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上第三单元第5课《观测风》课件+教案+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三上第三单元第5课《观测风》课件+教案+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4 13:27:5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5《观测风》教学设计
课题
观测风
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习目标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学会自制简易小风旗。能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知道利用工具能使对风的观测更准确。
重点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难点
感受到使用工具对科学知识的分析与理解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古诗欣赏,
风——李峤
【唐】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说起风,我们都会觉得非常熟悉。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风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身边,时而轻柔地拂过我们的皮肤,时而猛烈得让我们胆战心惊。可就是这样多变的风,却是地球所不能缺少的。
学生朗读。
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聚焦:我们用什么方法能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呢?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今天的风有多大 是什么方向的风 我们用什么方法能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呢 我们可以通过地面物体的飘动、摇晃感受到风的大小和风是从哪个方向刮来的。风是看不见的,但是当树枝摇动时,我们知道那是风的作用当风扑面而来,吹动我们的头发时,我们感觉到了风:红旗飘飘、炊烟袅袅、浪花朵朵、尘土飞扬等现象都可以让我们感知到风的存在。探索:根据地面物体判断风。地面上有很多物体会随着风飘动、摇晃,比如青烟飘动的方向和程度,红旗飘动的方向和程度,小树摇晃的方向和程度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来判断风向和风力。出示图1、2、3。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对照“蒲福风力等级表”来记录风速和风力。对照“蒲福风力等级表”,图1青烟飘动,风力大概为1级;图2红旗飘动,风力大概为3级;图3小树摇晃,风力大概为5级。此外,还可以将丝巾等较轻的物体抛向空中,先观察起被风吹向哪个方向,然后根据风吹来的方向确定风向。或者先将手臂插入水中,然后让风吹手臂,哪一侧感觉更凉一些,就说明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利用风旗或风向袋来判断。1.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制作材料:一块轻薄的布(长约35厘米,宽约20厘米)、一张硬纸板(长约40厘米,宽约6厘米)、一个订书机。制作步骤:(1)选一块轻薄的布,长约35厘米,宽约20米,作为风旗的旗面;再选一张硬纸板,长约40厘米,宽约6厘米,作为风旗的旗杆。(2)将硬纸板对折,将布对齐折痕放入硬纸板内,并将硬纸板合上。(3)用订书机将硬纸板订结实。提醒:使用订书机要小心!硬纸板要有一定的硬度,布要柔软一些。制作原理:在风力的作用下,小风旗顺着一个方向展开,展开的大小表示风速的不同。2.制作风向袋。制作材料:竹竿、铁丝、纱巾或薄绸子、布条等。制作步骤:(1)用纱巾或薄绸子等轻的纺织品,缝一个40~50厘米长的圆柱形袋,袋口直径约10厘米,把袋口固定在铁丝圈上,便成了一个风向袋。(2)取一根铁丝,把中间部分在距竹竿上端10厘米处比较松地绕2~3圈,使铁丝能在竹竿上自由转动,便成为一个风向袋的支架。(3)把支架两端固定在风向袋口的铁丝圈上。在竹竿绕有支架铁丝的上下1~2厘米处,各缠1~2圈铁丝,使风向袋及支架既不会落下,又不会被风刮跑。(4)把竹竿固定在院子里或操场上。制作原理:让袋口迎着风,在风的作用下,风向袋充满空气并飘向风吹去的地方。如风向袋飘向西方,说明风从东面吹来,此时风向便是东风。在有风的天气(风力最好在3级以上)到院子里或操场上,先辨认一下东、西、南、北的准确方位,再观察在1~2分钟里风向袋飘动的方向。在这段时间里,风向袋指向哪个方向的时间最长,那么该方向的反方向便是当时的风向。小风旗是用来测量风向与风速的简单装置。使用前,可以举起小风旗,用嘴吹气,分别制造微风、大风,练习使用小风旗。利用风旗测量风的大小和方向。1.测量实验目的:测量风的大小和方向。实验材料:风旗、方位图。实验步骤:(1)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如远离楼房的操场中央。(2)展开方位图,确定好方位。(也可以将确定好的方位用粉笔画在操场的地面上)(3)举起风旗,观察2分钟,用0、1、2表示当天的风速,分别代表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4)将风向和风速等级记录在当天的“天气日历”上。观察记录:测量风的大小和方向。观察结论:利用风旗可以简单测量风向和风速。如果在测量时,风旗不是固定地指向一个方向,可以多观测一段时间,看看这段时间,风旗指向在哪个方向的时间比较长,就把那个方向确定为此时的风向。2.风向与风力。(1)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有八个方向(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2)风力是风的强度,气象上用风级表示。风级一般分为13级,速度在每秒0.2米及以下的是0级风,速度在每秒32.5米及以上的风是12级风。观看视频资料。研讨:利用地面物体或风旗,如何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1)可以通过地面物体的飘动、摇晃的方向和程度来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比如根据小树摇动方向可以判断风的方向,如果小树长时间向北摇动,则风向为南风;根据小树的摇动程度可以判断风力的等级,如果小树轻摇,则风力为5级左右。(2)通过风旗的飘动方向和展开程度来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比如风旗向西飘动,风向是东风;风力的大小根据风旗的展开程度判断,完全展开,风力在3级左右。(3)对照风力等级表来判断风的大小。气象学通常把风力分为0~12级,共
13个等级,两种或几种风级现象同时存在时,绝不能收风做的平均值,应根据最高级来定风级。
因为高一级风出现时,也会引发一些低一级风的现象出现。两种方法观测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不一定相同。小风旗是测量风向和风力的简单工具,利用小风旗判断的结果要优于观察地面物体判断。以判断风向为例,小风旗比较轻,对风的敏感度要优于地面物体,而且可以根据方位图自由调整方向,而地面其他物体,比如烟,不受人为控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通常用风向标测量风向,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用风力计测量风力。拓展提高:制作一个风向标。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工具。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利用课外时间制作一个风向标,看看用它测风向时跟小风旗有何不同。1.制作风向标。制作材料:一根硬吸管(或麦秆)、一支带橡皮的铅笔、一张硬纸板、一把剪刀、一根大头钉、透明胶带、指南针。制作步骤:(1)选一根硬吸管(或麦秆),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2)用便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有大的箭翼。
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用透明胶带固定。(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人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注意事项:箭头和箭翼以及插入的大头针要尽可能在同一平面内。制作原理:风向标的箭头会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箭尾受风面积比较大,因此风向标两端受到的风压不相等,使风向标旋转,直至风向标箭头正好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时,风向标就稳定在这一方位。2.风向标与风旗的不同。风向标是当风吹过,对空气流动产生较大阻力的箭尾便会顺风转动,箭头显示风向。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哪个方向,风就是从哪里来的。而风旗,旗面飘动的方向则是与风吹来相对应的反方向。观看视频资料。风向标的箭头为什么永远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是测定风向的设备。风向标基本上是一个不对称形状的物体,重心固定于垂直轴上。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其原理是当风吹过时,对空气流动产生较大阻力的一端会随风转动,显示风向。风向标箭尾受风面积比较大,因而感受的风压不相等,使风向标旋转,直至风向标箭头正好对着风吹来的方向。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强烈的气旋性涡旋。它实际上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按国际规定,热带气旋按其强度分为四级:最大风速6~7级的称为热带低压,8~9级的称为热带风暴,当最大风速达12级或以上时称为台风。龙卷风是积雨云底部下垂的漏斗状的云柱及伴随着非常强烈的旋风,又称龙卷。龙卷的直径一般为数米至数百米,移动距离一般为数百米至数千米。当“漏斗”伸到陆地表面时,把大量沙尘等物质吸入空中,形成尘柱,称陆龙卷;当“漏斗”伸向海面时,便吸引高大的水柱,称水龙卷或海龙卷。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动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速。通常情况下,风速仪和测量风向的装置安装在一起,又称风速风向仪。观看视频资料。
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学生任务,各组讨论出方案并分组展示讨论结果。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方法,按照教科书上的方法来掌握小风旗的制作方法。检查实验材料,确定制作流程。学生汇报、交流怎样利用自制的风旗测量风向与风速,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比较各组测得的数据。比较通过观察地面物体判断风速和方向,与利用小风旗测定的不同,感受工具的作用。各小组讨论,通过制作风旗和地面上其他事物来观测风,发现都不是很准确,要想精准的测量风的速度,需要风速计。理解风速的等级。
观测风的活动必须在室外,实际观测更加复杂(因为风速和风向通常不稳定)。确定要自制小风旗的能力目标。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风速和风向用来描述风的基本特征;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风向与风速怎么测得的;介绍了利用地面物体来感知风;介绍风旗的制作,利用自制的风旗测定风速和风向;利用地面物体或小风旗,如何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利用简单材料制作一个风向标,并用自制的风向标观测风。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上第三单元第5课
《观测风》习题
填空题
风向是指风___________的方向。我们一般用___________个方位来描述。如北风是由___________面吹过来的风,___________风是由东南方向吹过来的风。
蒲福风力等级表把风力分为___________个等级。
测量风向的仪器叫___________,测定风力的仪器叫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风的基本要素。
判断题
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

