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4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45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4 14:2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6张PPT。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
科学课件第一单元0制作。。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问问“为什么”。
科学就是研究问题,回答疑问,
探究“为什么”。
科学是什么?第一章 天气01、 我们关心天气 翻开课本第2页,
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一些天气现象?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一些不常见的天气符号 通常用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天气现象分类试着完成《知能》第30面“探究起跑线”。观察活动: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想一想:
你能用什么方法观察天气?
你能从哪些方面描述天气?
今天的天气,适合做哪些事情?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变得更加清晰。气泡图:雪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阴天室外上体育课不能晒被子不用带伞多穿衣服光线较暗,
宜开灯?洗衣服
不容易晒干关节炎
容易发作气泡图:阴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大雨发生交通事故穿雨衣气泡图:大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常见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晴多云阴小 中 大雨雪雷电雾风防晒不要忘了带雨具防冻、防压防雷击不宜参加晨炼注意交通安全练习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作业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2、常见的天气有(??? )、(??? )、(??? )。
3、.我们可以过(?????? )、(?????? )、(?????? )、(??????) 和?(???? )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天气日历。。前节知识回顾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晴多云雨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晴多云雨沙尘暴雪雾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冰雹龙卷风台风今天天气怎么样,谁能具体说说?9月1日开学那天又是怎样的天气?记录着每天的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称为天气日历。 天气日历作用:
1、记录和分析气象信息;
2、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
3、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 小 小 气 象 员 小 小 气 象 员 范例:天气日历一天的天气并不仅仅只有一种活动:今天的天气日历
室外观察天气5分钟,做好记录,完成作业本。挑战活动一:挑战活动一: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月气温变化条形统计图练习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在天气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作业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____??????? 。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____和___、____和____情况,___、___和?_____。
3、一个月的天气变化___代表这一个季节的气候。
4、常见的天气符号_________..温度与气温0。。前节知识回顾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在天气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2、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在测量环境内2-3 分钟。
3、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注意:室内外温度时间: 年 月 日 1、测量室内温度。让学生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两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
2、测量室外温度。每组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记录测得的气温和地点。(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探究室内外温度的比较 大树旁 走廊上教室里 阳光下1、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
2、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想一想。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气温的测量地点:( )23℃28 ℃32℃
33 ℃28 ℃2011年9月15日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气温数据柱形统计图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练习1、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低。作业。1、气温是指?______地方的温度,_____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气温对天气的影响????? 。
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___、__的地方。每天???? 时间、_____地点来测量
3、一天中____气温最高___ 和?____气温最低。
。。风向和风速0 猜一猜
水见它皱眉,花见它弯腰,
树见它摇头,云见它就跑前节知识回顾1、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低。
..风风速和风向风 向 风吹来的方向北风东风东南风由北向南吹的风由东向西吹的风由东南向西北吹的风辨别风向动手制作风向标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确定方位? 测量风向: 风 速 风每秒钟行进多少米风速测量仪器:风速仪。。。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清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
风之歌春风吹拂着湖面台风在天气日历中我们怎么描述风速的呢?天气日历:
简化的风速等级巧妙连线
二级风 举伞步行艰
四级风 微风吹脸面
五级风 枝摇飞纸片
六级风 带叶小树摇
七级风 迎风走不便1、风向是指( )的方向,如:北风、西风、东南风、东北风。
2、风向标是 ( )的仪器。
3、风的速度是以风 ( )来计算。
4、风速仪是( )的仪器。
5、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等级。 风吹来 测量风向 每秒钟行进多少米测量风速 13个 这些问题你知道了吗?练习1、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低。
作业1、风可以可以用????? 和?????? 来描述。
2、风向是指???????? 的方向。风向可以用??????? 来测量,风向标????? 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3、风的速度是以?????????????????? 来计算的。?????????????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个等级。
4、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0级无风旗子?????? ,1级微风旗子???? ,2级大风旗子????。。降水量的测量合什镇小0制作。。前节知识回顾1、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低。
。。5.降水量的测量。。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看一看..看一看雨量器原理。。几种简易雨量器看一看。。1、找一个直筒透明杯(或饮料瓶),高15厘米以上。
2、用尺子在纸条上画好刻度,单位毫米。
3、将纸条竖直粘到杯外面,使纸条0刻度线和杯内底部对齐。简易雨量器制作步骤思 考
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
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可以吗?测量降水量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没有关系,看的是雨水在雨量器中的高度。
简易雨量器中没刻度部分可先倒进一些水。做一做..降水量等级表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
