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说课设计气压带和风带
第一讲 三圈环流说 课 程 序: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五、教学程序三、学生活动设计教材的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知识内容一、教材分析:知识内容详见课本P36---P38页
本节课主要讲述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其在近地面的表现为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规律。内容抽象性较强,一些概念和原理离生活实际较远,难以联系、想象,许多问题学生难以感悟,这是第二章也是本节教材的特点。大 气是什么(组成)为什么(能量来源)怎么样结果(天气、气候的形成)大气运动全球性2.教材的地位:气压带和风带—提升和基础
三圈环流的形成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难点:
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的成因 4.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风带的
形成及分布。
(2)能力训练目标:
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和提
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3)德育和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形象直观的图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成地理的空间思维。
二、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1.知识基础:
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
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之中
2.学习动力:
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3.学法指导:
学会用图、学会发现
学会推理、学会归纳 三、学生活动设计1.绘图分析问题
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
2.自己动手绘图
绘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手绘板图教学法
边讲解边绘制,学生参与绘制
2.启发探究式教学法
发现、思考、推理获取新知识
3.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辅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五、教学程序设计导入新课(复习)
不同纬度热量分布差异—热力环流
讲授新课(绘图、对比、探究、总结)
三圈环流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总结反馈(练习)
动手绘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
板书设计热力环流 C A B C1 A1 B1等压面等高面地面冷 ——热—— 冷高 ——低—— 高(1)只考虑地表冷热不均;副热带高压带24副极地低压带761358910(2)加上地球自转-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1赤 道 低 压 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 地 东 风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总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归纳总结(板书设计) 1.三圈环流
(1)低纬环流
(2)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一、气压带和风带的 形成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本课教学体会1.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2.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3. 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4. 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以至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