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2008年广东卷)对下列各地区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北草原退化 B.东北草原土壤酸化
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2008年江苏卷)图7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2-4题。
2.该流域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 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3.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
4.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城市森林是指生长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在所在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的林地及相关植被,它具有一定的规模,以林木为主体,是各种类型的森林作物、栽培作物和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气候与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总称。据此做5~7题:
5.城市森林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 ( )
A.提供直接有形的林产品 B.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
C.防风固沙 D.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康乐游憩的环境和场所
6.北京市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北京西部构建“西部生态带”。作为北京市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北京西部构建“西部生态带”的主要原因是 ( )
①西部地区为山区 ②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③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好 ④北京的上风上水区位于西部地区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7.为迎接2008年的“绿色奥运”,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了100多种树木为京城绿化的“主力军”,这些造林树木中,不可能有 ( )
A.落叶阔叶树 B.针叶树 C.常绿阔叶树 D.灌木
8.据研究,5000年前撒哈拉地区主要为草原环境,现在则成为世界最大的沙漠,近50多年来撒哈拉沙漠扩大了平方千米,目前沙漠面积每年仍以6千米的速度向南部草原扩展,其直接原因是 ( )
①人口问题 ②对植被的破坏 ③政治动荡 ④旱灾频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国务院曾发出通告,在内蒙古高原禁止挖发菜、甘草、麻黄草,就通告完成9~12题:
9.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保护区是 ( )
A.锡林郭勒草原 B.博格达峰 C.长白山 D.盐城
10.国务院做出上述通告的原因是 ( )
A.上述植物属于珍稀植物,必须加以保护
B.研究发现食用发菜等有害人体健康
C.甘草、麻黄草属于淘汰使用的药材
D.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荒漠化和沙尘暴
11.内蒙古高原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最不可取的是
A.变游牧方式为牲畜合饲、半舍饲方式 B.建设“草库伦”
C.大力植树种草,保护生态 D.增大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12.下列各项法规、通告中,惟一与国务院此通告目的不同的是 ( )
A.鄱阳湖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休渔 B.禁止捕杀藏羚羊
C.南方农田禁止捕杀青蛙 D.上海市限制骑摩托车进入主要市内干道
13.半干旱地区牧场退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它本质上是一个 问题 ( )
A.水资源短缺 B.社会经济 C.生态环境 D.人口
材料:将围海造田的土地恢复成原来的湿地,是荷兰政府近年来正在推行的一项宏伟计划,该计划准备花费30年时间恢复这个国家的“自然”。据此完成14~15题:
14.材料中提到的湿地和我国东北平原的湿地分别是指 ( )
A.沼泽和草甸 B.滩涂和沼泽 C.湖泊和沼泽 D.浅海与草甸
15.湿地为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主要是指 ( )
A.净化空气和水的功能 B.提供渔业资源的功能
C.吸烟除尘,美化环境的功能 D.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功能
美航空航天局拍摄的照片显示,由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共同“哺育”的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沼泽地,面积剧减为2000 km2,仅为原来的10%,由于兴修水利使湿地锐减,目前,湿地中至少已有40种水禽和哺乳动物消失,来自西伯利亚的候鸟数目也锐减。据此回答16~17题:
16. 关于伊拉克沼泽的相关论述正确的是 ( )
A.沼泽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多,水分充足,透气性好,肥力高
B.保护好沼泽对伊拉克的最大益处是保持了其生物多样性
C.伊拉克的湿地就是沼泽
D.伊拉克沼泽地减少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中东地区
17. 我国西北地区湿地人为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
A.能源开发导致地表水的大量下渗,使地表径流减少
B.大量排放生活污水,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
C.在沼泽区开挖鱼塘,发展桑基鱼塘破坏了自然生态
D.人类活动超量利用水资源,导致生态用水不足
18.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湖泊面积大大缩减的主要原因是 ( )
A.盲目围湖造田 B. 环境污染导致内部富营养化加剧
C.引水灌溉 D.河流截流改向
为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我国第一个大规模退牧还草工程日前开始实施,今后5年间该三河源头地区已退化的1.5亿亩天然草场将借助这项工程得以休养生息。结合下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的是 ( )
A.草场退化、沙化速度加快 B.冰川湿地萎缩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水土流失明显
20.该区退牧还草采取的措施有 ( )
①牧民整体搬迁和部分搬迁 ②以草定畜
③长期或定期封育保护天然草原 ④大力植树造林 ⑤加大政府资金补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21.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森林、草地、湿地的破坏导致物种灭绝
B.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
C.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