我们看不到风,所以无法测量和描述风。(

记录对风向和风速的观测,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风向能用风向标来测定。(

纸片往南飞,此时的风向为北风。(

假如我们既看到了5级风的现象,又看到了6级风的现象,这时的风力应该是6级。(

选择题
下列各种现象不能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
A.树叶飘动的方向
B.炊烟移动的方向
C.汽车行驶的方向
风向通常可以用(
)个方向描述。
A.4
B.8
C.12
制作风旗时,可选用(
)作为旗面。
A.厚重的布
B.轻薄的布
C.硬纸板
小华观察到红旗飘向北面,感觉到风从南面吹来,他初步判断此时吹的是(
)。
A.东风
B.南风
C.北风
5.小兰在操场上观察到风旗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此时的风速等级为(
)。
大风
微风
无风
6.某一天正好刮东北风,小明手拿自制的风车,为了使风车转动得更快,小明最好将风车朝(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7.下图用蒲福风力等级表示当天的风力情况为(
)。
A.0级
B.1级
C.2级
8.刮风时,小风旗飘动的方向和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不确定
9.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
A.风速
B.风向
C.风量
10.至少达到(
)风力时,我们走路才难以打伞。
A.3级
B.6级
C.10级
探究题
一天,小华同学运用科学课学到的知识,制作了一面简易的风旗和一个风向标准备去操场测验。
(1)来到操场,小华看到地上的落叶被风吹着一直往南跑,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判定这时的风向时_________。她拿起风向标测量,此时的风向标箭头指向__________。
(2)小华拿起风旗,看见风旗微微被风吹动,根据此时的风速判断风为_________(填“无风”“微风”“大风”),并用数字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记为_________(填“1”“2”或“0”)级。
排序题
制作风向标,在方框内填上序号。
□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参考答案
一、
吹来


东南
13
风向标
风力计
风向
风力
二、

×




三、
C
B
B
B
A
A
B
B
A
B
四、
北风

微风
1
五、
2
3
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