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
1.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 )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
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2.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C.植被稀少,土壤贫瘠 D.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显著
3.“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区域性
4.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的地区存在差异性,有的地区不存在差异性
B.同一自然带内不存在差异性
C.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D.只存在大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不存在小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
5.从北京向西经内蒙古到新疆,沿途所见到的自然植被类型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这种景观的变化是由于 ( )
A.水分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B.热量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C.光照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D.气候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6.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指 ( )
A.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沿纬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B.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C.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与经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D.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沿经度变化的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7.下列自然景观的变化属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是 ( )
A.从大兴安岭经内蒙古到新疆自然景观的变化
B.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岸的景观差异
C.从非洲几内亚湾向北到地中海沿岸自然景观的变化
D.由美国东海岸到中部大草原的景观变化
8.自然带明显呈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的是 ( )
A.亚欧大陆 B.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
9.下列山地自然带分异最多的是 ( )
A.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 B.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C.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D.北美洲的落基山脉
10.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 ( )
11.亚洲东部地区,从中南半岛到白令海峡,自然植被分布顺序,正确的是
①落叶阔叶林带 ②苔原带 ③常绿阔叶林带 ④雨林和季雨林带 ⑤针叶林
( )
A.②—⑤—①—③一④ B.④—③—①—②—⑤
C.③—④—①—⑤—② D.④—③—①—⑤—②
12. 读温带森林带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⑥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②⑤自然带类型相同
C.④⑤自然带类型与气候成因均相同
D.①④自然带类型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
13.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属于 (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4.下列四副图示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 )
读天山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3—14题:
15.天山北坡比南坡积雪冰川海拔低的原因是 ( )
A.北坡是阳坡 B.南坡是阴坡 C.北坡是迎风坡 D..南坡是迎风坡
16.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牲畜赶到( )
A.高山草甸 B.山地草原 C.荒漠草原 D.山地草甸草原
读下面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读图后回答17—19题:
17.图中所示自然带①是 ( )
A.热带雨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苔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8.从图中可以判断北纬10度的自然带垂直分异中,积雪冰川带位于 米以上。
A.5000M B.4000M C.6000M D.3000M
19.从图中可以判断垂直自然带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 )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全部都明显
20.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脉之间的绿洲属于( )
A.垂直地带性现象 B.纬度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性规律
21.导致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分差异 B.热量差异 C.地形差异 D.土壤差异
22.包括两种气候类型的自然带是 (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23.下列北纬20度纬线穿过的世界陆地自然带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是 ( )
A.热带草原带 B.热带雨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二、综合题(共4小题,满50分)
24.读亚洲部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如果①和②表示两种自然带:
则① 带,
② 带
其大致分界线是:
(2)如果③和④表示两种气候类型:
则③ 气候,
④ 气候
(3)与①形成相同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
主要分布的大洲有 (2个以上)
(4)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是 变化规律,主要受 因素的制约。
25.阅读以下文字资料和相关地图,然后完成各项要求:(14分)
早在70年代,我国科学家就把目光投向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区,许多地质、地理、大气物理、植物动物等多学科的科学家对大峡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综合性长时期的考察,终于撩开了大峡谷的神秘面纱,被世人誉为
“20世纪人类的地理大发现”。1998年10月该峡谷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该峡谷长达504.6千米,平均深度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峡谷平均迫降为9.14‰。动植物极其丰富,被生物学家称为“物种基因库”。
(1)图中山脉为 ,其形成
原因是 。
(2)图中河流A为 ,其上游以 补给为主,
最终流入 洋。
(3)大峡谷地区发育了丰富的天然植被,从河谷到山顶,其植被类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将下列大峡谷地区植被类型的字母代号填在右边的示意图中:
a、热带季雨林 b、寒带冰缘植被c、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d、寒温带针叶林e、暖温带针叶林
f、亚热带常绿阔叶林g、亚寒带灌木丛、草甸
②影响大峡谷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因此,大峡谷地区自然带呈现出 规律。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B A B B A B C A D B B C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D D A C C B C A D
二、综合题(本题有4小题,共50分。)
26.(1)温带落叶阔叶林(2分)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分)
秦岭——淮河线(2分)
(2)热带季风(2分) 热带雨林(2分)
(3)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
欧洲、南美洲、北美洲等
(写出一个得1分,2个可得全分,共2分)
(4)纬度地带分异(2分) 热量(2分)
27.(1)喜马拉雅山脉(1分)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2分)
(2)雅鲁藏布江(1分) 冰川融水(1分) 印度(1分)
(3)由下往上:a—f—c—e—d—g—b (7分,酌情给分)
(4)垂直方向上,水分和热量的变化(1分)
垂直地带分异(1分)
28.(每小题2分)
(1)CD (2)ABC (3)A (4)A (5)AB
29.略(能自圆其说,既可酌情给分,共10分)
理解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的关系。掌握不同地质时代相应的生物发展阶段。辨证的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和表现。以土壤为案例,理解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知道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学会分析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的表现和形成原因。认识世界主要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及特点。了解地域分异规律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知识要点
①
②
③
④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