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下图为我国新疆沙拉依灭勒河某年河流流量过程线,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 湖泊水
B. 冰川融水
C. 季节性积雪融水
D. 地下水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的经纬网图,图中F表示此地的盛行风,L是流经此区域的洋流。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图中区域位于(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3.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节流”措施包括( )
①修筑水库 ②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③人工增雨 ④增强公民的节水意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4.地球上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不少,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的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下表为部分地区工业用水比较表。读表回答以下两题。
5.我国北方地区水价高于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大
B. 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小,水资源短缺
C. 北方地区水污染比南方地区更严重
D. 北方地区人口数量大于南方地区
下图为“某城市的雨水收集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此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意义是( )
①补充了部分城市地下水 ②有效地利用了地下水
③增加了海陆间水循环量 ④减轻了城市洪涝灾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下图为“某月琼东沿海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该月,琼东沿海盛行风是( )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两条不同年份全年相对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以下三题。
8.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
A. 西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东南地区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阅读上述文字,完成以下三题。
9.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B. “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C. “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D. “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了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
近些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雪线以年均2米到6.5米的速度不断上升,随着冰雪资源不断减少,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着巨大的水资源危机。据材料回答以下两题。
11.下列解决河西走廊地区缺水问题的长远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发展节水农业
B. 加强水的循环利用
C. 进行人工降雨
D. 保护和恢复植被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该海域位于( )
A. 北半球中低纬度
B. 南半球中低纬度
C. 北半球中高纬度
D. 南半球中高纬度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1平方千米。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近年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一问题才有所改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可能有( )
①岛内跨流域调水 ②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③收集雨水 ④人工降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4.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利用收集和积储的雨水,满足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洗车辆。对于雨水的拦蓄和利用,对水循环产生直接影响的环节是( )
A. 蒸发
B. 降水
C. 水汽输送
D. 径流
15.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奇缺的国家,但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 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 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读“某区域水系分布简图和甲地气候统计图”,完成以下三题。
16.甲处最高水位出现在春季,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降水量大
B. 积雪融水补给
C. 冰川融水补给
D. 地下水大量汇入
水足迹是指商品生产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示意“Y国2016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7.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②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 ③出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 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全球水循环包括大循环和小循环。下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实践证明,干旱的内流区大面积造林最终可能导致干旱加剧,原因是( )
A. 降水总量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大气水体总量减少
B. 地表水下渗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地表水体总量减少
C. 向区域外输送的大气水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水体总量减少
D. 向区域外输送的地表径流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水体总量减少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三题。
19.若图示地区的纬度在40°~60°之间,则陆地上的降水主要为( )
①对流雨 ②地形雨 ③台风雨 ④锋面气旋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河北省沧州市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因超采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漏斗区的面积不断扩大。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有( )
A. 旱涝灾害频发
B. 水土流失严重
C. 地面径流缺乏
D. 用水需求量大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读“我国某两条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河流甲在我国所处的地区以及其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8月的原因。
(2)分析河流甲1月河流有断流的原因以及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少的原因。
(3)分析河流乙在我国所处的地区并分析一年有两次汛期的原因。
22.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只包含a,b的水循环称为________;包含a,c,d,e的循环称为________,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环节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________环流进行水汽输送,实现西归。
23.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请在图中的线段中标上箭头,用以表示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
(2)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5 000 m,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
(3)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4)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4.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寒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②海域容易出现海雾的理由。
