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学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学案 人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8-11-10 17: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复习学案 2008.11.3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省为例
【新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本节难点、考点、要点 (依据课程标准)
1、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越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途径
3、能源的综合利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4、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所采取的措施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复习提纲】
能源分类:
据能源再生的速度可分为:
1.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2.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一)资源的开发条件
1.山西能源资源开发条件有: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好。主要表现为: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___________、煤质优良,具有_________________特点,其中_____煤田是优质动力煤产地,_____煤田是优质主焦煤基地;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_______煤层,埋藏___,,适合________开采和__________化开采。
②市场_____,因为我国能源消费以______为主且需求量继续增加;
③ 位置适中,交通较便利。
2.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异同:(P45图3.2)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煤炭>石油> 水电> 天然气>核能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石油> 煤炭> 天然气> 核能>水电
相同点:①煤炭利用比重在下降;
②能源的消费构成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不同点:我国能源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3.读图3.1了解:山西主要的煤矿煤田
在我国有“煤都”之称的是——大同
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 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
我国最大的露天煤矿——平朔 最大的无烟煤产地——阳泉和晋城
4.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着五大挑战,表现为:① 人均资源量少;②____________低;③_______________高;④ 以______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⑤ 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二)能源基地建设
山西煤炭市场将面临着天然气的冲击、水电的竞争、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自身成本上升的挑战,山西省要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有:
1 扩大煤炭开采量;② 提高晋煤的外运能力,其主要铁路运煤干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看P47图3.4)
2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主要方式有:建设___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
④ 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主要利用本区的_____________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条产业链。
(三)能源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P49图3.7)
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③围绕煤炭资源进行了能源的深层次开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及能源的综合利用,促(四)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山西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 水资源短缺——措施:引水工程建设P50
原因:重化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山西省年降水量少,抵消水缺乏。
缺水严重的地区:晋北和晋中
最大的引水工程-------万家寨引水工程 (引黄入晋)
作用:缓解了太原、大同、朔州三个中心城严重缺水的局面。
②水土流失
③地面塌陷
④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
因此: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2.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法和手段有:
①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包括________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
② 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问题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措施: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③ “三废”治理,其中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
废渣 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 做好销烟除尘工作,例如:洒水降尘、阻氧灭火
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工作
废水 采取沉淀的办法
(五)看P50和P52活动题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利用——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新课标】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复习提纲】
1. 了解几个定义
水系:河流主流和支流的汇集,称为一个水系。
流域:河流流过的区域,也就是集水区。它是一个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
分水岭: 相邻两个流域的界线(山岭或高地)。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叫分水线或分水界
2. 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3.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一)、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冬末春初降水多——雨热不同季对农业生产不利。
水系:①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利于航运;
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②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冬春多,夏秋少)————不利于航运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
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归纳:河流流域开发条件评价模式?(自然条件;人文条件)
(二)河流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8世纪下半叶:人控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环境山清水秀、森林繁茂
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棉花、马铃薯、蔬菜
19世纪后期:人口激增——掠夺式开发
后果 ①土地退化: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水土流失、生态恶化加剧
②植被破坏:扩大耕地面积、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和矿山开采使得植被遭到破坏
③环境污染:炼铜企业排放的SO2造成酸雨污染了使水体、土壤,使许多生物消失绝迹。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1.流域开发核心:河流的利用和治理
2.田纳西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的措施:
①全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
②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综合开发.
注意:我国三峡开发属于一级开发
③修建水坝和水电站,水库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提高水质、旅游等综合效益。
思考:a.伏尔加河的综合利用有哪些经济效益?田纳西河没有的经济效益是渔业。
b.田纳西河干流大坝最主要的作用是_防洪蓄水和通航_;三峡水库建设的主要作用是__防洪__。阿斯旺大坝(纳赛尔水库)的建立主要是发电
④防治污染,保护水源林,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水质
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 田纳西河水库的作用: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开发核心 河流的梯级开发
措施 防洪 干支流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水库35座,行成了同一有效地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航运 河流水位稳定,通航里程长,水运练习范围扩大
廉价的水运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发电 水电(30座水电站)、火电、核电 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能耗工业的发展河流两岸形成了一条“工业走廊”
提高水质 影响: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水生生物措施:污染防治 、水源涵养林、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旅游 环境的不断改善及建立公园、风景区和野生动物管理区等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著名的旅游风景旅游区,成为重要收入来源,且带动了游船制造业和 经营业的发展
土地利用 ①预留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设自然保护区②调整农、林、牧结构,实行退耕还林、还草。③稳固河、湖岸线防止水土流失 ④对矿区土地恢复和治理
效果 根治了洪灾; 农、林、牧、渔业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均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 田纳西河水力资源充足,为什么还要大力发展火电和核电呢?
①水电在河流枯水期往往电力不足,需要火电和核电补充
②火电或核电检修时,又需要水电代替供电
③三类电厂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稳定的供电系统。
(五)P55活动题及P61问题研究参照《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利用学案》
3、4页思考题答案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