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我们来测量测一测.降水量等级表测一测..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日期(日) 我们的降水量柱状图绘一绘练习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3、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作业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 。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 、???? 等。
3、???????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云的观测0制作。。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3、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
前节知识回顾云知识气泡图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的可见聚合体。1、什么是云2、云的观测有什么意义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而且也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征兆之一。观察云晴天:无云或云量少(太阳总能看见)
多云:云量较多(太阳时常可见)
阴天:云量很多(很难见到太阳)天气云量的多少晴 天晴 天多 云多 云阴 天阴 天把天空当做一个圆,看看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多云阴天云一般分为三类:层云、积云、卷云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层云:积云:卷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纤细的羽状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
才能形成。所以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的。分类依据:云的高度和形状。卷云:在高空像羽毛像绫纱积云:像棉花团积雨云:高大云山,马上就会下暴雨。层云:扁平层状云,通常是灰色,覆盖不部 分甚至整个天空雨层云:布满天空,大小雨雪就开始下降。各种云的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 像羽毛像绫纱最高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天气晴朗像棉花团2000米左右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像毛玻璃低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布满天空更低雨雪就开始下降形成高大的云山更低马上就会下暴雨云的分类练习1、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详见书本)
3、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4、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5、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运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运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晴天;如果运量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运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天上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7、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作业1、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 )或(?????? )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 、????? 和?????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3、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 )份,云占(??? )份是晴天,占(???? )是多云,占(??????????? )是阴天。?
4、气象学家把云分成三类:(?????? 、?????? 和??????? )。
5、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 ),它通常是(????? )的。层云变厚,就是?(?????? ),将会出现(??????? 、????? 或????? )。
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积云通常和( )
天气相联系,但积云发展成(????????? ),形成(??????? )。
7、纤细的羽状云是?(????? ),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卷云是由( ????? )组成。。。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前节知识回顾1、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详见书本)
3、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4、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5、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运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运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晴天;如果运量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运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天上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7、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总结
天气观察 1、整理、总结和分析记录的天气信息。
2、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
3、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总结天气观察方案一:用自己记录的天气月历,分小组分别统计方案二:用老师提供的样本数据,分项统计9.109.119.129.139.149.159.169.179.189.199.209.219.229.2333℃ 东风晴 积云
32℃西北风多云 积云29℃西风阴 层云33℃东北风晴 积云28℃ 小雨 西风 层云7mm30℃雷阵雨东风 积云71mm
31℃ 晴东北风 积云31℃北风晴 积云31℃东南风多云 层云32℃ 南风晴 积云33℃东南风晴 积云30℃东南风小雨 层云5mm 31℃东南风 晴 积云天气日历样本数据统计气温数据气温统计表 分析云量的变化云的统计表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
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分析风向和风速的变化风的统计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
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分析降水量的变化 每周的降水总量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绘制降水量变化的柱状图降水量
(毫米)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分析降水量的变化综合分析小小气象员播报厅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这一段时间里的气温、降水量、风和云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练习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作业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 ),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 )。
2、一个月的天气变化(?????? )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第二单元 溶解0制作。。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第一节。。1、什么是溶解?
2、你能用上溶解说一两句话吗?没放入水中的食盐是什么样的呢?实验器材:烧杯、小勺、玻璃棒、食盐、水1、取一平匙盐,放在烧杯的水中观察。
2、轻轻的搅拌几下后观察。
3、再搅拌一会儿,静置,观察。食盐在水中……沙子在水中……1、没放入水中的沙子是什么样的呢?
2、取一平匙沙子,放在烧杯的水中观察。
3、轻轻的搅拌几下后观察。
4、再搅拌一会儿,静置,观察。实验器材:烧杯、小勺、玻璃棒、沙子、水面粉在水中……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观察。
2、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观察。
3、把它放置一会儿,观察。。。1、把面粉放在水里,观察:
与沙+水比较 与盐+水比较
请问:更像前者还是后者?
2、然后搅拌,观察:
与沙+水比较 与盐+水比较
请问:更像前者还是后者?
