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上第3单元 易错环节归类训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科学三上第3单元 易错环节归类训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7 09:2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易错环节归类训练
【易错环节一】感受并记录天气变化
一、判断
1、“我们这个地方冬天冷、夏天热”这句话描述的是天气情况。( )
2、我们执照平时的习惯用降雨量和气温来描述天气的特征就可以了,不用考虑其他
因素。( )
3、人们一般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
4、气温计也可以用来测量水温和体温。( )
5、同一地点 、不同时间的天气是相同的。( )
二、选择
6、下面( )是温度的单位符号。
A. ℃ B. C C. C°
7、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南时,刮的是( )
A. 东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8、如果某温度计从10 ℃~20 ℃之间有10个小格,那么该温度计的每一个小格表示( )
A. 1 ℃ B. 2℃ C. 5℃
【易错环节二】观察、讨论、测量、记录四种天气特征
一、判断
9、天空中的云其实是由许许多多的水蒸气组成的。( )
10、如果天空中有积雨云,那么就一定会下雨。( )
1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只有下雨才算降水,冰雹和雪都不算。( )
12、气象学家通常把力记为12个等级。( )
13、测量气温要定好时间和地点,在阳光下测量最准确。( )
14、风旗与风向标测量风向时所指的方向是相同的。( )
二、选择
15、小明收集了某天24小时内的雨水,在雨量器里的高度是18毫米,用量筒没得的体积是72毫升,这天的降雨量是( )
A. 72毫米 B. 72毫升 C. 18毫米
16、下在的容器中,适合作雨量器的是( )
A. 不透明圆柱体 B. 透明圆柱体 C. 透明圆锥体
17、用雨量器没得24小时内的降雨量是12毫米,说明这天下了( )
A. 小雨 B. 中雨 C. 大雨
18、图中表示的天气是( )
A.阴 B. 晴 C. 多云
19、在晴朗的日子里,一天中的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 )
A.12点 B. 10点 C. 14点
20、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
A.风速 B. 风量 C. 风向
21、下列选项中,( )不是百叶箱的作用。
A.密封 B. 挡雨 C. 通风
22、甲、乙、丙三人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 丙
【易错环节三】整理天气日历及天气预报
一、判断
23、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24、现在的科技比较发达,所有天气变化的客观规律都被人类认识和掌握了。( )
25、每天进行天气观察,并记录下来,对了解这个地方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没有太大帮助。( )
26、天气预报只收集一个地区的天气信息就可以进行预报了。( )
二、选择
27、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正确的是( )
A.每天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B.每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C. 当实际观察结果和天气预报不一样时,应该按照天气预报记录气温
28、下列关于天气预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专业工作人员对一个观测点、气象卫星等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报告
B. 天报预报和实际的天气情况可能会不同
C. 每一次预报都是准确无误的
第三单元 易错环节归类训练
答案解析
1、× 易错点拨:将天气现象与气候特征弄混了。气候是指某一地区的规律必天气现象,如“冬天冷,夏天热”“秋高气爽”。而天气则是指某一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如“云量多少”“是否降雨”“气温多高”等。
2、× 易错点拨:缩小了对天气特征的描述范围。除了降雨量和气温,我们还可以通过云量、风向和风速等特征来描述天气。而且对天气特征的描述越具体,获得的天气信息越准确,要避免以偏概全。
3、× 易错点拨:对风向的分类把握得不准确。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除了题干出现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外,还包括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位。
4、× 易错点拨:温度计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所以要根据用途来选择温度计。
5、× 易错点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是不同的,因为天气是不断变化的。
6、A 易错点拨:摄氏度的圆圈在C的左上角。
7、B 易错点拨: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如题干中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南时,刮的就是东南风。
8、A 易错点拨: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我们要确定好刻度表上每一个小格所表示的温度是多少,这样读数才会准确。如果每两个相邻数值间隔5个小格,那么每一个小是2℃;如果每两个相邻数值间隔10个小格,那么每一个小格是1℃。
9、×易错点拨:没有真正理解云的形成。天空中的云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水蒸发后形成的水蒸气上升,遇冷形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在天空中漂浮,就形成了云。
10、×易错点拨:积雨云可能形成雷阵雨天气,但不一定会下雨。积雨云是由积云不断聚集发展而来的,积雨云通常是雷阵雨天报的预兆,但是有些时候,由于云层厚度不够或风力比较大等原因,积雨云并未带来降雨天气,只是“干打雷不下雨”。
11×易错点拨:对降水量的概念理解错误,认为只有下雨才算降水。其实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2、×易错点拨:没有把风力的最高级与力的等级分开。气象学家通常把风力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而12级是风力的最高级,并不代表风力只有12个等级。
13、×易错点拨:对气温的概念理解有误。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时间测量气温。题中在阳光下测得的气温会比在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气温高,测量结果不准确。
14、×易错点拨:风旗与风各标测量风向时所指的方向是相反的。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风向,而风旗飘动的方向是风吹去的方向。
15、C易错点拨:明确雨量器中水的高度即24小时内的降雨量。雨量器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在下雨的天气里,用雨量器测量24小时内的降雨量。题中雨量器里水的高度是18毫米,降雨量就是18毫米。
16、B易错点拨:制作雨量器要选择透明直筒的容器。首先,选择透明容器,容易读取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其次,直筒容器刻度均匀,不容易产生误差。
17、B易错点拨:正确使用雨量器,并知识如何对照24小时降雨量等级表。本题中雨量器测得的降雨量是12毫米,与24小时降雨等表对照,12在10.0与24.9之间,因此这天下了中雨。
18、A易错点拨:天空中的去量可以用晴、多云和阴等来描述,如果把天空当作一个圆,将其平均分成4份,把云量填到这个圆里,小于等于1/4的是晴,大于1/4、小于等于3/4的是多云,大于3/4的是阴。本题云量大于3/4,是阴。
19、C易错点拨:虽然中午太阳离地面最近但不是气温最高的时候。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是黎明时气温最低,下午2点左右气温最高。(温度不断积蓄)
20、A易错点拨:正确区分风速、风量和风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行进的距离,常以风生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风量,即单位时间内空气的流通量,单位是立方米/秒。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21、A易错点拨:百叶箱为温度计提供阴凉、通过的测量环境。它是由一块块木片斜着安放组成的,它的内外都涂成白色,各种仪器放在百叶箱里,既能防止日晒雨淋,又能通风。
22、B易错点拨:在读取温度计示数时,同学们常常忽视视线要与液柱顶端平行这一点,造成读数过高或过低。
23、√易错点拨:只有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我们才能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4、×易错点拨:现在的科技比较发达,但不是所有天气变化的客观规律都被人类认识和掌握了,还有很多是人类无法预测的。
25、×易错点拨:每天进行天气观察,并记录下来,对了解这个地方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有很大帮助。
26、×易错点拨: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各种仪器收集最新数据,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才制作并发布的。只收集一个地区的天气信息是不够的。
27、B易错点拨: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每天要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测量,这样能客观如此反映当地的气温。天气预报通常给出的是某一天的气温范围,并不能准确地提供我们所要测量的地点和时间的气温,所以应以实际观察结果为主。
28、×易错点拨:天气预报和实际的天气情况可能会不同。天气预报受到自然、人为和时间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并不能保证完全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