(2)简述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3)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是____________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25.读“我国两区域河流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________,其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_______,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河流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该河位于新疆,河流流量小但春季流量大,可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在气温高的夏季水量最大;地下水补给常年比较稳定;从湖泊中流出的水作为河流水源,称之为湖泊水补给,湖泊水补给不一定是春季水量大。
2.【答案】C
【解析】由图中经纬网可知经纬线为75°E~85°E;2°N~8°N即马尔代夫附近海域。
3.【答案】D
【解析】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人工增雨是增加降水量的措施;在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为了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必须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要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4.【答案】C
【解析】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人为原因主要有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等。
5.【答案】B
【解析】我国北方地区水价高于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小,水资源短缺。
6.【答案】D
【解析】
7.【答案】A
【解析】图中等温线大体为西南—东北走向,水温较高,为夏季,此时盛行西南季风,A正确。
8.【答案】D
【解析】该地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且河流流量最大出现在6月,7、8月流量略少,若河流在我国,可能位于东南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于梅雨时期,而7、8月受伏旱影响。
9.【答案】A
【解析】因人口的增加,人们围湖造田,使洞庭湖的面积减小;又因人们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洞庭湖,使其面积减小。
10.【答案】A
【解析】“久雨不溢”说明小天池里的水有下渗,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久旱不涸”说明有地下水补给小天池,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这就证明了小天池参与了水循环。
11.【答案】C
【解析】解决河西走廊地区缺水问题的长远措施有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的循环利用、保护和恢复植被。而进行人工降雨只是短时间内的应急措施,不是长远措施,C不合理。
12.【答案】B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直接判断出该海域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
13.【答案】B
【解析】该岛位于热带海洋中,不适宜调水,但降水丰沛,可通过收集雨水和节约用水的措施解决淡水不足的问题。
14.【答案】D
【解析】水循环环节包括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径流等,对于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主要影响的是水循环环节中的径流。
15.【答案】D
【解析】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奇缺的国家,但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D对。没有提高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A错。不能改变降水的季节分配、年际变化,B、C错。
16.【答案】B
【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地位于东欧地区(乌克兰)。结合甲地气候统计图分析,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有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形成春汛;从甲地气候统计图可看出,春季降水并不多,该河流没有冰川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较小。
17.【答案】A
【解析】为减少内部水足迹,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部水资源。
18.【答案】C
【解析】干旱区大面积造林,会造成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增加,最终导致该地区水体总量减少,故C正确;干旱区蒸发旺盛,地表径流少,造林不足以使该区更湿润,因此降水量、地表径流不会增加,故A、B、D错误。
19.【答案】D
【解析】如果在40°~60°之间,则为西风带控制,所以多锋面气旋雨;气流受到地形的阻挡,易形成地形雨。
20.【答案】D
【解析】该区域人口较密集,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加剧了水资源紧张问题。
21.【答案】(1)我国西北地区。7月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冰雪融水汇入河流,需要一定的时间,故最大径流量略滞后,出现在8月。
(2)1月气温低于0 ℃。5月气温回升,蒸发加剧。
(3)我国东北地区。 4月份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降水丰富,降水补给,形成夏汛。
【解析】(1)河流甲的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几乎没有雨水补给,并且河流水量少,应该是气候比较干旱地区的河流。(2)西北地区1月气温低于0 ℃,5月气温回升蒸发加剧。(3)河流乙一年有两次汛期(春汛和夏汛),符合东北地区河流的特点,我国华北和南方地区的河流一年只有一次汛期。
22.【答案】(1)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更新
(2)水汽输送
(3)雨水是其主要补给水源 季风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只包含a、b的水循环为海上内循环;c为水汽输送;黄河主要为雨水补给。
23.【答案】(1)画图略(箭头呈逆时针方向)。
(2)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
(3)水量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4)植被破坏,导致蒸发和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径流泥沙含量增大,湖泊调蓄作用减弱,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易引发洪涝灾害;植被破坏,加剧上游侵蚀作用,沟谷加宽加深,加剧中下游沉积作用,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增大。(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第(1)题,图示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应为海陆间水循环,箭头应呈逆时针方向。第(2)题,图示河流湖泊沿岸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说明当地为温带。温带夏季最热月均温在30 ℃以下,据此可计算出山顶夏季气温T<30-5×6,即T<0 ℃,故可知山顶存在终年积雪。图中河流的补给除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外,还有高山冰雪融水。第(3)题,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最冷月均温0 ℃以上,结合图中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故水文特征主要有:水量平稳,水位季节变化小,无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等。第(4)题,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下渗等多个环节,植被破坏会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多方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蒸发、下渗、径流及地表形态等方面。
24.【答案】(1)②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
(2)P地冬季盛行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被加温加湿,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
(3)北海道 位于温带的大陆架海区,又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
【解析】第(1)题,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因此②海域易出现海雾。第(2)题,从盛行风、地形、洋流三方面考虑。第(3)题,图示海域有著名的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海区,阳光充足,且有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
25.【答案】(1)源头 调节水量 雨水
(2)冰川融水 大 小
【解析】甲图属于外流区域,乙图是内流区域,两区域河流有明显的不同特征:①补给水源不同。甲图河流是雨水、湖泊水补给,但雨水是主要补给形式;乙图河流是冰川融水补给;②径流变化不同。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我国东部属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大,因此导致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西北内陆地区,径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