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说“木叶”》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24 20:5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 说木叶林庚 林庚(1910—2006 )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
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走近作者 1. 1-3段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出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感知内容 2. 4-6段阐释“木”在形象上有哪些特征?(一) “木叶”为诗人钟爱。(二)古代诗人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三)“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 “树叶”“落叶”无人过问,“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
1-3段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2.4---6段阐释“木”在形象上有哪些特征?
“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
其一,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其二, “木”不但容易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___的问题。 暗示性3、读第7段,概括本文的结论。(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发现问题(1—3)分析问题
(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总结全文
(7)艺术领域:
一字之差
相隔千里全文思 路 “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主 题 作者通过说“木叶”,告诉人们诗歌语言是富于暗示性的,提倡推敲用字用词,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 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得到启示 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拓展延伸: 中国古典诗歌的 暗示性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
只要提到“木叶”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比如:“月”与“酒”。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月练习 1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4.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在很多传统诗歌中,酒是愁的象征。酒 1、 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忧愁情绪离别之情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怨恨之情思念之情脱俗之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圣洁 坚贞仔细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填空
A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叫夫婿觅封侯。(《闺怨》 唐 王昌龄)
B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 唐 李白)
C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D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田园乐》唐 王维)
柳树在中华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丰富多姿,因此历代咏柳的诗、词不计其数,文人更常借柳寄托情意:因柳是温柔谦逊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之自勉自励,如( );因受陶潜影响,柳也是后人向往的桃源所在,如( );柳与“留”同音,因此折柳赠别也可以表达分别时留恋难舍之情,如( );后来更以见柳兴起对远方发人的思念之情,如( ),“柳情”真是蕴涵丰富啊!
C BAD

1、搜集有关含“月”“梅”等 意象的古典诗词。?
?2、在班上进行交流。 ? 3、认真品味欣赏,就自己所得谈谈感悟,写成小论文。?课后作业结束语: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
我们的生活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