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气压带和风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气压带和风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5-07 16:25:00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冠县武训高级中学 肖新良
开心听故事
在南、北纬30度附近海面,风不经常来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航海的商人。因为他们不得不把准备运往美洲大陆的马匹放在船上,等待顺风的到来,结果由于经常等不到风,致使大批马匹因缺少草料而死亡,大量马匹也只能命丧大海。人们因此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马纬度。
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概念
作用
调节热量和水汽分布
对气候和天气有重要影响
假设 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
思考: 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多
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少



赤道
北极
南极
南极
北极
---单圈环流
赤道
赤道
探究活动
假设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不存在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不移动(直射赤道),结果在赤道与极地间存在怎样的热力环流?
1.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北极
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流是否能够维持?
不能。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地球的表面不是均匀的,因此 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大家看法
假设地表均一,地球自转(存在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不移动(直射赤道),赤道和极地之间会形成怎样的环流?
探究活动
低纬上空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BACK
2.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又考虑地转偏向力
①低纬环流② 中纬环流③高纬环流
——三圈环流
60°N
30°N

极锋
气压带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两类:
(1)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原因)
(2)由于气流被迫上升和下沉引起的(动力原因)
你认为: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成因各属于哪一类?
A. 空气冷却收 缩下沉而成
B.空气堆积
下沉而成
C. 空气膨胀 上升而成
D. 相对低气压带
(气流上升而成)
副热带高
气压带
赤道
低气
压带
副极地
低气压带
成因
极地
高气
压带
C
D
A
B
三圈环流——风带形成
30°N

60°N
30°S
60°S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西 风 带
东 北 信 风 带
极地东风带
西 风 带
东 南 信 风 带

甲:每一个风带都位于一个高气压带和一个低气压带之间,近地面大气由高气压带流向低气压带。
( )
乙: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 )
丙: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温暖气流(极地东风)与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寒冷气流(盛行西风)在南北纬600附近相遇形成极锋 。 ( )

×
有关风带的说法
×
3、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零三六九
七压六风
四高三低
相间排列
对称分布






学生活动
在全球气压带、风带形成与分布示意图上,填出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并画出各风带的风向。
问题回归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而南、北纬30度附近气流下沉,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致使这里缺云少雨,风也很少出现。
“马纬度”无风的原因
(1)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
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引起的。
(2)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夏至— 冬至 :
冬至-次年夏至 :
气压带、风带大致南移
气压带、风带大致北移
北京奥运会期间
(8月8日到8月24日)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


向南
60°N

30°N
30°S
赤道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三、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高压
低压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亚洲高压(蒙古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60°N

30°N
30°S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三、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夏季:大陆升温快于海洋
低压
高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一月
七月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北半球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块状的高、低气压中心
60 N
30°N
亚 欧 大 陆


西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亚洲(蒙古)高压
阿留
申低压
冰岛
低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亚洲(印度)低压
亚速尔
高压
夏威夷
高压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亚洲季风
赤道
赤道
思考:亚洲东部和亚洲南部冬夏季的盛 行风向有何不同?形成原因是什么?

区 中国华北
地区 印度半岛 澳大利亚
北部
盛行风向 1月
7月
读 图 完 成 下 表: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1)东亚季风
冬季:西北季风
夏季:东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1、分布和成因:
(2)南亚季风
冬季:东北季风
夏季:西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四、季风环流
(1)东亚季风
冬季:西北季风
夏季:东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1、分布和成因:
(2)南亚季风
冬季:东北季风
夏季:西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季风的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作
有规律变化的风。









分布
形成


海陆分布
气压带带
状不明显
高、低气压中心
季风环流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1.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 亚洲低压强盛
B. 南亚吹东北季风
C. 我国江淮地区梅雨连绵
D. 亚洲东部吹东南风
2.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气压带和风带正在向北移
B. 气压带和风带正在向南移
C. 亚洲高压的势力正在减弱
D. 亚洲低压的势力正在增强
B
B
(1) 请在下图中的直线上画出箭头将环流完成;
(2) 写出a、b、c所代表的风带;
(3) E、F、D所代表的气压带。
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作业—追忆历史
郑和下西洋
出航时应选
择什么季节?
返航时呢?
为什么?
郑和下西洋航线 ?e鷁 Microsoft PowerPoint o:y噀 z.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