3、静置一会后,观察:
与沙+水比较 与盐+水比较
请问:更像前者还是后者?..请问: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过滤实验1、把滤纸对折两次后,沿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
2、让漏斗下端的管口靠近烧杯内壁。
3、略倾斜玻璃棒,一端对着三层滤纸,沿着玻璃棒慢慢导流液体进入漏斗。
..过滤食盐和水、沙和水、面粉和水的混合物..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比较。。溶
解2、没有沉淀
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1、在水中看不到颗粒
在水中均匀分布练习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搅拌棒、烧杯。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搅拌棒,搅拌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作业1.溶解的特征:
物质在水中化成了(????????????? )的微粒,(????? )的分布在水中,溶解不能用(????? )或(???? )的方法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吴栋才制作2前节知识回顾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搅拌棒、烧杯。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搅拌棒,搅拌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食盐沙子面粉现象结论慢慢变小,最后消失。 沉到底部
(在水中沉淀)水中有小颗粒,底部有沉淀溶解不溶解不溶解小实验.过滤的方法烧杯漏斗铁架台玻璃棒小小注意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搅拌棒,搅拌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食盐面粉沙子能否看到颗粒分布是否均匀是否有沉淀出现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是否溶解否有有是无无无有有不能能能溶解不溶解不溶解食盐面粉沙子能否看到颗粒分布是否均匀是否有沉淀出现能用过滤的方法分
离吗是否溶解否有有是无无无有有不能能能溶解不溶解不溶解高锰酸钾否是无不能溶解溶
解2、没有沉淀
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1、在水中看不到颗粒
在水中均匀分布练习1、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3、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作业1.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____和____,但不能用?____直接取,需要用____来取。
2.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我们如何观察和区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前节知识回顾1、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3、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食盐、高锰酸钾这些固体在水中溶解了。形成均匀、透明、稳定的溶液。液体也能像食盐、高锰酸钾那样溶解在水中吗? 洗发液能溶解在水中吗取一小匙洗发液,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观察洗发液是怎样进入水中的。
它们在水中是飘浮还是下沉的?
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
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
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吗?猜测:洗发液能溶解在水中吗。。洗发液能溶解在水中吗..醋、酒精和食用油能溶解在水中吗在三个试管中,各盛入约10-15毫升的水。
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毫升的醋、酒精和食用油。
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
观察、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 。。胶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能溶解在水中吗..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
充分震荡,观察现象。想想这说明了什么?拓展活动:加少量的洗涤剂练习1、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上浮,说明食用油不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溶解,这说明食用油溶解在洗洁精中。
2、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作业1.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 。
2.___、___、___ 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4吴栋才制作前节知识回顾1、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上浮,说明食用油不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溶解,这说明食用油溶解在洗洁精中。
2、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猜猜:在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的溶解能力强?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讨论:这个实验怎样做才比较公平?实 验 计 划实验主题: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较
我的猜测:……
实验类型:对比实验
相同条件:同样多的水、每份食盐和小苏打数量一样,
同时进行搅拌。
改变条件:分别放入食盐和小苏打
实验方法:每次加入水中的食盐和小苏打数量一样多,
等第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全部溶解后再加入
第二份。直到不能溶解了,再进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水50毫升,食盐和小苏打各20克,每2克一份事先分好。
思考:若将食盐和小苏打以份为单位,投入水中,当某一份未能溶解,那溶解的份数如何取舍?..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
2、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观察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
3、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观察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
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如何比较食盐、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度?拓展资料:要比较食盐小苏打溶解能力大小需控制的变量为: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比较溶解的质量多少100g溶剂单位(克)食盐、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度练习1、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里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了二氧化碳。
2、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的。作业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
2.水除了能溶解()和()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 、??) 等????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进行呼吸的。
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或?()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溶解的快与慢5吴栋才制作前节知识回顾1、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里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了二氧化碳。
2、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的。
..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1、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2、不会自行沉降
3、不拿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哪一个溶解得快..哪一个溶解得快..有哪些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怎样选择实验材料?
用多少水进行实验?
怎样做水果糖溶解快与慢的对比?
怎样计时?怎样进行实验和记录?
怎样对实验结果做出解释?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练习1、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里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了二氧化碳。
2、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的。
3、碾碎、加热、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作业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
2.水除了能溶解()和?()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 、??) 等?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 进行呼吸的。
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 或?() 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4、(?????? 、???? 、????? )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6吴栋才制作前节知识回顾1、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里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了二氧化碳。
2、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的。
3、碾碎、加热、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提出问题1、要研究这个问题该怎样做实验呢?要注意什题?
2、大小不同的杯子里溶解的食盐一样多吗?
3、第二勺盐应该什么时候加?第三勺呢?
4、什么时候就应该停止加盐了?
5、怎样知道食盐完全溶解了?
..观察思考1、往盛水的烧杯里加1小勺盐,搅拌,看到什么?
2、再加1小勺盐搅拌,它还会溶解吗?
3、如果不停地往这杯水里加盐、搅拌会怎样?
