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农业的区位选择(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区)

文档属性

名称 普通高中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农业的区位选择(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8-07-01 16: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5.2 农业的区位选择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一 区位的定义 1 绝对区位-----该事物的几何位置
2 相对区位-----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5.2 农业的区位选择1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3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和变化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2 人文因素
市场 交通运输 政策 科技 自然因素喜光植物(马尾松)喜阴植物 (冷杉)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旱生植物 (骆驼刺)水生植物 (芦苇)热带植物温带植物寒带植物自然因素2地形
坡度
山地的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
>18° 不利于发展种植业>25° 山地不得发展种植业(我国政府要求)自然因素3土壤酸碱度肥力土层的深度土壤的质地酸性(红壤)碱性茶树人文因素 1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商品自给2 交通运输
3 政策
干预手段
(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4科技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的影响三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1 技术改革
-----扩大作物区位范围
2 改造自然因素
-----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有一定限度,据当时当地经济技术条件, 充分考虑 投入产出比
我国将橡胶生产向北推广到22°N
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
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1.技术改革
-----扩大作物区位范围 2.改造自然因素 -----使之适宜发展农业梯田灌溉丘陵地形(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西北干旱地区
(发展灌溉)—— 发展种植业
1、充分利用:
(1)改良耕作制度,培育良种---扩大作物的种植区域
(2)改造气候因素(建玻璃温室)--- 冬季生产
2、及时改造:
(1)丘陵地形(修建梯田)--- 发展种植业
(2)西北干旱地区(发展灌溉)--- 发展种植业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1、三江平原2、河套平原3、东南丘陵4、郊区农业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沼泽地过湿 通过排水改造水分干旱 需要加强灌溉改造水分地形坡度大 修筑梯田需求种类多 加强培育技术四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1 市场-----最富变化的因素
市场农产品生产地地域分离跨地区 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2 交通运输 + 保鲜冷藏技术本课主要内容1 区位的定义
2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3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4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1: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2: 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但要遵守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小结 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进行搭配:A、古巴的甘蔗B、黑龙江的大豆C、河西走廊的粮棉D、横断山区立体农业E、江南丘陵的茶树灌溉水源炎热的气候地形土壤巩固练习以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2、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着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气候都较寒冷,为何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4、杭州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蛋的农业生产基地。5、萧山公路边的乳肉畜牧业、园艺业。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气候——土壤——地形——市场——交通——政策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培育良种温度、湿度(气候)地形灌溉水源水分(排水)活动:
  城镇周围发展乳牛、花卉、小麦三种农业,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