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冷水江市“送教下乡”25 诗词五首《赤壁》教学设计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冷水江市“送教下乡”25 诗词五首《赤壁》教学设计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22 21:2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年冷水江市“送教下乡”教学设计表
姓名 李伟华 学校 冷水江市渣渡中心学校 学段 学科 初中语文
课题 《赤壁》 几案 4
教学内容描述 《赤壁》八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表现了诗人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然后举一反三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延伸到李商隐《贾生》的自主阅读中。
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学习以小见大和咏史诗借古讽今的写法,通过此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机遇的重要性!
教 学 目 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反复读诵,体会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引导学生拓展迁移,学习同类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把握诗人情感。 学习难点:? 1、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 2、通过拓展迁移,学习同类的诗歌。
教 学 手 段 以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这节课我运用的教学方法是: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联系扩充法。
教学过程
时间 教与学活动设计 设计 意图 修改 建议
一、导入课文 1、“猜猜诗人”在晚唐有一个诗人,他有着巨大的政治抱负,有绝世的才华,有自负的军事才能,有怀抱用世之心,因生活在晚唐那个无可作为的环境中,却能空有一腔抱负而无法施展,一生却总是郁郁不得志,你们说这是谁? 2、学生观看视频 认真观看视频,你从视频中了解到一些什么? 观看提示: 1、视频里提到了哪些人物? 2、提到了哪次战役? 二、解释题 《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咏史诗:咏史诗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一般咏史诗的写作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 三、课文研读 (一)读诗味 1、听课文朗读。 学法指导: 听准字音和节奏 注意语气语调和情感基调。 注意重音和停连。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2、朗读诗歌,读出韵味。 朗读提示: 语气语调: 舒缓、深沉 情感基调: 抑郁、无奈 要求:读出诗的韵律美,读出诗意,读出诗的情感。 (二)理诗意 结合注释读懂诗歌的大致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原诗。 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口头展示 学法指导:结合文章注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教师点拨: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 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 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三、品技法 1、以下见大的写法 (1)出示戟的图片,引导学生去思考: 看到折戟,诗人想到什么? 教师点拨: 由折戟想到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赤壁之战——英雄人物---感叹前朝人物——为下文对赤壁之战的议论作必要的铺垫。 (2)出示二乔和铜雀台的图片,引导学生去思考: 面对二乔和铜雀台诗人有什么感想? 教师点拨: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就有可能战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有直说,而是以两个美女可能的命运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国家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东风这里除了实指外,我们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孙权对周瑜的信任,是周瑜取得成功的机遇,这两句也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也会大有作为。? (3)由此引出以小见大的写法。 折戟小,赤壁之战大; 二乔小,曹、孙双方的“势”与“运”(国家命运)大 2、这首诗是咏史诗,借古讽今是这首诗的一个亮点,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的这一写法。 学法指导:联系诗的写作背景。 教师点拨:赤壁之战中周瑜是一位青年才俊一代英雄豪杰,他成功最关键的是孙权的赏识和信任,加上天时地利人和。而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他的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可是他生活在一个无可作为的生活环境中,缺赏识机遇,空有绝世才华和军事才能,空有一腔救国救民的抱负而无法施展,一生却总是郁郁不得志。 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诗人认为: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四、悟诗情 (1)历史上一般如何评价赤壁之战?诗人又是怎么评价的? 学法指导:①抓关键词 教师点拨:周瑜火烧赤壁,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多赞美之词。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点拨: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得不到施展不被重用。诗人认为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 (四)学法总结 阅读诗歌的技巧 1、诵读诗歌,读出韵味。 学法指导:要求读出情感变化,注意重音、语调、语气。 2、请尝试总结出解读诗歌的步骤和感悟诗情的技巧。 技法总结: 解读诗歌的步骤:读诗味→理诗意→品技法(关键词、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悟诗情 感悟诗情的技巧:知作者,晓背景、抓意象、品技法、扣诗眼,悟情感 三、类诗探读:《贾生》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 写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的昏庸、宦官的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遭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求贤却又不知道贤的行为,反映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皇帝也像文帝一般,表似开明,实则昏聩无能。 2、知识链接: 贾生:贾谊,汉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十八岁就精通儒家经典,能 够诵诗作文。二十二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中官至太中大夫,同僚 中没人能和他相比。汉文帝极为赏识他的才能,想赐给他公卿之位,被权臣阻挠。后来,贾谊受人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年之后才被召回 长安。而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 3、运用以上总结的学习方法,请围绕预设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贾生》,完成后在班上汇报交流。 4、阅读提示: 宣室:汉朝未央宫前殿正室,这里指汉文帝。 逐臣:这里被贬谪在 外刚刚召回的贾谊。 才调:才情与风姿。 无伦:无与伦比。 可怜:可惜, 令人惋惜的是。 苍生:老百姓。 鬼神:一些迷信的事情。 参考诗意:汉文帝访求贤能之人,便将贬谪在外的贾谊召回。贾谊的才情风姿 更是无与伦比。可惜啊,汉文帝与贾谊谈到深夜,身体还在不断地向前靠,原来问的不是有关天下百姓的大计,而是问一些迷信的事情。 5、 预设问题: (1)、想一想本诗是扣住哪个词表情达意的?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学法指导:关键词:“可怜” “虚” 写作技法:欲抑先扬 细节描写 借古讽今 (诗的前两句写朝廷重贤,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生,是赞美,是扬;后两句写讨论的是服药求仙等虚无的事情,而不去探讨天下百姓的问题,是讽刺,是抑。诗人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 细节描写 借古讽今 (2)、悟一悟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点拨 主旨: (1)托古讽今,讽刺晚唐统治者。 晚唐许多皇帝大都亲佛或信道,服药求仙,以求长生不老,而不问百姓疾苦,更难礼贤下士。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的统治者。 (2)怜贾谊正是自怜,抒发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四、群诗联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lěi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juǎn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fā 。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qiáng橹lǔ灰飞烟灭。 (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 五、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所学的都是咏史诗,咏史诗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游览古迹,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一般咏史诗的写作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常见的主题有物是人非、夕盛今衰;追慕前贤、建功立业;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隐喻当世、讽劝当朝等。常见的手法有: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用典、对比、拟人、抑扬等。 六、自我评价。 1.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 (英雄人物)。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 。 2.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一事。 4.背诵这两首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诗歌的写作背景。 教给学生研读诗歌的方法,总结出解读诗歌的步骤和感悟诗情的技巧。 学以致用:让学生将学到的技巧运用到实际的诗歌自主学习中去。 群诗联读,感受咏史诗的特点。 五、一课一得,检测诗歌的理解背诵情况。
板书设计 赤壁 兴感之由(借物) 以 借 小 古 见 讽 大 今 议论感慨(咏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