4、分析:
A、食盐在一杯水中溶解是有没有限度?
B、怎样判断不能溶解了?
C、如果水量不一样,那溶解的食盐数量会不会发
生变化?..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研究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需要准备的物品:
研究步骤:
研究结果:100毫升水能溶解( )克食盐。.. 方法一:先把盐一份2克分好,再一份一份的加入水中,直到不能溶解为止,算一算加了几份盐,就可以得知多少克了。或发给小组40克盐,平均分成20份,每份约2克。
方法二:平勺定量法。就是用小勺盛一勺盐,用牙签或玻璃棒刮去多余的盐,称量一平勺的盐质量,加多少勺盐就知道加了多少克了。(易操作,但刮的力度、深浅会不同,还有将盐洒出等问题。)
方法三:用天平称量盛有100毫升水的烧杯的质量,记为A克;实验时,只需向水中加盐,加到盐不能溶解为止,再称出总质量,记为B克。那么加入盐的质量就为B-A克。(比较严谨,但加盐无限制,如果一下子加了很多,过量了,误差就大了。) 活动小建议。。各组实验结果统计表从这些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里能溶解的食盐的量是一定的。
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0多克食盐。 。。100毫升水约能溶解多少克糖?
100毫升水约能溶解多少克味精? 拓展实验:练习1、碾碎、加热、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3、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作业1.(?????? 、???? 、????? )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2、 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 的,大约是()。
3、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 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吴栋才制作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7前节知识回顾1、碾碎、加热、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3、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 有办法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思考:为什么杯底会有盐呢?..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水蒸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
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浓盐水加热蒸发实验....浓盐水加热蒸发实验也可用铁片或铁勺做蒸发实验
。。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并和食盐进行比较。 ..我们的发现:
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课外探究:
1、盐的这一特点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2、糖、味精、高锰酸钾会不会这样?..各组实验结果统计表从这些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里能溶解的食盐的量是一定的。
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0多克食盐。 练习1、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3、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3、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作业
1.给的盐水???? ,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 、????? 、?????? 、???? 、???? 、???? 。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 、???? 三个部分,??? 的温度最高,?????? 其次,????? 的温度最低。
3.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什么?
答:?
4.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 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吴栋才制作第三单元 声音。。听听声音吴栋才制作11、这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请你模仿一下。
2、这些声音,你都喜欢吗?为什么?
不都喜欢。因为有的声音好听,有的声音不好听。
3、日常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很独
特的声音?ABCDEFGH点击声音听一听 想一想..音叉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
用途:调试乐器,测试音高结构(3部分组成):
带柄的U型金属叉,
放大音量用的木盒,
橡胶锤..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不同大小的力敲同一个音叉声音有什么不同?试用高,低,强,弱对这些声音进行描述。竖起耳朵听实验1。。我们听到的声音实验2实验材料:
3只铁钉图片实验步骤:
1,用一旁的铁钉先后敲击大,中,小三只悬挂的铁钉
2,实验保持安静,仔细听不同铁钉发出的声音,比较不同
4,记录在本上作业
5,轻轻敲击大铁钉,重一点敲击大铁钉子,找出不同,记录在作业本上实验记录表音高不变,声音更强,
持续时间更长声音比中铁钉高,时间更短 声音比大铁钉高,时间短声音清脆,持续时间长同上同上判断1,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的发出的声音高。 ()2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3音叉是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一种发生仪器。 ()√√√我们也能制造声音它们能发出声音吗?试试看!
固体 液体 气体
。。听听声音.。你能把这些声音分成二类吗?人活动时发出的自然发出的科学观察(听)记录表敢挑战吗 你能做出一个强音,一个弱音吗?
