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2课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要点·疑点·考点
一、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⑴主要有 、 、 三种。
⑵波浪 风浪:风力作用形成,是波浪中最常见的一种。
海啸: 、 或 引起的巨浪;
破坏力极大,它能 、 。
⑶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运动规律: 一天中—— 通常海水 次涨落,利用潮汐发电,一天可以
发 次电。
一月中—— 大潮:初一(朔)和十五(望)
小潮:上弦月和下弦月(如下图)
影响:淹没潮间带,使海底泥沙迁移等。
思考:当月球离地球更近一些,会产生什么现象?
⑷“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钱塘大潮形成原因分析:
① ;
② ;
③ 。
二、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
1、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叫洋流(海流)。
2、洋流性质分类:
①寒流: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为寒流
②暖流: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高,为暖流
③寒暖流的判读方法: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为洋流的流向
3、洋流的成因类型
① 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
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其主要动力为 ;
② 流: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
动,叫密度流。(表层:密度小→密度大;底层:密度大→密度小)
③ 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
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
另外,洋流前进时,受 的限制和 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4、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南半球: 时针方向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 时针方向
北半球: 时针方向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 时针方向
西风带 西风漂流 沿东岸折向高纬度 极地环流
③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受季风的影响, 逆 顺。
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整全球的 分布。
②对气候的影响: 流:增温、增湿; 流:降温、减湿。
思考:(1)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的原因?
(2)南美沿岸热带荒漠南北延长的的原因?
③对渔业生产的影响:
(1)寒、暖流交汇海区往往成为世界著名 。如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
原因:
(2)上升流处,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型的渔场。如秘鲁渔场。
④对航海的影响:
(1) 流节省时间、燃料; 流费时间、燃料。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暖流上空冬季雾也较大,尽管对海上航行,但对军事偷袭却有利。
(3)每年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对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⑤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把近海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一方面加快了净化速度,另一方面可能使污染范围扩大。
四、厄尔尼诺现象
1、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厄尔尼诺现象也称为厄尔尼诺事件,是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上升的现象。
2、厄尔尼诺现象是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强信号,全球许多气象气候灾害的发生往往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1)厄尔尼诺现象对热带气候的影响
据研究,全球热带地区的降水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十分密切。
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因为南赤道暖流明显减弱,使得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中心发生东移。以往多雨的太平洋西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由于四周海水温度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大为减少,甚至出现明显的干旱灾害。相反,原热带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活跃、终年比较干旱的地区,因为表层海水温度明显上升,水汽蒸发量明显增加,上升气流异常活跃,有利于降水的形成。如南美沿岸的秘鲁、智利、厄瓜多尔等原降水较少地区,这时往往出现暴雨,发生洪涝灾害。
(2)厄尔尼诺现象对热带风暴的影响
热带风暴是生成于热带海洋上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对海洋大气环流与洋流发生影响时,热带风暴出现的时间、频率、强弱都会有所改变。研究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当年,大西洋飓风活动处于低水平,它的活动无数比厄尔尼诺次年要少,移动趋向也有差异;西太平洋台风在厄尔尼诺发生年比平常年份少,进入我国南海的台风也少。
我国南海及西太平洋平均台风次数与厄尔尼诺
台风类别 多年平均(次数) 厄尔尼诺年平均(次数)
进入南海的西太平洋台风 6.9 4.9
南海生成的台风 3.4 2.0
西太平洋(包括南海)台风 24.3 21.4
能力·思维·方法
【例1】小亚细亚半岛沿海地区处于旱季时,直布罗陀海峡表面海流P和斯里兰卡以南表面海流Q的流向是( )
A、P从西向东,Q从东向西
B、P从西向东,Q从西向东
C、P从东向西,Q从西向东
D、P从东向西,Q从东向西
【例2】下图表示大洋洲的夏威夷群岛,图中A为著名的珍珠港。回答:
1、珍珠港的地理坐标
为 。
2、下图为 1941年 12月 7日日本海空军偷袭美国珍珠港舰队的航行路线(图中 B表示夏威夷群岛)。
日本海军选择M路线,而没有选择N路线,那么M路线的有利条件有:
①这条航线的航程 ,理由 ;
②冬季该路线上空天气特色是 ;
③这条航线使舰队的航速 ,理由 。
3、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北京时间)是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激动人心的时刻,珍珠港(西十区)的区时为 (年、月、日、时)。
【例3】在下图世界洋流模式图中,A、B、C、D分别代表4个不同的大洋环流。读图解答:
(1)环流______、______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环流______、______在大陆西岸时应为寒流。
(3)在环流B的______部是形成大渔场的海区。假如该图为大
西洋,此处应是______渔场。
(4)假如该图为太平洋,环流A的西部洋流名称是_______;
环流C的南部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
延伸·拓展
【例4】明代郑和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下西洋,沿途可能遇到的 情况是 ( )
A.船经南海诸岛时,受东北信风影响,船速很快
B.7月返航至孟加拉湾时,船总是顺风顺水
C.接近非洲东岸时,遇到寒流,船速加快
D.最后穿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直达大西洋沿岸地区
【例5】欧洲殖民者自16世纪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再将掠夺来的物质运回欧洲。读海上航运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航运路线是否合理 。为什么: 。
(2)沿线所经过的洋流(名称)分别是:
A 、B 、
C 、D ,
所组成的环流系统叫 。
(3)按洋流的主要成因分别为:
A B 。
反馈练习:
读下图, 完成1~2题:
1、能正确表示该地区洋流运动规律的示意图是( 暖流 寒流)
2、图中4个标号中,代表世界四大渔场的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②③④
读右图,完成3-4题。(双项选择题)
3.图中海洋洋流L1、L2的流向可能是
A.L1向东流,L2向东流
B.L1向西流,L2向西流
C.L1向东流,L2向西流
D.L1向西流,L2向东流
4、假若L1、L2流向相同
A.开普顿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 B.北京昼长夜短
C.夏威夷高压强盛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5、一艘海轮从伦敦出发,按最短路线航行至新加坡港。当开普敦正值炎热干燥时,海轮的航行情况是
A.先顺航,再逆航 B.先逆航,再顺航
C.顺航、逆航再顺航 D.逆航、顺航再逆航
6、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⑴图中I-Ⅳ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别是:
I 洲,II 洋,III 海峡,
IV 河。
⑵图中大陆东岸的洋流性质为 ,西岸的洋流流向为 ,其洋流名称为 。
⑶图中①、②、③三支洋流, 洋流沿岸有荒漠景观, 洋流附近有大渔场。
⑷若在C点处有一艘油轮发生石油泄漏,B.E两点受污染较严重的是 。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赤道逆流
西风漂流
世界洋流模式图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地转偏向力
沿大洋西岸向高纬度(暖流)
西风带
西风漂流
沿大洋东岸向低纬度(寒流)
①②③④
②③④
③④
④
0
0
0
0
0
ABCD
BCD
CD
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