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以及气压带和风带

文档属性

名称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以及气压带和风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4-26 20: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一)、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削弱的形式吸收臭氧(平流层)二氧化碳、水汽
(对流层)红外线紫外线有选择性反射云层
颗粒较大的尘埃各种波长的太阳
辐射都被反射无选择性多云的白天
气温不高散射分子
散射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波长较短的可见
光(蓝、紫光)有选择性粗粒
散射颗粒较大的尘埃
雾粒、小水滴各种波长的太阳
辐射都被散射无选择性晴朗的
天空呈
蔚蓝色天空呈
灰白色太阳短波辐射部分被大气反射、吸收、散射后大部分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太阳暖大地)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二)、大气的保温效应大气的保温作用太阳
辐射太阳辐射(短)大气上界地 面地面增温大气辐射
(长)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大气保温地面地面辐射
(长)被大气中

吸收 CO2、H2O选择性吸收
(放过短波,
吸收长波)大气增温被大气吸收
(少)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受热过程:
(1)太阳短波辐射部分被大气反射、吸收、散射后大部分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太阳暖大地)
(2)地面增温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大地暖大气)
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3)大气增温后绝大部分热量又会返还地面,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这部分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还大地)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回答1—2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DB二、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2、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 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差异。
3、过程:
太阳辐射地区之间的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大气的水平运动造成引起导致形成热力环流B A C等压线热冷冷高压高压高压低压低压低压热 力 环 流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风青岛的市民说,青岛一 般白天感到空气潮湿,夜晚感到空气比较干爽。上升气流市区郊区郊区城郊热岛环流热冷冷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风的形成:空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
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的差异
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形成风的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使风速减小
高空大气中的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二力作用)
近地面的风,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三力作用)
高空大气中的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10051、下图中正确的大气运动为(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1000ABCD2、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DA四、 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意义: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影响天气和气候
2、三圈环流
假设条件: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运动
影响因素: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与特征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相一致。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大致在北半球,冬季大致在南半球五、冬夏气压中心海平面气压图.swf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分布季风环流2.swf请思考总结: 1、东亚季风的成 因是什么? 2、南亚季风的成 因与东亚相比 有何异同? 3、请总结季风环 流的成因有哪 些。季风环流六、1、东亚季风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
2、南亚冬季风是源于蒙古高原,夏季 的西南风是来源于印度洋上北移的东南信风;形成原因为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3、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也是重要原因。参考答案:七、全球气候气候成因
气候类型与分布
气候特征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下垫面因素
人类活动
世界气候分布图.swf归纳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具体步骤如下: C、? 再以降水定型,锁定目标。 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气象资料B、? 先以气温定带,缩小范围:最低气温月均温在15℃以上,为热带(四种)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低于0℃,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A、判断南北半球:若最高气温出现在7、8月,则为北半球;若最高气温出现在1、2月,则为南半球。形成原因分类: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季风环流: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位置影响:温带大陆性气候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1.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差异”两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D2、对四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为热带季风气候
C.③为热带雨林气候 D.④为地中海气候D3、气候类型④的分布规律是
A.南北纬30o~40o大陆的东岸 B.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
C.南北纬20o~30o大陆的西岸 D.南北纬20o~30o大陆的东岸B八、等压面的判读等压面分布
(1)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2)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向上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3)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值相反。等值线向数值大的地方凸出,那么该处为低值;
等值线向数值小的地方凸出,那么该处为高值。1.下图中各点的大气运动和气压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
A、A点上空的空气运动方向向下
B、B点气压大于D点的气压
C、近地面大气由A点流向C点
D、A、B、C、D四个点中C的气压最高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