提示:可自选教室内任何可用的器具。声音有强弱之分。第一关 现在有一架飞机正在天空中飞行,
听声音,它是:( )
A.从远到近 B.从近到远
C.从远到近再到远声音有远近之分。第二关
你能按从高音到低音的顺序给
下面的杯子排排队吗?声音有高低之分第三关声音有强弱之分。声音有远近之分。声音有高低之分。大千世界才有千变万化的声音。练习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 ,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2、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作业1.我们周围的声音在(????? 、????? 、?????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2.音叉是一种???????? ,用来???????? 和??????? 。音叉上的字母代表(????? ),数字代表(????? )。
3.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 ),大音叉发出的声音( )。..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前节知识回顾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 ,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2、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听听下面的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用什么方法使下列物体发出声音呢?。。。实验相关注意1.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材,控制好声音的大小。
2.注意观察每种物体发声时的现象,比一比谁的发现最多,并总结出结论。
3.注意小组分工,同学做实验时,其他小组成员注意观察记录。..。制造声音,猜想原因..。汇报交流实验器材和方案:
实验现象:..。有声音敲击拍打没有声音用力按用力压为什么会这样..。有声音拨动拍打没有声音用力弯曲为什么用力弯曲会没有声音呢..。有声音拨动……没有声音用力拉为什么用力拉没有声音,轻轻拨动却有声音。。比较不发声时:___________发声时: 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不发声时:_________发声时:_________。。.比较不发声时:发声时:...振动声音...振动停止没有声音.什么地方在振动?什么地方在振动?.吉他什么地方在振动?.蜜蜂,苍蝇,在飞舞时如何发出“嗡嗡”声吗?练习。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作业。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 的微粒, 的分布在水中,溶解不能用 或 的方法分离出来。
第2课 1.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 和 ,但不能用 直接取,需要用 来取。2.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我们如何观察和区别?3、声音的变化吴栋才制作前节知识回顾。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振动幅度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1、轻轻拨动尺子
2、用力拨动尺子*观察声音的强弱,以及振动的幅度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变化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音量的单位:分贝(dB)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用铅笔或小木棒敲击杯口,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124*学会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
。观察比较水杯声音高低变化
。拨动像皮筋绷紧放松
。振动快
。振动慢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音高的单位:赫兹(Hz)练习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它的单位是分贝。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它的单位是赫兹。
2、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4、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用相同的力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用相同的力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钉子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作业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
2.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 () 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3.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 ,
4.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 (),水越多声音越 。
5.拨弹橡皮筋时, 皮筋越紧,声音越 ;皮筋越松,声音越 () 。..4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吴栋才制作前节知识回顾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它的单位是分贝。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它的单位是赫兹。
2、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4、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用相同的力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用相同的力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钉子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想一想1、尺子有声音吗?
2、如果有,它的声音从哪
里来
3、它的声音会发生变化吗?
。。做一做拿出一把尺子如左图放在桌边,先将尺子伸出8cm,拨动尺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将尺子伸出12cm,将尺子伸出16cm,将尺子伸出20cm,都用相同的力拨动,仔细观察。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振动快慢用快、较快、较慢、慢来描述。。音高变化柱状图练习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它的单位是分贝。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它的单位是赫兹。
2、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4、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新 课 标 第 一 网
5、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作业1.在拨动尺子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 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 改变了。
2.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 ;尺子伸出桌面越长, 发出的声音越????? 。
。。声音的传播吴栋才制作5前节知识回顾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它的单位是分贝。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它的单位是赫兹。
2、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4、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新 课 标 第 一 网
5、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声音的强弱用 来描述,振动 越
大,声音越 ,振动 越小,声音越
。音量幅度 强幅度 弱声音的高低用 来描述,振动越快,
声音越 ,振动越慢,声音越 。音高高低。流水潺潺海浪彭湃琴声悠悠飞机轰鸣汽车鸣笛声现象震动物体与声波。。用击打过的音叉接触水面
可以看到音叉的震动引起水的波动..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像水似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称之为声波。即: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耳朵在离开桌面一点和紧贴桌面上,听到轻叩桌面的声音相同吗?综上所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
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
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练习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 ,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作业1.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 物体产生?()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
从?()? 的。
2.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在铝箔、木尺、棉线、尼龙绳中,()? 的传声效果最好。?
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 声音。
4.在月球上,由于(),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 ,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6吴栋才制作前节知识回顾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 ,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二、耳朵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外界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及其他组织(半规管→前庭→耳蜗)→听觉神经→
大脑神经中枢
非先天性耳聋的类型有:
⑴神经损坏; ⑵传导障碍。。。。。。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四、骨传声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牙齿等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骨传声。 五、双耳效应和立体声 利用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的方位。练习1、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2、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作业
1.我们的耳朵可分为????? 、???? 、????? 。外耳的?????? 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 传到鼓膜,引起???????? ,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 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2.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 产生振动 。
3.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保护我们的听力7吴栋才制作前节知识回顾1、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2、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0 - 20分贝:很静,几乎感觉不到;
20 - 40分贝:安静,犹如轻声絮语;
40 - 60分贝:一般,普通室内谈话;
60 - 70分贝:吵闹,有损神经;
70 - 90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
90 -100分贝:吵闹加剧,听力受损;
100 -120分贝:难以忍受,呆一分钟即暂时致聋;
120 -190分贝:极度聋或全聋;
190分贝及以上:导致死亡。 。。 人低声耳语约为30分贝,大声说话为60-70分贝。分贝值在60以下为无害区,60-110为过渡区,110以上是有害区。汽车噪音为80-100分贝,电视机伴音可达85分贝,人们长期生活在85-9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就会得“噪音病”。电锯声是110分贝。喷气式飞机的声音约为130分贝。当声音达到120分贝时,人耳便感到疼痛。 噪声测试仪..控制声源阻碍声音的传播途径..什么是噪声?描述噪声的特征和我们的感受。 噪声即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噪声有什么危害?调查发现,非洲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和美国大城市里20岁青年的听力一样好,你知道么?
