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1 水到哪里去了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1 水到哪里去了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6 12:3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勇于表达的科学品质。
3、技能目标:
(1)、结合日常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利用感觉器官感觉水蒸发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
(3)、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液态的水经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并带走一定的热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亲身体会感受蒸发的探究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出蒸发要吸热的科学原理。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方法及教学媒体:
在整个实验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采用分组实验法和合作探究法,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主要有:自主探究法和分析归纳法。教学媒体是PPT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温水、小烧杯、酒精、温度计、滴管,玻璃片、毛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喜欢玩游戏吗?上新课以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湿布写一个字。请大家仔细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刚才那位同学在黑板上画的水迹还存在吗?
师:这时你的脑子里会产生些什么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出示课题“水到哪里去了”)。
一名学生到台前写字,其他学生观察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做好观察记录。(自由交流)
这种轻松的氛围容易使学生放松,带有神秘色彩的问题能把学生的兴趣引出来,养成科学观察实验并做好记录的好习惯
二 、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活动一:感受蒸发,学习新知。
1、师提出问题:你认为“水到哪里去了”?
2、教师告诉学生刚才(消失)这一现象就是蒸发。引出“蒸发”概念。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地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就叫蒸发。
(师板书)
3、师:那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蒸发的例子呢?谁愿意说一说。
4、师:其它的液体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现象呢?
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用毛笔蘸上酒精,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活动二:初步感知,大胆猜测。
师:看起来,同学们个个都是善于观察的小能手,其实蒸发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时刻发生着。今天就让我们来体验一下蒸发的感觉,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现在,我们每位同学手里都有一杯水,请你用手蘸少量的温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看看你有什么感觉?
看看谁来说一说,抹温水后感觉会比较凉爽。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
活动三: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师:是不是所有的蒸发都需要吸收热量呢?我们再通过一个实验进行验证。指导学生利用温度计做实验,体验蒸发需吸热的科学原理。
师、现在我们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温度计,用温度计先测教室温度,然后把温度计插入装有酒精的烧杯中,30秒后,取出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温度变化。
1、生1回答:消失到空中去了。
生2:变成空气不见了。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理解蒸发的概念。
3、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自由回答。夏天,生1:人们经常往地面上洒水,水一会就干了就是蒸发。
生2:湿衣服会干了。
4、学生仔细观察。并得出结论:液体都会蒸发。
学生小组之间讨论。
生:汇报实验结果,温度计温度下降。
生:发现蒸发过程中还有吸热的现象。
让学生初步明确蒸发的概念,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利用酒精写字使学生知道其它液体同样具有蒸发现象。这样设计不仅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且体现了科学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到学习的了乐趣。
通过实验,让学们明白在蒸发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原理,在做完实验后,我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明白科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三、拓展、延伸。
1、师: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平时你们怎么晾衣服的?
2、课件展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与蒸发的面积有关;2)、与风有关;3)、与温度有关
(注意只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
生1:通常把衣服晾在太阳能照射得到又通风的地方。
生2:还要把衣服摊开来晒。只有这样,衣服才会干的快。
这一环节,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已让学生帮我想办法为理由,来解决影响蒸发快慢的几个因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水可以变成水蒸气,那么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变成水呢?
学生自由回答,共同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收课不收思,鼓励孩子们课外积极地去探究与课堂内容有关的科学知识。学生动手玩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一些科学小知识。
板书设计:
水到哪里去了
在平常温度下
蒸发:水---- 吸热 ----水蒸气
(液体) (气体)
教学反思:
《水到哪里去了》本课重点研究蒸发这一常温下的汽化现象。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亲身体会感受蒸发的探究过程,难点体验水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基于这样的教学重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以“写字游戏”导入,上课开始就让学生亲身经历蒸发的过程,用湿布在黑板上写字,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养成科学观察实验的习惯。在学生活动后,我就问他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这黑板上的字没了。”还有的学生说:“这个字不见了。”我紧接着问:“看到这个现象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就提出了问题,“水为什么会消失?”、“黑板上的水字到哪里去了?”从而引出课题“水到哪里去了”。接着我就追问“根据你原来学过的知识,你认为这黑板上的水可能到哪里去了?”有学生回答:“这水字到空气中了。”还有的学生说:“变成看不见的空气了。”我就问“那水的气态是什么?”他们自然而然想到是水蒸气,因此学生就初步了解了在黑板上水消失是一个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然后我又追问他们,“水在黑板上消失这个过程是在什么温度下进行的?”学生回答:“在室温下进行。”接着我又问他们这个过程是快速还是缓慢的?学生都说是个缓慢的过程。顺势我就把蒸发的概念总结了出来。在学生了解了蒸发的定义后,引申到生活实际,从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来看,学生已经掌握了蒸发的大致概念,能够将生活中的现象和蒸发联系起来,达到了教学目标。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由看到的表象而转化成知识性系统性的思维,将学生们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比较完整的体系中,教师在这里只是起到一个帮学生理清了思路的作用。因为从问题的提出到观察实验,再到蒸发概念的出 示都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师只是在其中起到了辅助的作用。从发现问题、猜想假设,到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整理结论交流,不仅符合实验探究的思想,而且学生也确实亲身体验了实验探究的过程,感受到了探究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