D.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22.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了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
B.生物圈之所以具有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能量和物质基础
C.生物圈的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很大,人们可以无节制的从中掠夺和开发
D.保护生物圈可以在能源利用和物质生产方面做起,也要保护生物资源
23.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 B.水土流失加剧
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4.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
A.属高寒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环境一旦受到破坏很难恢复
B.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C.降水较少、气候较干
D.森林破坏、土壤侵蚀严重
25.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除阻挡海浪侵蚀海岸外,另一主要目的在于 ( )
A.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B.防止土地荒漠化
C.保持生物多样性 D.增加用材林
二、综合题
26.(2008年江苏卷)图21为“1951—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1分)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 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 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 ,植被稀少,且常有 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4分)
(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 。(2分)
(4)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3分)
27.下列图示为我国某地区化肥消费量与小麦单产变化图及农民生产施肥习惯图,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年代 化肥贡献 千克·公顷 贡献率 %
1979~1984年 64 39
1984~1989年 25 64
1989~1994年 38 33
1994~2004年 -35 -144
(1)结合资料,说明我国化肥消费量与谷物单产的变化趋势。(4分)
(2)若该地区农民施肥习惯不变,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
施?(6分)
28.(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山西汾河流域的吕梁山脉曾是一个著名的森林地区,也是汾水的水源涵养地。现在的吕梁山仅存在主峰附近一片森林,大片林区已不复存在。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造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4世纪时,一次山洪爆发,竟冲下百万棵大树。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于记载。
(1)山区的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的作用是 。
(2)文中所叙森林被破坏的原因是 。
(3)渭水的流量已明显减少的原因是 。
(4)就你所学知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主要有
。
(5)治理黄土高原的主要措施有 。
29.(16分)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民垸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特有的聚落。通俗地说,民垸就是在湖泊、湿地河道上围堤造地后,供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1998年特大洪水袭来,民垸首先受害。湖南、湖北两省受灾最严重的200多万灾民几乎全部来自各个民垸。在洪水超过警戒水位且不断上涨期间,大约有占总数73%的民垸先后溃口或被迫扒口。
(1)修建民垸反映出来的人口方面的问题主要是:
。
(2)围湖造田、修建民垸对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产生的不良影响是
。
(3)洪灾过后,湖南、湖北两省均做出取消民垸,退耕还湖的决定,这一举措说明了什么问题 。
(4)举出当地一个类似修建民垸而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
。
30.(13分)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其中1300多万亩是有灌溉没设施的优良田。右图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1)简要分析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
原因。
(2)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的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C B D C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B A D D A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D A C
二、综合题
26.
27.(1)随着化肥消费量的增加,小麦单产提高(2分),但小麦单产增幅变缓(2分)
(2)致使土壤板结变硬,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危害人体
健康等。(3分)
提高生物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发展有机农业,改良土壤等。(只要合理即可)(3分)28.(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分)
(2)山洪瀑发(2分);大量采伐兴建土木工程 (2分)
(3)森林破坏,导致调节作用、涵养水源破坏,气候变迁等(4分)
(4)自然: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黄土疏松,易侵蚀。(3分)人为:滥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战争等。(3分)
(5)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2分)工程措施保持水土等(2分)
29. (1)人口增长过快(3分) 人均耕地减少(3分)
(2)降低了河道的泄洪能力(2分),以及湖泊调节洪水的能力(2分)
(3)说明了人类必须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分)
(4)例如:毁林开荒,开垦草原(3分)
30. (1)由于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过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5分)
(2)①生态退耕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护水土。(4分)②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