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地理分布。
2.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理解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原因。
3.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地震灾情和特点。中国的地质灾害一、地震灾害二、滑坡、泥石流灾害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一、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图)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go)探究问题:①我国地震分布的特点?
②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质灾害的成因?①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中国西部地区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密集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对我国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影响最大。
②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一、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图)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go)案例①——中国河北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在中国河北省的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唐山市区,即北纬 39.6°,东经118.2°。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0万千方千米,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自治区、直辖下,相当于全国面积的1/3。唐山地震造成数十万人伤亡,民房和公共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灾情之大举世罕见。案例②——台湾岛“9·21”南投地震 1999年9月21日凌晨,南投县发生7.6级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左右,重灾区在日月潭地区。这是台湾 岛近百年来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该区有许多活断层,导致断层沿线地区遭遇灾难性破坏。整个灾区死亡2 329人,伤8 722人,失踪39人,倒塌各种建筑9 909栋,严重破坏7 575栋,受灾人口250万,灾民32万,财产 损失92亿美元。此次地震还波及福建、广东、浙江和江西的部分地区。探究活动:①结合第19页案例“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和阅读第75页“日本的地震防灾计划”,分析地震预测和防震意识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试想,如果唐山有周密的地震减灾预案,会有如此严重的灾情吗?
②总结唐山地震灾情严重的影响因素。
③比较唐山和南投地震的受灾人口和经济损失的差异。
④分析唐山和南投地震的灾情中,人文因素导致的灾情差异(资产密度、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人的防震意识等)。发现:(1949 —2000年)人口密度≥400人的地区的死亡人数是人口密度200—400人的地区的10倍;是人口密度100~200人地区的100倍。地震死亡人数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关系。结论: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探究分析:我国近年来死亡人口下降与经济损失
上升的原因?我国地震死亡
人口总体下降经济损失迅速上升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
灾情发展趋势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思考 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中国的地质灾害一、地震灾害二、滑坡、泥石流灾害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二、滑坡、泥石流灾害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2、时间分布特点
3、空间分布特点
4、灾害的严重后果自学问题二、滑坡、泥石流灾害1、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山区发生泥石流、在地形、岩石、植被、气候方面的条件是什么?地形:
岩石:
植被:
气候:坡陡谷深的山区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一)泥石流2.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点:时间上,爆发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
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山区冰川泥石流降雨泥石流暴雨激发的黄土泥流暴雨引发泥石流3.泥石流的类型(二)滑坡 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A:原斜坡剖面;D:滑坡后的剖面;E:滑动面1、定义:2、我国滑坡形成的原因内在因素:外部因素:地下水活动、暴雨、地震、人类活动岩体或土体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外表形态3、我国滑坡的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西部:稀疏密集时间分布:表现出常发性,
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空间分布: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南密集,西北稀少位于板块交界处我国川、滇、黔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二)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摧毁农田和房屋;造成人员伤亡;
危害铁路、公路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灾害多发区原因1.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2.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3.降水多,尤其是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4.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思考: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一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 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 课下探究: ①如果你是一位筑路工程师,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修筑铁路和公路,简述为防止泥石流或滑坡的发生,在设计中要注意哪些因素?
②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学过的知识,为山区制定一份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报告。课堂小结唐山地震灾情严重的原因:自然因素:1.与震中距有关,唐山位于华北地震带上,此地震震中位于市区2.与震发的时间有关,凌晨震发,逃生的机会少。人为因素:1.与人口密度有关,百万人口大城市2.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有关,房屋抗震系数小3.与人的防震意识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