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梦回繁华 课件(幻灯片3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梦回繁华 课件(幻灯片3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9 20:1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字词积累
汴梁biàn 绢juàn本 漕运cáo
田畴chóu 沉檀tán 刀鞘qiào
坊fāng:城市居民聚居地的名称。
题跋bá: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
料峭qiào:微寒。
长途跋涉bá:形容旅途艰苦。
舳舻zhú lú相接:船只首尾衔接。
摩肩接踵zhǒng: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遒qiú劲:雄健有力。
络绎luò yì不绝:形容行人很多,往来不断。












《清明上河图》全景
《清明上河图》简介
它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主题主要是描绘北宋都城汴梁繁华而热闹的市井景象,又描绘了汴梁近郊清明时节优美的自然风光。
它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00多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60多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余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这件现实主义的杰作,是研究北宋东京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宝贵历史资料。
梦 回 繁 华
毛 宁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在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2.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说明顺序。
3.明确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品味文章语言,把握其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色彩的特点。
5.增强热爱中华文明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自学指导一
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出每段的关键句,概括各段段意,理清文章思路。
梦回繁华
1、介绍北宋空前的繁荣局面,引出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
2、介绍作者张择端生平及创作背景、特殊意义。
3、介绍《清明上河图》
介绍画作的材质、着色、尺寸及主要内容。
详细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
总写《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
逻辑顺序(内涵——内容——价值)
说明顺序:
第四段采用
空间顺序
画面开卷:近郊
画面中段:汴河两岸
画面后段:市区的街道
画面开卷:近郊
画面中段:汴河两岸
画面后段:市区的街道
说明顺序:空间说明顺序
疏林薄雾
农舍田畴
春寒料峭
毛驴驮队
乘轿权贵
长途的行旅
树木新发的枝芽
汴河上一拱桥……热闹非凡
汴河是孔道,是枢纽……一片繁忙景象
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一应俱全
画面开卷处
画面中段
后段
研读第4段
是汴京近效的风光
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船正在放倒(船上)
桥上,桥头
一幕成为高潮
是汴河市区的街道
各类店铺……应有尽有
街上行人……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整体——————————————---局部
远—近
整体————局部————整体
整体——局部
清明上河图
自学指导二
再读课文,说说文中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例句分析其作用。

1.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大小、长短,给人留下深刻地整体印象。
2.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打比方
把“长卷”比作“乐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清明上河图》内容的优美丰富。
3.《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将《清明上河图》的手法和一般的界画进行比较,突出其“线条遒劲,笔法灵动”的特征。
作比较
4.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
真实具体的说明了画面细节的刻画很细致。
举例子
自学指导三
本文语言既准确又典雅、形象,请结合具体句子品析。
思考:
本文主要说明《清明上河图》这一画卷,可为何以“梦回繁华”为题目?
以此为题新颖巧妙,别具一格,意在说明《清明上河图》所展现出的繁华景象,同时也体现出张择端作画时的心情,引起读者的关注,表达作者对《清明上河图》的赞美和对历史兴衰的感叹之情。
当堂训练

根据文章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清明上河图,绘尽市井百态

下联:—————————————
梦回繁华地,再现汴京众生
作业
1、完成《优化设计》。
2、课外阅读:《<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解读<清明上河图>》
《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