一生都在自然环境中,几乎没有噪音污染
一直生活在充满噪音的大城市里
那种嘈杂、刺耳,令人不舒服、厌烦的声音,我们就把这种类型的声音称为 。远离噪声那种听起来悦耳、舒服的声音,我们称之为 。..。。 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会导致我们的听力下降?
长时间的使用耳机,会损伤耳蜗。
咽部感染后,病菌容易沿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某些抗生素,如链霉素等,可能导致药物中毒性耳聋。
尖锐器物、巨大声音、化脓性中耳炎等可能导致鼓膜破裂。
..当我们遭遇噪声时 该如何保护听力呢? 捂住耳朵或张开嘴巴,减少鼓膜的压力;
可以离开噪音源,在安静的地方学习或生活,或者自己在噪音大的地方戴耳塞 、耳罩或头盔等保护装置。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需要配戴助听器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提高助听质量。控制物体发声 在塑料瓶里面放几颗豆子,做成一个发声装置。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使得发声装置的声音变轻?阻碍传播途径 用手捂住,或者有纸包住控制声源在瓶子和耳朵之间放一些木板或者书在人耳处减弱 在耳朵里面塞上棉花,或者带上耳塞活动小调查 看一看自己的身边有哪些减少噪音的措施。 耳罩式耳机耳塞式耳机√× 每天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且音量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耳蜗。最好使用耳罩式,不采用耳塞式。医生叔叔告诉小明防护林耳塞听觉保护常识洗头及游泳时,避免污水进入耳内,引起耳朵发炎。
异物进入耳道时,切勿自行掏挖,以免弄伤耳膜,应尽快求医。
避免长时间收听耳筒收音机或录音机,音量亦应调较至中度或以下。
在噪音环境中,要用手掩着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
在医生指导下,才可服用药物,因为过量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耳鸣或失听。
当发觉耳部不适时,例如痛楚或流脓,应尽快找医生诊治。
保护听力还有其它方法哦!1.请不要用尖利的东西乱掏耳。这可能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使听力下降。
2. 请不要让耳朵进水。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容易引起外耳炎。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牵拉耳廓,让水流出来。 怎样保护听力?不用尖锐的器物挖耳、掏耳屎,以免戳伤鼓膜3.请不要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随身听、MP3、MP4等);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4. 请勿乱用对耳朵有伤害的药物。
练习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2、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3、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作业1.耳朵是我们的??????? ,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2.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 过高过强 ,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 或戴上??????????? 。
3.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 、???????? 、?????????? 。
。。吴栋才制作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1吴栋才制作蜗牛的身体眼触角口回顾口环带肛门后端前端蚯蚓的身体
回顾。。回顾 观 察 身 体 外 形。。 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你发现了什么?人的身体是左右对称的。。。。温馨提示: 1、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用心观察,可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观察,然后推测出身体内部的组织结构。

2 、把自己的发现填写到记录表中。。。我知道的身体内部组成。。跳绳脚胳膊腿大脑心脏手。。跑步我们刚才从外形上,将人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大脑在活动中是负责——指挥人体工作
肺,肺在活动中负责——呼吸
胳膊、腿、手、脚——运动
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胃、肠——负责消化的器官身体的结构根据他们不同的作用还可以怎样划分?。。 我们的身体是个宝, 每个部分少不了。多动脑筋思维快,多动四肢动作灵。
伸伸手、弯弯腰,抬抬腿、跑一跑,
天天锻炼身体好!请保护我们身体吧!愿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2、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3、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可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
练习。。跳绳脚胳膊腿大脑心脏手作业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 、???? 、???? 、??? 四部分组成。?
2.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 、???????? 。
3.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 ,内部特点可以???????? ,也可以用??? 、???? 、??? 、???? 的方法感觉。
跳绳。。骨骼、关节和肌肉2吴栋才制作前节知识回顾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2、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3、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可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
骨骼:中空,内有骨髓。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想一想骨骼能独立运动吗?
