善于跳跃及威猛的特点。
15.环境描写。既指出了一指峰是座孤峰,又突出其陡峭、峰高、攀爬困难的特点;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为下文写山彪的勇敢和智慧作铺垫。
16.为了衬托山彪的勇敢。
17.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山彪的动作敏捷、速度极快的特点。
18.将崖羊逼到一指峰峰顶后隐身于藤蔓和蒿草之中静候时机;冲咬金雕的同时,用长长的尾巴将崖羊扫落到地面;借助所咬住的金雕的力量安全落回地面。
1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