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苏州园林
基础闯关全练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鉴赏 宫殿 雕啄( diāo) 池沼(zhǎo)
B.回郎 玲珑 嶙峋( xún) 丘壑(hè)
C.雷同 倘若 轩榭(xiè) 镂空(lóu)
D.庸俗 藤萝 斟酌(zhēn) 蔓延(màn)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比喻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B.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丘壑: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C.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雷同:该相同而不相同。)
D.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嶙峋:枯瘦的样子。)
3.下列对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3)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A.作比较 举例子 打比方
B.作比较 作诠释 下定义
C.作诠释 打比方 作比较
D.打比方 作诠释 打比方
4.填空。
《苏州园林》原题为《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原名_______,江苏苏州人,_______、_______、编辑家。
能力提升全练
1.下列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市因地制宜开展湖泊管理保护专项行动,加大对涉湖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强湖泊管理保护工作。
B.大自然真是别具匠心,用大手笔雕凿出一座“金字塔”后,还在山坳里精心布置了一片绿色,向人们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
C.凭栏远眺,只见岷山绵延起伏,挂绿披翠,岷江就像一条巨蟒从重峦叠嶂中浩浩荡荡地窜出来。
D.自从加拿大政府根据美国的要求,独出心裁地拘押了孟晚舟女士之后,很多中国人都在掂量前往加拿大旅行是否安全。
2.下面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①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兴旺于明代。②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近一百七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③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榜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第①句语序混乱,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不合逻辑,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句中存在词语使用不当的现象,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3.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
(2)“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寂寞”是什么意思?这一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模拟全练
1.下列句中加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切忌盲目跟风。
B.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的主题墙,这一别有用心的设计,深受大家的好评。
C.苏州园林里那惟妙惟肖的石雕,那巧夺天工的亭台,那五彩斑斓的池鱼,都令我兴奋不已。
D.元旦放假期间,前往世博园的游客络绎不绝。
2.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散文家往往能留心生活,浓烈的情感从质朴无华的文字间流淌而出。如朱自清《背影》中饱含的父子深情,茅盾《白杨礼赞》中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情礼赞,皆是“语淡情浓”的名篇。
B.《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记述而成。
C.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采用“总—分”结构,突出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
D.中国文人常常流连于山光水影之间,或纯粹观景,透露审美情趣,如《答谢中书书》;或寄情山水,表达对山水景致的喜爱和赞美,如《三峡》;或融情于景,表达厌弃名利、归隐山林之愿,如《与朱元思书》。
五年中考全练
(2018江西中考,16-18)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廓·亭·桥
陈从周
廊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一千多年前的唐诗,就点出了廊在庭院中的妙用。我国古代建筑的单体与单体之间,必依靠廊来作联系,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在园林等风景区,则更是因地制宜,巧于安排,构筑了曲直、高低、爬山、临水等多种式样的廊。
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影,幅幅成图。像驰名中外的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漫步其间,得以饱览昆明湖的湖光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扬州西园前的香影廊,未至其境,名已醉人。至于苏州沧浪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令人遐思无限。扬州园林主体建筑用楼,其廊亦作楼式,即复道廊,形成了多层的游览线,寄啸山庄是为佳例。
廊之运用得当与否,有关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尤其在可有可无之间,益见功力。即竹廊三折,雅素无华,亦必婉转宜人。至于千步长廊,闿爽平直,则又为别调了。
亭
人们在旅途间,或在游览中,每见一亭,总想小憩片刻,借以恢复暂时的疲劳与观赏四周的景色,即“亭者,停也”。同时,因为它本身形式的丰富多彩,成为点缀风景的主要建筑小品之一。
亭之美,除造型外,还在于所处之景与所对之景,水边亭、山际亭、林间亭、花畔亭、桥上亭、廊中亭,地位不同,景因而异。伫云亭、快雪亭、待霜亭、牡丹亭之类,又因时而殊。可见亭之构筑非孤立的一座建筑物。
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北京的景山五亭,为城内的最高点,每到北京的人,常为它所吸引,必登高一快,以饱览首都景色。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亭名“与谁同坐轩”,小亭临流,静观自得。笠亭如盖,半枕山腰。而网师园之月到风来亭又正点出此亭观景之妙。
至于亭的形式,真是变化多端,可分方、圆、多边、海棠、梅花等等多种。按材料的不同,又有饶多野趣的茅亭、雅洁玲珑的竹亭、庄严凝重的石亭与翚飞多姿的木构亭,它在园林建筑中展示了最美丽的一页。
桥
桥,古代称为“河梁”,是架在水上的行道,虽属解决交通问题的一项工程,但是聪敏的我国古代人民,总是设法把它和生活、感情、艺术结合起来,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小桥流水”足以令人想望江南水乡景色,而风景区的“断桥残雪”、交通要道的“卢沟晓月”,又使人必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而园林中的桥,正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长桥卧波,陆水之间,平分秋色,为该园增添上几许光彩。晶莹如雪的玉带桥,一亭翼然的石桥,轻轻地划破了湖面的平整,淡淡地点醒了山影的静穆,又烘托了四时佳景。
江南园林之桥,以雅洁精巧取胜。玲珑空透的拱桥,崛起空间,人桥倒影,更显得云高水阔,而水平线条的梁板石桥,则贴水而过,观赏游鳞莲蕖,益得情趣。苏州拙政园是以动观为主的园林,曲桥不但使水面分隔空间,更与曲廊一样起着“桥引人随”的作用,其分庭妙运,思致相同。网师园园小而精,以静现为主,廉泉桥小小一拱,横枕涧上,隐处园隅,安排得那么妥帖,游者至此,往往留步。
美丽的中国园林桥梁,形式丰富多姿,有梁式桥、拱桥、浮桥、廊桥、亭桥等,在世界建筑艺术上放出一种独特光彩!