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
工作呢? 观察上肢的运动活动:用左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胸前。并在运动时,用右手触摸手臂的不同部位。  
思考:手臂做屈伸运动时,分别有哪些组织参与了活动?
同桌交流、尝试描述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伸肘时:
上面的肌肉舒张
下面的肌肉收缩屈肘时:
上面的肌肉收缩
下面的肌肉舒张 骨骼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骼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骼的运动要靠肌肉的牵引,关节的转动。
因此,我们在体育课或课间活动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和同学的安全。不要拉伤了肌肉,不要撞伤了关节!!! ?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关系小结:   上图中能正确示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连接的是    。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支撑、保护关节:转动、移动肌肉:伸缩、牵引骨骼关节肌肉把下列物体和与它相似的结构及功能用线连接起来经常参加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练习判断题
(1)骨骼可以独立运动。

(2)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碰撞等,可以避免骨骼受到伤害。

(3)伸腿,屈腿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练习1、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新| 课 |标 |第 |一| 网
2、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增大肺活量,心脏强健。作业1.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 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 独立运动。
2.人体的活动由???? 、???? 和???? 共同完成。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 、??????? 、????????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吴栋才制作3。。。。。。运动后呼吸会加快人体的呼吸系统鼻腔咽喉肺支气管气管 气体从鼻腔进入,经过_____、气管、_____ 到达肺部。 人体不需要的气体在肺部集中,经过支气管、_______、咽喉、_____流出体外。咽喉气管支气管鼻腔。。吸入的气体发生变化了吗?体验一下:反复吸塑料袋中的空气,有什么感觉?
小贴士:深吸一口气,然后用保鲜袋将口鼻围住,反复地呼吸保鲜袋中的空气,数5次以上的深呼吸。呼吸前后气体的比较我们发现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运动后呼吸加快的原因是为了
吸入更多的_____________;
呼出更多的_____________.氧 气二氧化碳 运动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运动后呼吸会加快气体交换加快吸入更
多氧气呼出更多
二氧化碳呼吸器官小结肺活量增大。。 练习
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4、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 作业
1.人的呼吸器官有:???? 、???? 、????? 、????? 等。?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 ,使???????? ,同时?????
3.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
4.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 ,获得更多的????? 。
。。吴栋才制作运动起来会怎样(二)4。。 前节知识回顾
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4、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兔子、 鸽子从小就关进笼子里喂养。这些小动物长大以后看起来发育很正常。但是,把它们放出笼子后,兔子跑不了多远,就会倒地,鸽子在空中飞了几圈便栽下来。解剖分析发现,兔子死于心脏破裂,鸽子则死于动脉撕裂。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生命在于运动。。心脏的位置及形状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形如桃,大小如本人拳头。心脏位置:形态大小:。。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呢?。。运动后心跳为什么会加快?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快输送更多的血液(氧气)。。 用我们已经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估算一天中心脏大约能跳动多少次?60次×60分×24小时﹦?90次×60分×24小时﹦86400次129600次。。看一个模拟心脏跳动实验:用到的实验器材:
水盆一个,水,洗耳球一个,
塑料管一段。。。第一次:每秒挤压1次,要求挤压要到位。 连续挤压20次(20秒钟) 用胶带记录输出水位的高低。第二次:每秒挤压2次。 连续挤压40次(20秒钟) 用胶带记录输出水位的高低。比较2次水位的高低,想想为什么?。。 这个实验与心脏输送血液有什么相同?
相同的地方各代表什么? 洗耳球相当于心脏,
塑料管相当于血管,
输送的水相当于血液,
手的捏力相当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不停地跳动,它会疲劳吗?。。心脏在两次跳动之间都有短暂的休息。
如果两次心跳的间隙是一秒钟,也就是一分钟跳动一次。那么,心脏实际上在0.2秒就完成了跳动,剩下的0.8秒是在休息的。。。2、经常锻炼,增强心肺功能。尽管心脏会有短暂的休息,可是心脏还是需要更多的休息。怎样让心脏得到更多休息呢?
阅读课本并概括1、合理休息 ,良好睡眠。。。 练习
1、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2、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
。。 作业
1.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吸入后进入???? ,再由????? 通过????? 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 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2.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 。
3.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5吴栋才制作。。 前节知识回顾
1、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2、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
对照自己的身体想一想,我们吃的食物直到排出体外都依次经过哪些器官?
消化系统各器官的特征和功能是什么?
