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选择(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农业的区位选择(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8-04-06 18: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三单元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之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地理组 柯素贞
时 间 2008.4.2 地点 化学实验教室 班级 高一(7)班
课 题 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型 新 课
教学目标或者目的 1.知识目标:①了解农业的概念、分类。②理解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能力目标:掌握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3.情感目标通过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树立地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念和分析事物应抓主要矛盾的观念。
教学重点 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判断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对于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结合一些具体事例、示意图进行综合分析、引导;对于农业的区位选择,主要是通过综合分析来理解。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教学方法及备注
导入新课 人口——城市——产业活动;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然要从事各种产业活动。(图片展示农业活动)农业是我们的基础产业,而成为第一产业。从本节课开始,让我们深入的来了解农业。农业的概念,理解土地生产力,懂得农业的分类。 注意一个单元知识的前后融会贯通。图片引出。
讲授新课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承转)农业类型分布的地区差异性,即农业的区位选择。1、区位区位的含义,农业区位的含义,农业区位因素的含义,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通过一系列图片,让学生从感观上认识。层层递推。
教学过程 2、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机械、科技。3、如何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快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变;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5、课堂小结: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自然因素——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社会经济因素——农业区位选择6、课堂练习。 用P42图3.3说明。学生举例理解。通过P43活动1、2;例题1、2,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以练习强化。举例说明。小结。练习应用。
板书设计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农业的区位因素。如何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5、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课后作业 P43活动3;P44阅读案例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完成活动题
教学反思
优势区位因素
限制性区位因素
主导区位因素
PAGE
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