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人口的空间变化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1-3题
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1)→(2) ? B.(2)→(3)
C.(3)→(4) ? D.(4)→(5)( C ) 上节知识巩固:
2.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2)阶段的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古巴 ??? D.澳大利亚
3.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
A.( 1) B.(2) C.(4) ?? D.(5)
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 素,所以发达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大
B.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亿左右,所以目前我国的耕地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
C.不论是以悲观或乐观的观点来评估我国环境 人口容量,人口与环境矛盾都十分突出
D.随科技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环境人口容量不能定量地评估,只能定性说明( A ) ( D ) ( D ) 5.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A.印度? ?????B.埃塞俄比亚?? ?????C.法国?????? ??D.俄罗斯 人口老龄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C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迁移: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它是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判断:人口迁移就是人口的空间移动?人口在短期离开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三个条件超越一定行政界限时间的持续性(大约1年以上)居住地的变更判断人口迁移的条件?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渡假、旅游,上街购物
2、去美国学习访问
3、由天津调往北京工作定居
4、张成中学毕业去外地念大学
一、人口迁移:1、概念:2、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迁移空间范围上跨越国界”
“改变住所1年以上”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①欧洲人到美洲、大洋洲②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③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非洲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空间分布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①欧洲人到美洲、大洋洲②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③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非洲①拉丁美洲人到北美和西欧②南亚人到西亚、北非打工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亚非拉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西欧
北美
西亚
北非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空间分布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一、人口迁移:1、概念:2、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迁移空间范围上跨越国界”
“改变住所1年以上”(2)国内人口迁移:“不超越国界的人口迁移”
“跨越一定的行政区”
“定居地的改变”主要因素有战乱、移民支边、农业经济脆弱、自然灾荒 大批迁移 由北方向南方、内地到边疆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人口迁移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 由川、鲁、苏、沪、皖等省迁往西北和东北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数量大频率高 内地——沿海
山区——平原
贫困——发达
农村 城市一、人口迁移:1、概念:2、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迁移空间范围上跨越国界”
“改变住所1年以上”(2)国内人口迁移:“不超越国界的人口迁移”
“跨越一定的行政区”
“定居地的改变”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2)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3)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3、意义
(1)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2)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社会问题。(1) 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打工收 入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活跃了经济。
(2)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迁出地区的影响:
对迁入地区的影响:思考:对迁出地与对迁入地的不同影响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①气候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口迁移。②淡水
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现在某些大河流域如长江、珠江、尼罗河、也是人口密集地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淡水天然分布状况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但是淡水资源仍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条件。 ③土壤
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农业生产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因而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发达程度又和人口密度关系极大。 ④矿产资源
随着一个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使一些本来人迹罕至的地区发展成众多人口的聚居地。引起了人口的相应迁移和流动。随着采矿业的发展,矿产品加工工业、交通运输以及饮食服务、商业、文教卫生等相继建立和发展起来,更进一步促进了人口的集中。例如大庆、东营、攀枝花等2.社会经济因素① 经济因素
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人们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这样,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迁入区,反之则为人口迁出区。如: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这吸引千百万山东人“闯关东” ,可到1985年,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经济大幅增长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 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发展。
③文化教育的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行为,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④家庭婚姻
有些人迁移是为了结婚,也有些人迁移是为了实现家庭团聚。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政治因素①政策
国家人口流动政策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②战争
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4.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注意: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我国甘肃部分农民因为土地沙漠化迁移向别处谋生三峡工程大移民两异地青年因婚姻关系引起某一方的迁移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经济发展中大型工程建设社会文化因素中婚姻关系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矿产资源开发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一、人口迁移1、概念:2、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3、意义{{课堂小结: 联合国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高收入国家预计每年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移民状况间下表。1.根据右表,说一说世界人口的迁出国与迁入国各有什么特征。2.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迁出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环境质量差,收入低,人口多,增长快,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迁入国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环境质量好,收入高,人口增长慢,甚至负增长,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两类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以及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良好教育的需求。材料
近二十年来,随着制度空间的解冻,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跨区域流动呈高速增长的态势,据估计,到90年代中期,已有2 亿多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其中,乡镇企业吸纳了约1.2 亿,另有约1 亿人流动于城市之间(劳动部就业司课题组,1997)。而这约有1 亿人之巨﹑流动于城市之间的农村劳力大军,在中国大陆被称之为" 民工潮".千千万万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在" 民工潮" 潮水般的簇拥下,背井离乡进入异乡客地的都会城市,打工经商以求生存。
读材料思考:
1.促使民工潮产生的主要因素?
2.民工流动现象对城乡的不同影响?1.促使民工潮产生的主要因素?1、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
2、政治经济政策的变化
3、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4、城乡收入的较大差距
对农村的影响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影响
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城市建设,繁荣了城市经济但也可能造成对交通、住房、治安及城市环境的压力2.民工流动现象对城乡的不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