一个苹果的旅行 我是一个苹果,我的身体营养丰富,别人称我为“水果之王”,小朋友们见了,我都垂涎三尺。一天,小芳把我买下了,她的灵活的小舌头把我送进了口腔,经过牙齿的咀嚼,我胖胖的身体被嚼碎了,又与唾液混合,从口腔出发,开始了我奇妙的旅行。刚离开口腔,我就来到了一个小小的通道口,还没等我看清周围的景色,就被挤入了一个狭长的通道,通道就象滑梯一样滑,“嗖”得一下,我就来到了一个空旷的广场。还没等我站稳,就开始了地动山摇,还下起了“酸雨”。 一粒种子的旅行
小明吃苹果时不小心将种子咽下去了. 这粒种子在小明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记. 它先遇到了像轧钢似的上下坚硬的怪物, 差点被压得粉身碎骨; 然后咯噔一下掉进了万丈深 渊;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 ; 后来又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 走出迷宫又钻进死胡同, 幸亏及时改变方向; 后来又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一起; 最后在小明上厕所时离开了小明。 食物最先进入人体的口腔内。经过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 变得细碎。口腔中还有口腔腺,它能分泌唾液帮助食物消化。
接下来进入的是食管。食管直而且十分光滑,食物很容易能通过,所以他的主要作用是输送食物,食物在食管内不消化。
食物通过食管后就进入了胃。胃的形状有点像袋子,外部有三层肌肉,帮助胃慢慢蠕动,蠕动时食物渐渐被磨碎并分解成食糜。胃里还有胃液能帮助食物消化。 接下来食物又进入小肠内。小肠是人体最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食物在这里被分解成小分子。为什么小肠会有如此大的本领呢?小肠长5-7米,内部有很多褶皱,这样食物在通过小肠时会与小肠内壁充分接触,食物中的营养就被充分吸收了。小肠内还有肠液,有肝脏上的胆分泌的胆汁,还有胰分泌的胰液,这些消化液都能帮助食物的消化。
最后食物进入大肠。大肠短而粗,长度约1.5米。在大肠内食物变成了残渣。大肠可以储存食物残渣,还可以吸收少量的水。人体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各器官特征和功能观察记录表1 器官名称观察项目咀嚼、吞咽管子,直而光滑运输袋子、有弹性 磨碎、分解细而长,褶皱粗而短充分吸收储存食物残渣,吸收少部分水分,形成粪便、利于排出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宽敞,牙齿、舌头、唾液实验记录表2实验名称实验过程模拟实验1模拟试验2蠕动推、捏 食道蠕动碎而粘. 胃 消 化 过 程如何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1、吃食物时应细嚼慢咽,不“囫囵吞枣”;
2、饮食有节制,不暴饮暴食、不贪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3、起居有规律,定时排便;
4、注意饮食卫生,适量的体育锻炼。 练习
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道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
2、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作业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
2.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 、????? 、???? 和????? 。
3.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主要经历了哪些过程?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6吴栋才制作 前节知识回顾
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道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
2、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假如我们把食物放入口中咀嚼(jǔ júe)一会儿会怎样?观察口腔实验提示:
1、实验员吃食物,吃的时候要注意卫生,吃食物时速度要慢一些。
2、观察员数咀嚼的次数,数到第3次和第20次时,实验员要停止咀嚼,将咀嚼过的食物分别吐到纸上,仔细观察,用恰当的语言在记录单上做好记录。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记录表思考:
在食物的变化过程中,口腔里谁参与了这个过程?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记录表观察牙齿切断食物撕开食物磨碎食物观察牙齿唾液的作用 正常人每天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唾液的作用非常多:可以防止口腔干燥,润滑食物;可以清洁口腔,冲洗残留在口腔里的食物残屑;可以使口腔湿润,便于说话。此外,当有害物质进入口腔时,唾液可以起到冲淡与中和的作用,并将它们从口腔黏膜上洗掉;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 练习
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器官,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
2、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作业
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 、????? 、???? 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 、??????? 、???????? 。
2.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 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 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 都很有意义。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7吴栋才制作 前节知识回顾
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器官,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
2、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认识人体器官认识人体器官认识人体器官认识人体器官认识人体器官认识人体器官认识人体器官认识人体器官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通过文字或画图的方式呈现讨论的结果。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思考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
画图绘图的基本流程1、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
2、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如:
3、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
4、循环反复修改完善,并保留原稿。健康生活 练习
1、人的一切活动需要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如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肌肉共同完成,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血液,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系统的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3、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我们跳动起来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都会增加。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作业
1.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 才能完成。
3.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