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降水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
的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观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降水量的测量会更精确。
教学重点:知道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教学难点: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方法,知道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相同质量的食盐2份、两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热水)、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3分钟)
师提问:降水量的几种形式?
师:对大气中的水循环进行初步介绍。提出问题:“降水量是多少呢?用什么测?怎么测怎么判定大小”
学生思考交流
探索
(24分钟)
活动一:制作简单雨量器
介绍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方法
(强调:容器必须是直筒、单位是毫米、刻度条要从底部贴起)
活动二:用喷壶模拟降雨,练习使用雨量器
用喷壶模拟降雨,拿做好的雨量器到室外,使学生经历一次收集和测量降水量的模拟过程
活动三用自制的雨量器在下雨时测降雨量,
1.记录并对照“降雨量等级标准”确定这场雨的降水等级
2.学生活动、并记录
3.师生交流、小结
学生利用材料进行设计制作雨量器
明确制作方法
小组合作
明确实验内容
小组实验
交流、汇报的发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考虑到雨量器的摆放地点,读取降雨量的方法,对照降雨等级判断各组雨量器测得的雨量等级。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并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研究
(10分钟)
1.怎样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
交流、讨论
让学生明白下雪也是降水的一种形式,也丰富了学生对降水量测定的方法
拓展
(3分钟)
课后活动:联系十天测量当地胡降水量并对照“降水量等级标准”确定降水等级
(提示: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等级)
培养学生长时间的观察能力
板书设计:
4、测量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