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xxxx中学 地理组
2008. 2. 26一、人口的迁移1、人口迁移概念
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变化。①必须改变居住地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例如: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等。一般具备三个条件: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注意与人口流动的区别:例如:同学们离开家在本县学校读书、购物等。移 民 专 轮 正 在 起 航。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判断方法:点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 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C1向A2C1向D不属于迁移的:A1向A2,C1向C2A1向B1AABC(1) 19世纪以前,世界人口迁移的流向特点及迁移路线3、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流向特点及
迁移路线归纳: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特点、流向及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世纪以前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加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亚、
非、
拉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等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课堂练习:CA、DC4、国内人口迁移(以中国为例)迁移的流量增大,自发流动大批迁移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自然灾害改革开放政策、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政策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由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读图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迁移路线
是什么? P9思考题表解:②俗称:“到东南方向去发财”或“孔雀东南飞”。①是以开发边疆、支援边疆建设为目的。中国的民工流动四川江西安徽北京上海广州迁出地迁入地迁出地:①缓解人口的压力;②但也造成人才流失迁入地:①解决了劳动力不足;③但也带来交通拥挤、居住因难、治安混乱等问题。②加速城市化进程;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1)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2)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3)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DABA、D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矿产等。
如:环境移民或 生态移民(三峡工程大移民)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交通、文化、家庭等??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因素;家庭和婚姻等 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因素。3、迁入地的吸引力。小结:经济因素最为重要4、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的综合反映迁出地迁入地人口迁移推拉作用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南北战争东部?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乡村?城市农业危机和自然灾害南部?北部和西部新兴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东北部老工业区?西部和南部新工业区老工业区的重建和改善新工业区?老工业区
乡村?城市①美洲属于未开发的新大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②欧洲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增加,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③新航线的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除障碍;④殖民扩张是人口迁移的促进因素,加快了人口迁移的过程。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因素有: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①战争因素②城市化③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④经济格局的变化导致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原因有:案例3: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因素主要有:①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不断失去土地,不得不流亡他乡;②频繁的各种内战和民族战争,使人们流离失所;③自然灾害频繁发生;④政府组织的“屯垦戍边。”(2)影响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因素,与影响我国近几十年人口迁移的因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点拨:古代:战争 近几十年:政策、经济等因素 三峡移民湖北秭归新县城三峡移民就近安置(奉节县万胜乡清水阵移民新村)课堂练习1.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规模小,频率高 B.规模小,频率低
C.规模大,频率高 D.规模大,频率低C2.下列地区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 )
A.亚洲 B.拉丁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B3.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 )
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
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
C.知识分子从内地六向沿海城市
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的人口迁移A 深圳市位于珠江口东侧、广深铁路终点。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工业为主、工贸结合、旅游和农林牧渔并举的外向型综合港口城市。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西南部。全区面积为123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52万,有藏、汗、门巴、回等民族。(1)当分析深圳市人口数量变化时。应重点分析其( )
A.人口的迁移 B.人口的出生率
C.人口的自然增长 D.人口的死亡率
(2)通过人口普查发现,深圳市人口的死亡率低于全过城市平均水平,其原因是( )
A.营养好 B.女性比例高,寿命长
C.人口年龄结构轻 D.文化教育水平高AC(3)西藏自治区预测其人口发展时,应重点考虑的指口标是( )
A.人的出生率 B.人口的死亡率
C.人口的机械增长 D.人口的自然增长D4.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很多人向西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源条件的改善 B.民族政策的改变
C.交通和通信的进步 D.经济布局的改变D5.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
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是社会经济因素起主要作用的情况下发生的
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B6.欧洲向美洲大规模移民高潮期在( )
A.文艺复兴时期 B.产业革命时期
C.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 D.”二战“期间C7.早期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 )
A.城市到农村 B.农村到农村
C.农村到城市 D.城市到城市C8.1954年至1984年我国人口净迁出的地区是( )
A.青海、西藏 B.北京、天津
C.四川、上海 D.广东、山东D9.19世纪中期美国人口大规模西移的原因是( )
A.战争 B.工业化、城市化 C.自然灾害 D.环境优美A10.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人口迁移只对迁出地环境产生影响
B.人口迁移对迁出地有益无害
C.人口涌入城市是城市“脏乱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D.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有益无害C11.有关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因素历来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起主要作用
C.交通和通信发展,加强了人类地域间的联系,减少了人口迁移数量
D.文化教育越落后,人口自发迁移量越多B12.有关我国民工流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从山区流向平原 ②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③从农村流入城镇 ④从干旱地区流向湿润地区 ⑤从农业发达地区流向工商业发达地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A13.伴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部分人口有自东向西的迁移趋势,有关这中迁移原因和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方向大体是由经济发达的沿海流向经济落后的内地
B.是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支援城市建设
C.和三峡库区的移民性质一样
D.农民主动参于市场经济的建设D读下面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完成1—4题 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A2.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D3.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B4.最近曾有战争发生的国家是:(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