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测量降水量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
3.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4.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降水量的测量会更精确。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简易雨量器,学会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难点:课后长期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三、教学用具
为学生准备: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带(胶带)、喷壶、水槽、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气多媒体课件,雨量器实物。
四、相关资源
【教学实验】制作雨量器.mp4、模拟降雨.mp4、【活动设计】变酸的雨水会损害植物吗?.jpg。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聚焦
【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展示】水循环的照片。
【提问】你们能看懂这幅图吗?
【讲述】水通过阳光照射后蒸发到空气中,在空中形成云,最后变成雨降落到地面。
【提问】云除了会变成雨之外,还会变成什么降落到地面呢?
【预设】云还会变成雪或冰雹降落到地面。
【展示】出示雨、雪、冰雹的图片。
【提问】这里三幅图,哪些是降水的形式呢?
【预设】雨是降水的形式。
【提问】那么雪和冰雹呢?
【讲述】也算是降水的形式,因为它们都是从空中降落到地面。
【提问】你们如何判定雪和冰雹也是降水的形式?
【预设】雪和冰雹从天空降落到地面,在地面最后会变成水。
【提问】如果哪天降雨了,我们如何知道这一天的降水量?如何测量呢?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利用量雨器测量降水量。
【新知讲解】
(二)探索:1.制作简易雨量器
【提问】我们会把有时候的雨称为毛毛雨,我们也会把有些时候的雨称为倾盆大雨。为什么?
【预设】因为雨的大小不一样。
【提问】我们感觉到了雨的大小,那如何精准判断雨的大小呢?
【总结】用一个标准的容器把雨水收集起来,再来测量。在气象站中,这种收集雨水的容器叫做雨量器。
【过渡】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如何制作简易雨量器呢?好,现在我们观察下面的视频,看如何制作简易雨量器。
【展示】播放视频【教学实验】制作雨量器.mp4
插入【教学实验】制作雨量器
【提示】为了更清楚如何制作简易雨量器,仔细阅读这些过程图。(建议:首先明确三个要求,容器必须是直筒,单位是毫米,刻度条要从底部贴起。而后出示过程步骤。)
【过程】
①选一个直筒透明杯;
②在杯子外画一条垂直直线;
③沿着直线用透明的刻度条从底部贴起,0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
【学生活动】按照步骤制作雨量器。
【过渡】我们已经制作了一个雨量器,现在我们练习使用雨量器,首先我们要模拟下雨,然后测量这场雨的降水量。我们使用喷壶模拟下雨。
探索2:用喷壶模拟降雨,练习使用雨量器
插入【教学实验】模拟降雨.mp4
【提问】你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喷壶和读数了吗?
【预设】喷壶嘴与杯口保持大约5-10厘米距离均匀降雨。
【学生活动】重复模拟降水三次,记录活动手册。
探索3:对照降雨等级标准,确定降雨等级
【提问】自制模拟降水量与气象学家降水量等级标准进行比较,为什么不一样?
【讲述】气象学家制定的降水量等级标准是24小时的降水量。
三、研讨:改进雨量器,测量雪的降水量
【提问】制作雨量器要注意什么?
【总结】直筒透明,杯子底部不要太厚,刻度条要贴直,“0”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
【提问】模拟降雨,测量降水量要注意什么?
【总结】降水时喷壶嘴要远一点,要用花洒降水,降雨均匀,读数单位毫米不能忘记,不要把毫米记成毫升。
【提问】天空中降冰雹了,这种降水形式怎么测量?
【总结】先让这些冰雹全部融化成水,再来读数。
四、拓展:连续十天测量降水量
【讲述】连续十天测量当地的降水量,并对照“降水量等级标准”确定降水等级。如果这些天不下雨,查一查气象台报告的这一段时间的降水数据。
【注意事项】
①雨量器摆放较开阔的地点,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倒;
②每 24 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做好记录,确定下雨的等级;
③记录后将雨量器内的水倒掉;
④如果当地 10 天内没有降雨,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降水情况。
【作业】今天的课就结束了,明天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雨量器测量一周的降雨量。
插入【活动设计】测量雨量并记录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我们自制简易的雨量器,并模拟降水,测定降水量,再通过自制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与科学家测得的降水量进行比较,分析简易雨量器的改进办法,加深了对降水量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
4.测量降水量
降水形式: 制作: 模拟降水:
雨 直筒透明 放平
雪 毫米 平视
冰雹 “0”刻度对齐 毫米
课件18张PPT。4. 测量降水量天气一、新课导入聚焦 水通过阳光照射后蒸发到空气中,在空中形成云,最后变成雨降落到地面。 你能看懂这幅图吗?一、新课导入聚焦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降水有哪些形式?雨 雪 冰雹二、新知讲解探索制作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什么呢?使用雨量器可以我们告诉下了多少雨?毛毛细雨 倾盆大雨二、新知讲解探索制作简易雨量器 我们制作一个简易雨量器来测量一段时间的降雨量。二、新知讲解【教学实验】制作雨量器。二、新知讲解1. 我该如何使用材料制作雨量器?
2. 我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做什么……
第二步做什么……探索制作简易雨量器二、新知讲解①玻璃杯②透明塑料尺③双面胶探索制作简易雨量器二、新知讲解制作简易雨量器探索选一个直筒透明杯。在杯子外壁贴上刻度条,注意从底部贴起(以毫米为单位)。刻度条外贴上透明胶带,用来防水。把雨量器放在水中,就可以测量降雨量了。刻度条的零刻度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二、新知讲解用喷壶模拟降雨,练习使用雨量器探索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
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二、新知讲解探索【教学实验】模拟降雨二、新知讲解探索对照降雨等级标准,确定降雨等级 用自制的雨量器在下雨时测量降雨量,记录并对照“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确定这场雨的降雨量等级。
查询当地气象台关于这场雨的等级报告,并和我们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二、新知讲解对照降雨等级标准,确定降雨等级探索自己模拟降雨的降水量气象学家制定的等级标准
二、新知讲解改进雨量器,测量雪的降水量研讨2.怎样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呢?3.测量降雨量时要注意什么呢?1.自制雨量器时要注意什么?二、新知讲解连续十天测量降水量拓展【注意事项】
①雨量器摆放较开阔的地点,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倒;
②每24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做好记录,确定下雨的等级;
③记录后将雨量器内的水倒掉;
④如果当地10天内没有降雨,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降水情况。
二、新知讲解作业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我们自制简易的雨量器,并模拟降水,测定降水量,再通过自制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与科学家测得的降水量进行比较,分析简易雨量器的改进办法,加深了对降水量的理解。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