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与朱元思书》真题演练同步练习(五套,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与朱元思书》真题演练同步练习(五套,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28 19:5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与朱元思书》真题演练(五套)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gāo),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节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负势竞上 ___________ ⑵鸢飞戾天者 ___________
⑶白鸥矫翼 ___________ ⑷倘能从我游乎 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⑴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然是中有深趣矣!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为书信,【甲】【乙】两文写作目的有何不同?
一、1.⑴凭借(仗恃,依靠,依仗)⑵至(到)⑶举起(抬起,展开)⑷跟随(随从,跟着,随着)2.⑴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⑵但是这其中(游览观赏之中)有很深的意趣啊。3.甲段借景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和自己不热衷功名利禄的心志;乙段邀请裴迪共赏山中美景,委婉希望他不要热衷功名利禄。
【乙文】参考译文: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呜叫,这些景色很快就来了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邀请你游山玩水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心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争挐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⑤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①挐:撑(船)。②毳(cuì)衣:毛皮的衣服。③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àng dàng):天上的白气。④芥:比喻细微,微小。⑤①白:酒杯。
1.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⑴互相轩邈 ____________ ⑵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
⑶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 ⑷及下船 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百叫无绝/以为妙绝
C.余强饮三大白/项为之强 D.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和简答。
⑴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文中“雾凇沆砀……舟舯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有人依此作了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⑴比高⑵看到⑶全,部⑷到,等到2.A3.(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一样。(2)潮中怎么还能有这样的人!4.⑴厌弃尘俗,向往自然。“向往自然”写成“寄情山水”也算对。⑵示例:湖山夜雪,写成“湖中赏雪图”、“雪夜赏西湖”、“湖心亭看雪”等也算对。⑶甲文以声音衬托幽静(以闹写静),乙文文字简练,直接写静。甲文写成“以动衬静”也算对。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与顾章书》)吴均
【注释】: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互相轩邈( ) ⑵窥谷忘反( )
⑶蝉吟鹤唳( ) ⑷岂徒语哉(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⑴向高远处伸展⑵同“返”,返回⑶叫 ⑷难道2.⑴湍急的流水好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马在奔跑。⑵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俱备。3.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作用: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高,山之奇。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作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之高,水之绿。4.抒发了作者喜爱美好的大自然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
【乙文】参考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
四、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晌。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 ) (2)凄神寒骨( )
(3)负势竞上( ) (4)百叫无绝(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3.甲、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水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清澈(或:清);[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四、1.(1) 因为 (2)使……凄凉(3)凭依(4)停止、消失2.(1)(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3.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4.(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释】: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解释下列语句中词语的意思。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________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作:________
(3)梅花为寒所勒 勒:________ (4)山岚设色之妙 设: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①猿则百叫无绝 ②月景尤为清绝
C.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②皆在朝日始出
D.①梅花为寒所勒 ②歌吹为风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①奔:飞奔的马。②作:发出。③勒:约束,阻止。④设:着,涂。2.C3.(1)(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2)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4.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