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课件 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课件 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4 22:4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传承科研精神 铸就辉煌人生

领先 世界



落后
西方



迅猛
发展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01.科技之因
02.科技之果
03.科技之力
04.科技之思
本课框架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
PART 01
科技之因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





有这样一个人,被西方称为“先知阿拉送给中国人的礼物”

中学时,他受孙中山先生影响, 立志学铁道工程,给中国造铁路,遂即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大学时,在校园里目睹着天空中狂轰滥炸的日本飞机,他选择:留美,改学航空工程。
研究生毕业后,他认识到航空工程师基本上是经验,少有理论指导。如果能掌握航空理论,并以此来指导航空工程,必能事半功倍,他选择:从事航空理论方面的研究。
他很快成长为航空理论方面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1949年提出的火箭客机的设想早已变为现实中的航天飞机;他早年的论著《物理力学讲义》为现代的纳米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在导师指导下的一系列学术成果为美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国战胜轴心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这时候,他还是身在美国……







当钱学森获知新中国即将诞生时,他坚决要求回国。
1950年,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政府百般阻挠,使他的回国历程长达5年,历经磨难,这其中包括坐牢、受监禁,还要经常接受美国政府的审讯。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提前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战俘作为交换,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





从自主研制的第一代中近程导弹东风-2号的研制发射,
到第一次“两弹结合”试验成功;
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到第一艘载人飞船“曙光号”的设计,
为此,钱学森动用中国科学院的力量,在力学研究所成立了爆炸组,由钱学森的学生郑哲敏担任组长。
在郑哲敏的带领下,他的团队和其他研究人员通力配合,爆炸成型研究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由于种种原因,多数研究人员不符合政审要求,但他们要做的又是火箭发动机最精密最重要的部件,于是钱学森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与爆炸组合作的首都机械厂隶属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位于北京东高地附近。郑哲敏和他的团队在工厂门口的一个车间开展工作,不断地纠正工厂在制造中所犯错误。最终在1960年中国第一枚近程导弹研发成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郑哲敏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
合作探究一
结合课本知识及钱学森经历,分析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原因有哪些?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
1、外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内部:
(1)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
(2)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3)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
(4)广大科技人员和归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其科研精神,如:爱国奉献、求真务实、吃苦耐劳、淡泊名利、勇于创新等
(5)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PART 02
科技之果










是屠呦呦及其团队多年攻坚的结果 是其以身试药得到的结果
50年的努力 2000多个药方的排查 640万字的药方集 190次的失败
最终将疟疾人数下降38% 全球48个国家 疟疾发生率与死亡率下降50%
青蒿素治愈2亿多人 挽救数百万生命 这被称为来自“东方的神药”








2019年初,由BBC发起的“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中,荣获“20世纪最伟大的四位科学家”称号。
2015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019年6月17日,其在青蒿素的研究再次取得突破:针对青蒿素的抗药性难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且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方面也取得新进展。
2016年,被授予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新中国具有代表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
时间 成就 地位
1958年
1964年
1965年
1967年
1970年
1973年
1980年
1983年
1984年
2001—2002年
2002年
2003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功
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银河Ⅰ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发射成功
完成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
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神州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跨入核国家行列
世界首次
进入航天时代
PART 3
科技之力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
合作探究二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本、视频、及以下材料,探讨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材料二: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命充满快乐和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
——巴甫洛夫
材料三: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爱因斯坦

材料四: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 ——毛泽东

材料五: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航天产业整体投入平均在上百亿元,而其产值则会翻番,同时还可以产生5至6倍的辐射效果。通过“神五”、“神六”带来的产业价值超过1200亿元,到“神九”发射,总体的产业价值估计超过3000亿元。据调查,中国近年来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百度文库

材料六:据《参考消息》报道:2012年的七、八月份,解放军原二炮部队连续进行了几次导弹发射试验,成功发射了“东风-41”新型洲际导弹。这枚洲际导弹使用固体燃料,射程14000多公里,可携带10枚分导核弹头,而且还可以在公路上机动发射。这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以后,西方一片哗然。中国的导弹能打14000多公里,就意味着中国一旦和美国撕破脸皮发生战争的话,我们也有能够打到美国国土任何一个地方的撒手锏,这就是这次试验的根本意义所在。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丰富方便人们生活,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科技是双刃剑
激发人们探索自然和物质世界的奥秘
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巩固国防,提高国际地位
PART 04
科技之思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
合作探究三
在这个流量称王,娱乐至死的年代,我们对明星的家事如数家珍,大多数人却无法认出鞠躬尽瘁的科学家们的面孔,甚至也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对此,你怎么看?






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航天之父
邓稼先:两弹一星之父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李四光: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
袁隆平: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刘宝镛:飞行力学和弹道导弹总体设计工作
戚发轫:神州五号首席设计师
杨伟:歼-20等的总设计师
朱英富:“辽宁号”总设计师
南仁东:FAST总工程师
曹原: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23岁)
邓自刚:“高铁侠”,目标将高铁时速提到1000公里/时(37岁)
裴端卿:发现“长生不老”“返老还童”的秘密
吴甘沙:让无人驾驶成为现实
铭记伟绩 传承精神
科学巨匠 国家脊梁
民族功臣 真正明星





泱泱华夏 五千年
中国科技曾一路领先
100多年前 因科技落后
面对外国侵略 屡战屡败
100年前 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启蒙
70年前新中国科技艰难起步
40年来科技迅猛发展
16年后,2035年
为实现中国智能制造
我将努力拼搏,贡献我的智慧;
30年后,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
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
我将持续奋斗,贡献我的力量
中华兴亡,我的责任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