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件 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件 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3 12:2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你知道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什么吗?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pián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
文学的时代性
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
一.诗的经典----《诗经》
1、概况: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由孔子编订,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3、特点:

硕鼠
关雎
【感受诗经】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句式
语言
创作风格
四言或间以杂言。
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极强。
现实主义。
*
一.诗的经典----《诗经》
1、概况: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由孔子编订,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3、特点:
①句式以四言为主,语言丰富多彩,艺术感染力强;
②质朴的现实主义风格。
4、地位:
①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②对我国文学发展影响深广,奠定了……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1、产生: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屈原创造)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为官之时,建议楚怀王革新政治,遭到守旧贵族的谗言诽谤,被免官流放汉水之北。楚怀王死后,屈原又被流放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屈原悲愤绝望,投汨罗江而死,传说这一天为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就在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1、产生: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屈原创造)
2、特点:
①创作风格:浪漫主义的,它感情奔放,想像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②句式方面:较为灵活,句中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3、意义:风骚并称,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思考:《诗经》与楚辞的不同点?
创作手法;句式;流行地域。
《诗经》、“楚辞”——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诗经》的主体部分为“风”;
楚辞的代表作品是《离骚》。
故,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
有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说明《诗经》和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文学领域,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位同学说:“春秋的楚辞,吸收了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句式以四言体为主。”他的话违背历史事实的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诗仙”李白
《将进酒》
《蜀道难》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送孟浩然之广陵》
【感受李白】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圣”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
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
沛流离,他的诗反映唐朝由盛而衰
的历史,人称他的诗为“诗史”
“三吏”“三别”
【感受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三、唐诗(“李杜诗篇万口传”)
1.地位: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2.成就
代表人物 时代特点 作品风格 代表作 流派
李白
(诗仙) 盛唐 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 《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等 浪漫
主义
杜甫
(诗圣) 唐由盛转衰时 诗风浑厚深沉,语言凝重精炼,笼罩着忧患意识与人道主义色彩。 三吏”“三别”等其诗称为“诗史” 现实
主义
“流传千古的唐诗,出自伟大的唐代诗人,而孕育这些诗人的,正是那个伟大的时代。”
问题探究
(1)政经基础:

(2)文化政策:

(3)交流加强:

(4)前人基础:
唐诗繁荣背后的时代原因
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发达。
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科举制度的实行,“以诗取仕”的推动。
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
吸收前代文学艺术精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婉约派代表——南宋李清照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叶梦得《避暑录话》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陈师道《后山诗话》云:“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柳永词的内容和语言都趋向俗化,既符合了歌唱者低文化层次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市井百姓的接受。
——张学辉《试论柳永词的“大众传播效果”》
据材料,归纳柳词传播广泛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宋代文化的发展特征。
原因:统治者的喜爱和传播;柳永的词通俗易唱而受到市民欢迎。(2分)
特征:通俗化或平民化。(1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定风波·三月七日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豪放派代表——辛弃疾
1.特点: (1)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2)能够合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3)按照特定的乐调曲谱填制歌词,有一种音乐节奏之美。

2.代表词人及其作品风格特点
四、宋词(宋代词苑)
时期 代表人物 派别 特 点
北 宋 柳永 婉约派 用白描 的笔法,不避俚俗,铺叙绘写,极状都市繁华和 悲欢离合之情。
苏轼 豪放派 清新俊逸,刚健豪迈 。
南宋 李清照 婉约派 慷慨悲壮,低迷伤感,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辛弃疾 豪放派的集大成者 高超的艺术功力,强烈的 爱国情怀 和鲜明的个性风格
陆游
满江红·写怀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
从辛弃疾、岳飞的词中可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背景?
时代背景: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隅。淮水以北的土地都归金统治。
政治:两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思想情感; 当时的文人作品多慨叹国耻国难。
①经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②阶级:市民阶层的扩大
③政治: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词为什么会成为宋朝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宋词繁荣的原因)
五、明清小说
1、古典小说四阶段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志人小说(文言小说)
(1)雏形:
(2)成熟:
——唐代的传奇小说
(3)开拓:
——宋代的话本小说(白话小说)
(4)繁荣:
——明清小说空前繁荣
你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吗?你最喜欢其中
的哪一部?
明清小说主要代表(一):
作 品 作 者 成书时间 体 裁 特 点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历史演义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英雄传奇小说
《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 明朝 历史小说
《封神演义》 许仲琳 明朝 神魔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 神魔小说
三言…… 冯梦龙 明朝 短篇白话小说
二拍…… 凌濛初 明朝 短篇白话小说
明清小说主要代表(二):
作 品 作 者 成书时间 体 裁 特 点
《红楼梦》 曹雪芹 清 朝 优秀长篇小说
《儒林外史》 吴敬梓 清 朝 讽刺小说
《聊斋志异》 蒲松龄 清 朝 讽刺小说(文言短篇)
《官场现形记》 李宝嘉 晚 清 谴责小说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沃尧 晚 清 谴责小说
《孽海花》 曾朴 晚 清 谴责小说
《老残游记》 刘鹗 晚 清 谴责小说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2)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3)市民阶层扩大,对文化作品要求趋向平民化;
(4)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增多;
(5)社会识字率提高,参与创作的人增多。
2、明清小说繁荣背景
五、明清小说
3、表现
①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②文言短篇:《聊斋志异》
③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4、特点
数量多
体裁多(长篇与短篇,文言与白话,半文半白)
题材多(历史与现实、讲史、神魔、世情、公案)
表现手法多(注重人物刻画、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

发展趋势:
逐步成熟、完善;逐渐通俗化、平民化、大众化

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无论是统一的还是分裂的)在文学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说明文学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
实质: 一定的文学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观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2019.4·浙江高考·2)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随堂练习
2、( 2017·北京高考·14 )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对其思想评价受到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
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