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03 22:3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
前面的章节我们从个体水平来共同研究学习了生物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完成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而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了生物群落。
这一章我们就从种群和群落的水平来共同研究学习生命系统具有哪些特征。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问:对于一个种群来说,从数量角度我们主要研究哪些内容?
1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例如:
甲鱼塘体积为300m?,共有鲫鱼300条;乙鱼塘体积为100m?,共有鲫鱼200条。哪个鱼塘的种群密度大呢?
A.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
B.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是什么?
牧民在承包的草场如何确认放牧量,从而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首先就需要研究调查、估算种群密度
B.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是什么?
牧民在承包的草场如何确认放牧量,从而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首先就需要研究调查、估算种群密度
专家估计,我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仅有约27只,野生的华南虎等其他老虎更是早已灭绝。
问:对于一个种群来说主要研究的是什么变化?
种群的数量特征
调查种群密度方法——自主探究
(1)逐个计数法
(2)样方法

适用范围:植物或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
在草本植物中,样方法更适宜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这是为什么?
小组活动:用样方法模拟调查草地中折耳根的种群密度(取5个面积为1m2的样方)
样方边缘的记数方法:
——折耳根
——其他植物
原则:取上不取下,取左不取右
取样方法
①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②步骤:
捕获:
标记放回:
重捕:
捕获部分被调查个体
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
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
计算:
(3)标志重捕法
注:?标记物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活
?标记物不能太醒目
?重捕前的间隔时间不能太短
思考:若标记物过于醒目,通过计算得出的种群数量会偏大还是偏小?
偏大
例1、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
N=(42×38)/12=133只
问:种群的数量特征除了种群密度之外还有什么?
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最基本特征)
(2)出生率、死亡率
(3)迁入率、迁出率
(4)年龄组成
(5)性别比例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4、年龄组成 
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概念
年龄组成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幼幼年个体数
越来越大
一段时间内 保持稳定
越来越小




生殖后期
生殖期
生殖前期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预测
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印度人口
美国人口
中国人口
允许“生二胎”主要依据是什么?
5.性别比例
概念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应用
类型
雌= 雄 出生率最高
雌>雄
雌<雄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二、种群的空间特征
种群的特征
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调查方法

逐个计数 抽样调查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性别比例
出生率、
死亡率
年龄组成
迁入率、
迁出率
空间特征
1、图甲、图乙为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不考虑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
A .衰退型和增长型 B .增长型和衰退型 C .稳定型和衰退型 D .稳定型和增长型
B
2.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
 A.性别比例
 B.年龄组成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迁入率和迁出率
CD
3. 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B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