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课件(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05 15:2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123模板的使用
4
567请同学们思考1、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
2、是不是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生物呢?

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范围的——生物圈地球上有的地方没有生命,如高(空气稀薄寒冷)生物在空中、土壤内、水域内都有分布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学9
1.知道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生存需
要的基本条件;(重点)
2.举例说明不同栖息地及其中生活的
生物;(重点)
3.举例说明保护栖息地的重要性。学习目标:探究活动一:
1、什么是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包括什么?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那些调节?11 在地球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才有生物生存,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做生物圈。
一、生物圈生物圈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12生物圈 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 岩石圈的上层海平面100米100米10千米10千米1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稳定的营养供给和生存空间等。探究活动二:
1、什么是栖息地?有什么特征决定栖息地的类型?
2、绿孔雀的栖息地特点、生活着那些生物?
3、野大豆的栖息地的特点、生活着那些生物?15二、栖息地
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称为栖息地的种类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栖息地。 16栖息地的类型:林地:
17
栖息地的类型: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群体,你能举例说明吗?18热带雨林—孔雀栖息地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温较高云南兔钝头蛇白臀叶猴穿山甲热带雨林中还生存众多乔木枝叶繁茂,灌木、草本和寄生植物夹生其间。钝头蛇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率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沼虾鲫鱼白鹳大天鹅野兔野大豆柽柳碱
蓬柽
柳芦
苇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形成了大片大片的草甸探究活动三:
1、课本p8四幅图片,讨论每个栖息地的特点?
2、如果上述栖息地遭到较大破坏,会对其中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23三、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24252002年6月10日至12日,我国河南省襄城县紫云镇黄南村新寨水库中大量死鱼漂浮在水面上。新寨水库水域面积400多亩,由于水库上游企业长期将生活垃圾和工业污水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库,致使水体污染严重,导致当地农民承包养殖的至少10万公斤活鱼死亡。27 今年4月,挪威极地研
究所的研究员在北冰洋
斯瓦尔巴特群岛上,抓
拍到一只看似体格健壮
的雄性北极熊。而7
月,再次见到这只北极
熊时,却看到了它枯瘦
如柴的尸体,令人不忍
直视。专家伊恩·斯特
林博士表示,北极熊是
饿到毫无力气时,倒下
死亡的。研究初步显示
“它身上几乎再无脂
肪,瘦到几乎只有皮和
骨”。出现这个情况,原因是气候变暖,令北极地区的海冰面积去年
降至有记录以来最低,缺乏海冰令北极熊没有办法去猎食海豹,被迫去远处觅食,但最终仍是找不到食物,只得饿死。28保护环境-从我做起1.节约用水2.拒绝使用一次
性筷子,餐盒3.随手关灯4.爱护花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29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圈栖息地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海平面上下各约10千米空气、稳定的营养供给、水分;
阳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生物圈内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溪水、沙漠,不同 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概念:范围:提供的基本条件:概念:类型: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达标测试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
A.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的全部
B.水圈的全部,岩石圈上层、大气圈的下层C.大气圈的全部,岩石圈、水圈的一部分
D.岩石圈的全部,大气圈、水圈的一部分
2、生物圈的范围是大致是( )
A.海平面以下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
B.水圈和岩石圈C.大气圈和岩石圈
D.海平面以下100米和海平面以上100米 3、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是由( )决定的
A、土壤类型 B、温度 C、湿度 D、以上三项
4、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5、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
①阳光 ②空气③水分 ④营养物质 ⑤适宜的温度 ⑥一定的生存空间⑦土壤
A、② ③ ④ ⑤ ⑥ ⑦ B、 ① ② ③ ④ ⑥ ⑦
C、 ① ② ④ ⑤ ⑥ ⑦ D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6、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对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
1、B 2、A 3、D 4、D 5、D
6、栖息的破坏和丧失 掠夺式的开发 不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