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①结合日常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②利用感觉器官感觉水蒸发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
③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液态的水经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并带走一定的热量。
④能通过实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勇于表达的科学品质。
3.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例说明蒸发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切实认识到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三、教学难点
能通过实验探究常温下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四、教学用具
一杯水、湿布、酒精、温度计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出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定条件下冰、水和水蒸气这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谁能说说水蒸气是什么样的气体?
生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和水有关的现象,(出示图片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现象:大雨过后,地面上留下很多水坑,几天后水坑会有什么变化?坑里的水到哪里去了?洗过的衣服放到阳光下,不久衣服变干,农民刚收获的玉米湿湿的,晒晒会变干,衣服和粮食为什么会变干?“水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生可能答:飞走了、变成水蒸气了……
(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感受蒸发,学习新知
1.在黑板上快速的写出一个“水”字,师: 让我们一起来体验“水”飞走的过程。(学生观察交流)
出示问题:
①黑板上的“水”字的水迹哪里去了?
②你看到水是怎样跑掉的?
③这说明水变成什么样的物质跑掉了?
2.在蒸发的过程中有没有温度限制呢?(举例:鱼缸中的水日渐减少) 请生描述蒸发现象。(出示蒸发定义)
3.在蒸发的过程当中,还有没有其它的现象呢?
学生活动体验: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或酒精,抹在脑门上或手背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们可能会说感觉有点儿凉,从而得出是因为水或酒精蒸发时要吸热的原因,带走了一部分热量。
教师利用温度计做实验,让学生观察体验蒸发需吸热的科学原理。(用温度计先测室温,然后测酒精温度,最后取出温度计看温度的变化。)得到结论:物体的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也就是蒸发时会吸热。
4. 联系生活,实际运用
让同学们说说生活中的事例。课件直接出示以下事例,让学生们分析:
(1)游泳后为什么会感觉冷?
(2)酷暑,洒水车为什么洒水?
(3)平时你们怎么晾衣服的?
(三)大胆设想,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师:洗完的衣服我们希望它干的快一些,说明蒸发有快慢的问题,那么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猜想。
教师讲解要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探究目标,共同协作,共同研究,设计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法并请同学到讲台上演示他们的方法,请其他同学们评价这个实验方法的可行性。由于蒸发实验需要时间较长,具体操作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实验结论将在下节课讨论交流,共同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谈谈感受,启发学生关于水蒸发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鼓励学生们课下进行探究,成为学生新探索的起点。
板书设计:
水到哪里去了
水 蒸发 吸热 水蒸气
(液体) 沸腾 吸热 (气体)
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