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冰融化了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冰融化了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4 08:4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冰融化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第3课《水结冰了》和第4课《冰融化了》探究的是水的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前一节课,学生们观察了水结冰的过程,结冰使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水。这节课学生将经历对冰融化过程(从固态到液态)的观察,先用温度计测量冰融化时的温度以及周围空气的温度。通过观测,会发现,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了,这说明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将设计一个使冰块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融化的实验。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们将进一步认识到,促进冰块快速融化的重要因素是热量。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一些常见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不强。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中,已经都观察过冰的融化,但并没有真的去研究冰在什么温度开始融化,冰融化时向外界吸热还是放热,以及对于冰融化时的状态变化也没有更深入的了解过,只是知道会从冰变成水,部分学生可能知道从固态变成液态,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时知识的前概念,在这些已有的知识前提下,认真观察实验,并分析表格的记录情况,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冰融化的过程的状态变化和温度变化。
【教学策略】
采用拟人化的故事教学“冰娃娃变魔术”,贯穿教学过程,符合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又富有童趣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采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先根据已有的经验猜测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并完善方案,再进行实际操作,分析,验证猜想,条理清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及素养。
采用提升学习体验的策略,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及时应用到生活,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体现了科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法学法】
教法:实验探究、问题启发式教法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1个烧杯(内盛小半杯冰块)、4支温度计、 1个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块冰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冰娃娃,你见过冰娃娃变魔术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多媒体播放:冰变成水)
冰娃娃跑去哪儿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冰融化了)
【设计意图:拟人化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跃跃欲试,想方设法要拆穿其中的奥秘,不知不觉学生已经进入思考如何观察冰的融化了。】
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研学问题:冰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
活动一:探究冰融化的过程
1、猜测
猜一猜冰块在什么条件下融化成水?
2、设计实验方案
(1)结合课本第50页
(2)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方案
(3)各小组汇报,完善方案。
3、实验验证
实验要求:
(1)小组注意分工合作
(2)合理放置温度计。插入碎冰的温度计,玻璃泡充分与冰块接触;测量杯内空气的温度计不能接触到冰;测量烧杯外壁的温度计要紧靠杯壁;
(3)观察、记录并分析数据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
室温: 第 小组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
温度
冰融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记录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
盛冰烧杯内空气温度
紧靠烧杯外壁空气温度
远离冰块处空气温度
各小组分工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是因为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并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板书:冰在融化过程不断从周围吸收热量)
【设计意图: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对于冰融化有较多的经验,但缺少对本质属性的认识,让学生猜测,再通过小组设计实验方案,然而,若按课本的方法,其实是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的,本课还有一个目标是要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不断从周围吸收热量,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补充,完善方案,设置了4个温度计来观察冰的融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科学概念,体会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活动二:加快冰的融化
在魔术要结束时,冰娃娃跑出来说:“我在变身的时候有时候快,有时候慢,你有办法让我变身得快一点吗?”
根据前面的原理,怎么样让冰融化得更快呢?
结合课本第51页内容
小组讨论并设计比赛方法(只改变一个条件)
比赛规则:(1)只改变一个条件(只采取一种方法)
(2)记录每个小组使冰块完全融化所需的时间;
(3)塑料袋的袋口要一直保持密封。
思考:是什么使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总结: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设计冰融化得快的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一步思考促进冰融化的因素,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三、学以致用,应用生活
请你想想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应用到冰融化的原理吗?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运用冰融化的原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体现了科学的实用性,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同时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
四、总结评价,畅谈收获
1、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于冰融化了,你有哪些收获?
2、这节课你的表现如何?能得到几颗星呢?
我学会了新知识
我的课堂表现
我学得很开心
【设计意图:学生回顾、总结本课所学内容,一方面可巩固知识点,另一方面学生在谈收获时获得成功感,并通过学生的评价,增强学好科学信心,培养浓厚兴趣。】
五、拓展延伸,作好铺垫
魔术被拆穿,再变一个魔术,你还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
在冰融化的过程中,你还观察到什么现象?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设计意图:延续“冰娃娃变魔术”的拟人化故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冰融化过程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六、板书设计
冰融化了
吸收热量 猜测
冰 水
(固态) (液态) 验证
冰在融化过程中,不断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