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第三章学案1(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地理复习第三章学案1(人教版必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8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7-22 15: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课 自然界的水循环
要点·疑点·考点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 态、 态和 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
①气态水数量最 ,但分布最 。
②液态水数量最 ,分布 。
③固态水仅在 、 或 条件下才能存在。
2、陆地水体类型:
①地球上的水体包括 水、 水和 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
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
②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包括 水、 水、 水、 水、
水、 水等,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 ,但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它供应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 ;
③在地球淡水中, 是主体,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
水资源的概念:狭义的水资源是指 。
3、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①河流水的补给类型:
补给类型 汛期时间 影响因素 在我国的分布
雨水 雨季(我国为 ) 区
冰川融水 季 (冬季 ) 地区
河、湖、地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系(决定于 是否更高);自然界水资源不断运动更新和相互循环转化湖泊水和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 和 变化(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案例1:
补给关系为:
案例2:黄河下游河床底部高出两侧地面,形成“地上河”——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②小结:
补给类型 流量变化特点 河流分布
雨水补给 流量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 雨水补给
冰川融水 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气温高流量大,气温低流量小 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地下水补给 流量稳定 降水丰富的石灰岩地区,如我国西南地区
季节积雪融水和雨水 春夏汛期 温带和寒带
夏季风降水和台风降水 夏秋汛期 我国东南沿海
湖泊或水库的调节作用 流量变化变小 水库下游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 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
①海陆间大循环:由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陆地上的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最后由江河汇集返回大海,完成海陆间大循环。
意义: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 。
②陆地循环(内陆循环):陆地水蒸发或植物蒸腾、水汽凝结又形成陆地降水。
意义:对水资源更新有一定作用,但补给陆地上水体的水量 。
③海上内循环:海水蒸发,水汽凝结又形成降水
(对陆地水体更新 影响)
水资源更新最主要依靠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循环(内陆循环)对水资源更新也有一定的作用。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水汽输送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B A
地表径流 蒸发C 降水
下渗
地下径流
案例2:读图写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E 、C 、B 、
F 、H 、G 、
A 、I 、D 。
其中人类能改变的环节是 。
3、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全球 ;
②使陆地上淡水资源 。
③促使 的迁移和 的交换
④不断地塑造着 。
能力·思维·方法
【例1】有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不大
B、一切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C、以永久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D、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主要靠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例2】读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水源补给和流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根据汛期和流量变化,可判断该河流三种补给类型中,A为 补给,
B为 补给,C为 补给。
(2)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最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是 。
(3)根据图分析,该河分布在我国的 地区,一年两次汛期分别在 季和 季。
(4)地下水补给河流流量的特征是 。
(5)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修筑大坝后测到的, 。
延伸·拓展
【例3】下图为某水文测站在筑坝前后测到的该河两条年流量曲线,读后回答:
(1)这条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在曲线A、B中,表示建坝前情况的是_______,表示建坝后情况的是_______。
(3)修建大坝后,河流水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此情况表明湖泊对河流
径流起__________作用。
(4)该水文站位于大坝的_______方向,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反馈测试:
读某地涌泉形成示意图,回答1-2题。
1.如果图中涌泉水质变坏,最有可能是
A.图中城市排放的废水下渗所致
B.游客向涌泉乱丢垃圾所致
C.含水层岩石发生变质所致
D.南部山区受到污染所致
2.近年来,涌泉断流,要想使涌泉重新喷涌,下列措施可行有效的是
1 在城市上空大量进行人工降雨 ②绿化城区,增加城市林地和草地
③限制城市地下水的开采,引水回灌地下水 ④绿化南部山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
A.海洋水、冰川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河流水、大气水 D.淡水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4.下列关于河流径流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A.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大
B.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C.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
D.雨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
5.水循环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是
A.使陆地水增多、海洋水减少
B.使地球表层少数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C.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D.使陆地上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6.长江流量最大值时的天气是
A.暖锋造成的降水天气 B.准静止锋造成的梅雨天气
C.台风造成的降水天气 D.热带气旋造成的梅雨天气
7.长江除冬季枯水外,最低水位出现的天气是( )
A.副热带高压下的伏旱天气 B.气旋控制下的伏旱天气
C.夏季风没到产生的春旱天气 D.冬季风势力强产生的春旱天气
8.以下属于海陆间大循环中水汽输送环节的是
A.冬季风南下 B.钱塘江水入海 C.台风登陆宁波 D.高山冰川融化
9.某年8月,某外流区域(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平均降水量为120毫米,平均蒸发量为80毫米,入海径流量为250万立方米。则该月份该流域储水量
A.增加50万立方米 B.增加150万立方米
C.增加400万立方米 D.增加100万立方
10.上题情况下,河、湖与地下水水位及补给关系正确的是
A.河、湖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下降 B.河流水位上升,湖与地下水位下降
C.河、湖水补给地下水 D.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11.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周期最短的是
A.河流水 B.湖泊水 C.冰川水 D.地下水
12.塔里木河的补给主要是
A.降水 B.地下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水
13.黄河下游地区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A.互相补给 B.河水补给潜水 C.潜水补给河水 D.互不补给
14.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A.海陆间大循环 B.陆地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读下图,完成15~17题
15.关于同一水文站在不同时间观测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时最大 B.乙时最小
C.丙时最小 D.甲、乙、丙三时观测的流量大小无法确定
16.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原因是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大大增加
C.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
D.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蓄水
17.流经水文站的江水
A.不能补给鄱阳湖 B.不能补给洞庭湖
C.没有冰川、降雪融水补给 D.不能参加陆地循环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河主要的水源补给是 ;河流流量变化与 变化相一致。
⑵该地属季风区,两条河流中季节变化和年际较明显的是 。
⑶A.B两城市,水资源较丰富的是 城。
⑷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C属于 。
海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