(略有改动)
1.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园林等风景区中的廊、亭、桥各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廊的运用有哪些原则?亭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选一处具体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试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素养全练
学习了本文,班内开展了以“话说园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巧对对联] 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小张同学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上联,请你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来解说] 有一个外地朋友发短信向你了解扬州个园、何园的情况,请将下表内容转写成一个判断句,用短信回复给他。
名称 建造年代 当初权属
个园 清嘉庆 私家园林
何园 清光绪 私家园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探究] 活动成员在查找资料时发现,园林中很多庭院推门进去首先会看到一个屏风或屏障,有的是一堆石头或假山,有的是一堵墙,有的高有的矮,大小姿态不一。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庭院中设置屏障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闯关全练
1.D A.啄→琢。B.郎→廊。C.镂lòu。
2.C雷同:不该相同而相同。
3.A (1)将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进行比较;(2)以阶砌旁边的书带草和墙上蔓延着的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为例,说明苏州园林的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3)将“对称的建筑”比作“图案画”。
4.答案 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叶圣陶 叶绍钧 作家 教育家
解析 巧记妙背积累文学常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注意避免错别字。
能力提升全练
1.D“独出心裁”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用在此句中,感彩不恰当。
2.答案 (1)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2)“近”或“多” (3)榜样 标本
解析 (1)按照历史顺序,明代应在清代之前。(2)“近”与“多”前后矛盾。(3)“榜样”指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此处强调的是“代表性”。
3.答案 (1)从总到分的逻辑顺序(或“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
(2)单调。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苏州园林一年四季都有各不相同的树木相互映衬的景致,同时也暗示游客在各个时节游览苏州园林都不会感到单调。
(3)举例子、打比方。通过具体的例子,把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比喻成“一幅好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处处都在体现“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这一特点。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把握能力。选文第一句是全段中心句,属于总说(概括);从第二句开始是分说(具体)。
(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及对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并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表达作用。
(3)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辨别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有几个园里”说明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就是一幅好画”说明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要紧扣本段中心句——第一句。
三年模拟全练
1.B“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用在这里属感彩不当,可改为“别具匠心”。
2.C《苏州园林》没有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而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五年中考全练
1.答案 (1)作用: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桥将人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使风景区更具诗情画意。
共同特点: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2)廊的运用原则:因地制宜,考虑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亭之美的体现:造型美,以及与所处之景、所对之景和谐相融之美。
解析 (1)首先要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作用”“形式”等,再从文中直接摘录原句或适当概括即可。只是在概括形式上的共同之处时,要先找到它们各自的形式特点,如廊的“多种式样”;亭的“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桥的“丰富多姿”。然后加以归纳即可。
(2)廊的运用原则在第三段,由原文的“廊之运用得当与否”可以判定下面的内容即廊的运用原则,据此加以概括即可。亭之美的体现在第五段,由“亭之美”后面的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2.答案 (示例1)在介绍亭时,以北京景山五亭、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为例,具体说明了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的“点景”与“引景”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示例2)在介绍桥时,以苏州拙政园曲桥为例,具体说明“桥引人随”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 本文运用了很多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在运用时往往有标志性的词语“像”“如”“例如”等,这些词语往往有固定的位置,通常跟在所说明的某一特征之后。如本文中说明廊的作用时就紧跟其后列举了“北京颐和园长廊”的例子,前面有标志性的词语“像”。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主要作用是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让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3.答案 (示例)如介绍廊时,用了“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影,幅幅成图”等四字短语,准确地概括了廊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用语典雅,富有韵味。
解析 题干中已经点明了四字短语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具体分析这些短语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征,有怎样的作用。
核心素养全练
答案 (1)苏州园林冠江南 (2)(示例)清代嘉庆年间建造的个园、光绪年间建造的何园,当初都是私家园林。 (3)(示例)屏障把空间进行分隔,让庭院更加精致,带有神秘感,制造错落层次,欲扬先抑,体现园林的含蓄婉约;符合古人的风水观念,设置屏障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解析 (1)细读题干,明确下联的主语是“苏州园林”,然后根据对联的特点,表达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即可。
(2)可以按照题干要求,从所给的表格中获取有关扬州个园、何园的信息,如建造年代、当初权属;再用“什么是什么”的判断句格式进行表述即可。
(3)答题时,可以结合课文的有关内容,抓住关键句“有的是一堆石头或假山,有的是一堵墙,有的高有的矮”,从深层探究屏风或屏障在传统文化上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