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 一 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什么是区域?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
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 (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
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3、划分:由于目的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的的地域类型也不同。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实例怎样去研究区域的差异呢?思考以下案例的科学性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请同学们看课本3、4页,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异同的比较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矿产资源贫乏为肥沃的黑土,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较多为肥沃的水稻土,耕地多为水田,较分散,人均耕地较少温带季风气候,虽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长。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大致位于北纬43° -48 °,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位于北纬32°附近首先思考两个区域比较的地理要素(围绕区域农业发展)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农业区域的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农业区域的比较位于我国海岸线中点、长江入海口,水陆交通发达位于东北内陆,铁路交通便利发展水田耕作业,种植水稻、油菜、棉花,一年两至三熟,发展水产业发展旱地耕作业,种植玉米、小麦、大豆,一年一熟,西部发展畜牧业劳动力众多,生产经验丰富劳动力相对较少交通条件劳动力农业发展方向长三角: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
长三角:商业贸易发达,成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农
业工
商
业松嫩平原:旱地耕作业(一年一
熟,以春小麦、玉米为主)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
资源和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工业,
成为我国的重化工基地长江三角洲介绍 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边,包括江苏、浙江两省部分地区和整个上海市,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只有少数小山丘像孤岛一样矗立在平原之上。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之一。已被公认为继纽约、多伦多与芝加哥、东京、巴黎与阿姆斯特丹、伦敦与曼彻斯特等城市为核心的五大都市圈之后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有数据显示,这一占中国国土面积仅1.1%的区域,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国的17%,而财政收入更是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在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占了10个;在最新选出的全国综合竞争力十强市中,这一地区占了4个。松嫩平原简介 松嫩平原位于东北腹地,东靠长白山地,西接科尔沁草地,北枕大小兴安岭,南至辽河干流以北,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共辖53个县(市)。土地总面积19.5万平方千米,1990年年末人口3466万,分别占东北区的20.4%和34.6%。
松嫩平原是东北区自然资源最为优越、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不仅耕地面积大,而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占东北区耕地总面积的53%,耕地中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约占83%,土壤自然肥力高。气候属中温带半湿润地区,适宜于一年一熟的喜凉作物和早、中熟的喜温作物生长。粮食品种以玉米为主,其产量占本区粮食总产量的71.6%,占东北全区玉米总产量64.2%;其次为水稻、小麦和大豆。松嫩平原不仅是东北区的农业精华之所在,在全国也具有重要地位。——商品谷物农业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地理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0℃ <800㎜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0℃ 亚热带 >800㎜ 湿润地区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
叶林小结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具体区域地理知识并不要求同学们背记,而是要求掌握研究这些知识的方法。能够熟练的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半干旱区干旱区湿润区半湿润区首先思考两个区域比较的地理要素(围绕区域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