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5.诗词五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5.诗词五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26 21:4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年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25.诗词五首
基础闯关全练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头搔( 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 mó)洗认前朝。
D.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2.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欲辨已忘言(辨,分辨)
B.自将磨洗认前朝(将,将要)
C.殷勤问我归何处(殷勤,情意恳切)
D.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填空。
(1)陶渊明,一名潜,字______,号__________,私谥“靖节”,东晋诗人。__________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中国第一位______诗人。
(2)杜甫,____朝诗人,字__________,自号__________,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______”,他的诗被后人称为“________”。
(3)李贺,字__________,唐代诗人,有“__________”之称。
(4)杜牧,唐代诗人。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一起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5)李清照,____(朝代)女词人,号__________。__________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能力提升全练
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饮酒》(其五)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春望》中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容家书的珍贵。
(3)《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激烈场面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中表示议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体验,将下面句子的空白处补写完整。
品读古诗词,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____。你能欣赏花的姿容:有的含苞待放,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班同学拟写的一副对联,但下联不符合对联要求,请你帮他修改。
上联: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
下联:狱中书志留取丹心文天祥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模拟全练
1.(2019四川江油六校十二月联考,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9福建漳州长泰一中、华安一中第二次联考,4-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怎么渲染战争场面的?请对其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8福建福州连江四中月考,4-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都被攻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草木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在春天,花、鸟本是常见的美好事物,但诗人笔下的花会“溅泪”,鸟会“惊心”。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中考全练
1.(2018江西中考,6-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①
[金]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②,予客济源③,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至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
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
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塞上”又作“塞土”。
(1)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素养全练
(2018湖南衡阳中考)综合性学习。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让我们一起走进“酒香千古——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
(1)[书法中的“酒”]
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中的“酒”]
如果你读读诗词歌赋、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一定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请你写出与“酒”有关的一句诗文名句和一个故事(名称或梗概),与大家分享。
诗文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的“酒”]
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现实生活中,酒也可能坏事。奶奶生日那天,亲朋欢聚,举杯畅饮。宴会结束后,喝了酒的叔叔准备开车回家。请你说几句话劝阻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诗词五首
基础闯关全练
1.C戟jǐ。
2.B将:拿,取。
3.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答案 (1)元亮 五柳先生 田园生活 田园 (2)唐 子美 少陵野老 诗圣 诗史 (3)长吉 诗鬼 (4)牧之 樊川居士 (5)宋代 易安居士 婉约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积累。
能力提升全练
1.答案 (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3)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4)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5)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解析 答题时,结合提示写出相应诗句,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烽”“凝”“雀”等字需要特别注意。
2.答案(示例)有的澎湃激昂 有的灿烂盛开
解析 答题时,可以根据语境,写出与上句意思相反的句子。
3.答案 文天祥留取丹心狱中书志
解析 首先分析上联的句式特点——“人名+品质+地点+行为”,然后根据对联的基本要求组织下联即可。
三年模拟全练
1.答案 (1)描绘了一幅拂晓海上乘船,海天相接,船摇帆舞,星河欲转,磅礴豪迈、辽阔壮美、瑰奇雄伟的画面。(2)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答题时,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所描述的景象的特点,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作者的情感。可以扣住词中的意象“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抓住意象的特点,如“接”“连”“转”“舞”,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绘。(2)本题考查概括作者情感的能力。作者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的苦闷。“路长嗟日暮”,反映了作者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难遇知音,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
2.答案 (1)C (2)诗人巧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压”字描绘了敌兵来势凶猛,也衬托出将士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黑云、甲光、金鳞,色彩浓烈,想象奇特。
解析 (1)“是说塞上的泥土……边塞风光的秀美”错,“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2)答题时,可以结合诗意,分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等,再指出其作用。“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形象地描绘出敌军来势凶猛,“欲摧”表现了大敌压境、危城欲摧之状。从修辞手法来看,诗人用黑云翻腾滚滚压来比喻敌军攻城之势,用“金鳞”之光比喻“甲光”,“城欲摧”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两句诗色彩浓烈,想象奇特。
3.答案 (1)D
(2)家书很珍贵。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强烈的思念之情。
解析 (1)《春望》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没有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2)战乱年代,一封家书“抵万金”,体现了家书的珍贵,表明在战乱中很难得到家人的音信,由此可见诗人对家人的思念。
五年中考全练
1.答案 (1)D (2)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词句内容的理解能力。词句“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表达的是词人希望桥下“殷勤”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愁”带到东州去,并非“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
(2)本题考查对词句的赏析能力。“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错。词的下片是写与友人分别后只能借酒寄托离愁的现实,采用的是借物抒情的写法;而杜牧《赤壁》采用的是借“前朝的戟”引出心中感慨的“借物起兴”的手法。
2.答案 (1)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暗示战斗的残酷,为下文描写战斗的惨烈做铺垫。
(2)表达出将士们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视死如归、坚决杀敌的壮志豪情。
解析 (1)回答本题,先要明白这两句诗的含意,这两句诗写了战前的形势;然后结合下文的内容来分析其作用。
(2)“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贤士。“玉龙”,指宝剑。“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出将士们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视死如归、坚决杀敌的壮志豪情。
核心素养全练
答案 (1)(示例1)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示例2)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
(2)(示例)诗文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故事:曹操煮酒论英雄/武松醉打蒋门神/关羽温酒斩华雄。
(3)(示例)叔叔,您酒后开车回家不安全,再说法律也不允许,更是对我们家庭的不负责任。请您不要酒后开车,我帮您叫辆的士或者请一个代驾,好吗?
解析 (1)本题考查欣赏汉字的能力。结合文题中的关键词“文化象征”“传统艺术”“感受”,从汉字审美的角度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对诗文名句与典故的掌握能力。注意诗文名句与故事应与“酒”相关,最好是众所周知的。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注意语言表达的礼貌性与说服力。可从国家法律、家庭、个人三个角度来劝说对方,并为对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