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结冰了
【学习目标】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观察、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5.在自然环境中,水与冰可以相互转化
【学习重点】分析发现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学习难点】水为什么会结冰,初步建立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
【实验材料】温度计、试管、烧杯、小勺、橡皮筋、清水、碎冰、食盐等
【学习过程】
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
活动一 说说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 一杯80℃的水,过十分钟后再测,温度会如何变化?
2.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
水会
活动二 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1.设计并开展实验: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四分之一的清水,在水面处做好标记(橡皮筋)。
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做好记录
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位置保持不变,等待试管中的水结冰。
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
水完全结冰后,在试管上标注冰柱的高度。
2.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
温度计不要碰到试管壁,要记录刚插入时的温度,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最后的温度等。
认真观察、比较结冰前后水和冰的体积变化。不一定测量具体的数字,只要观察对比,能说出前后的变化情况。
观察比较,在试管中水结冰前后,烧杯中的冰块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一些冰会融化呢?初步理解水结冰的过程要放出热量。
活动三 观察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1.小组合作完成活动手册上的课堂记录,填写维恩图。
2.交流、汇报我们的研究成果。
1.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当环境温度低于 ℃,水的温度下降到 ℃时,开始结冰。
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 0℃时。
2.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水结冰后,体积 ,占据更大的空间。
冰还是水吗?
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
4. 为什么烧杯外壁有小水珠或一层白白的?它是冰吗?和试管里的冰一样吗?它是哪里来的?和哪些现象类似?
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霜。不是冰,不一样。(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也会只是液化成小水珠。)
5. 为什么在碎冰里加入食盐?
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让冰在同温度下融化,这样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温度,达到预期的效果。
你能解释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吗?
冰还能变成水吗?怎么做动手试试呗。
判断:
1.冰、水蒸气都是水,只是形态不同,物质本身没有变化。( )
2.温度计的0℃是根据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来规定的。( )
3.所有物体都是热胀冷缩的。( )
4.水结冰的过程叫凝固。( )
5.冰是水遇冷后形成的晶体。( )
6.冰在生活中使用广泛,我们常用它来保存食物。( )
7.水结冰的过程要吸热。( )
8.冬天,水管结冰容易导致水管爆裂。( )
9.温度变化是使水的形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
10.冰是水的固体。( )
选择:
1.有固定形状的是( )
水 B.水蒸气 C.冰
2.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
A.0℃ B.100℃ C.-1℃
3.在碎冰中加入食盐的作用是为了使冰块迅速( )
融化 B.凝固 C.蒸发
4.水结冰后,体积会( )
变大 B.变小 C.不变
5.在水中放入一些冰块,冰块会( )
浮在水面上 B.沉入水底 C.完全浸入水中
参考答案:
一、1√ 2√ 3× 4√ 5√ 6√ 7× 8√ 9√ 10√
二、1C 2A 3A 4A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