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夯实基础
一、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1.随着现代旅游的 ⑴ 化、 ⑵ 化,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间题越来越多,有些环境问题也越来越趋于严重。
2.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首先是 ⑶ ,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所产生的废物会造成空气污染、 ⑷ 、 ⑸ 以及噪声污染,其次是对 ⑹ ,第三是开发建设和游人对
⑺ 和 ⑻ 的破坏。
3.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首先是对 ⑼ 的破坏,其次是对 ⑽ 的破坏,第三是旅游热点地区过度 ⑾
造成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如城市景观破坏,交通拥挤等。
友情提示:⑴大众 ⑵多样 ⑶污染 ⑷水污染 ⑸土壤污染 ⑹生物的危害 ⑺地表环境 ⑻自然资源 ⑼传统社会区文化 ⑽文物古迹 ⑾城市化
巩固1.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活动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
C.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间题都是由于旅客乱刻乱画造成的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答案:D
提示:该题的知识要点是正确认识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把旅游业当成“无烟工业”,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旅游也会污染环境;只要提高认识,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并不都是由于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还有废气
(以交通工具产生最多)、废水、废物、噪声、电磁辐射等污染。A、B、C是错误的。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二、旅游环境容量
1.随着旅游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提出了 ⑴ 的概念。
2.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 ⑵ 的旅游动量。
3.旅游开发地域按照空间尺度从小到大排列有 ⑶ 、
⑷ 、 ⑸ ,后者由前者所组成。
4.由于旅游活动量与游客流量直接相关,旅游环境容量通常用 ⑹ 来表示。
5.旅游环境容量分为 ⑺ 和 ⑻ ,前者是所能容纳的 ⑼ ,旅游活动量达到极限容量称为 ⑽ 。后者也叫旅游 ⑾ 容量或 ⑿ 容量。
友情提示:⑴旅游环境容量 ⑵可持续发展 ⑶旅游景点 ⑷旅游景区 ⑸旅游地 ⑹游客流量 ⑺旅游极限容量 ⑻旅游合理容量 ⑼最大旅游活动量 ⑽饱和 ⑾最适 ⑿旅游最佳
巩固2.下列关于环境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容量是指某一旅游景区所能容纳的游人数
B.环境容量是指某一旅游景点所能容纳的游人数
C.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
D.达到旅游极限容量时,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
答案:C
提示: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开发地城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旅游开发地城可以是旅游景点,旅游景区,旅游地,所以A、B叙述都不完整,故不对,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前者是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后者是最适容量或最佳容量。二者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三、旅游环境保护
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有立法机关、 ⑴ ,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和 ⑵ ·
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 ⑶ ,法规的制订是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3.建设各种 ⑷ ,是解决旅游开发中环境问题的有力措施。
4.随着现代旅游的 ⑸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
5.要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 ⑹ 旅游。
友情提示:⑴政府 ⑵旅游研究和教育专家 ⑶相关政策 ⑷环境保护区 ⑸大众化 ⑹“绿色”
巩固3.目前许多地区提出“绿色旅游”口号,主要是针对( )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环境污染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答案:C
提示:在许多地区提出的“绿色旅游”口号,是针对目前旅游活动中严重的环境污染而言。旅游活动中,由于交通工具的使用以及游人乱抛垃圾等,造成了旅游景区的污染,因而有人提出要“绿色旅游”。
热点精讲
一、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
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原因及危害如下表所示。
环境问题 产生原因 后果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旅游交通的发展和能源的使用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 危害当地居民,危害旅游者自身健康
水污染 旅游设施排放污水
固体废弃物污染 旅游者乱扔垃圾
对生物的危害 捕猎野生动物,阻断生物迁徙路线,不适当地使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 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
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修建旅游服务设施及旅游者的游览娱乐活动 影响背景环境
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修建建筑物、索道、停车场等人工设施 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 使旅游地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
破坏文物古迹 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呼吸、汗水的作用和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行为 直接破坏风景区和文化古迹
产生城市问题 由于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导致城市景观破坏,交通拥挤 冲击当地正常社会秩序
2.旅游环境保护
(1)旅游环境保护需要社会各方面协作,配合才能完成,各部门的主要任务不同,但又互相联系,他们共同保护着旅游环境的质量。
①政府:建设排污处理设施,减少“三废”对旅游环境的破坏;通过宣传等手段,普及大众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旅游;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②立法机关: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编制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法。
③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评定旅游环境容量。
④旅游研究和教育专家: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
(2)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措施 意义(作用)
环境立法,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是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要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建设环境保护区 是解决旅游开发中环境问题的有力举措,特别是对保护濒危珍惜动植物作用巨大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普及环境教育,使游客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的新游客
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工程 减轻因开发建设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及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提倡“绿色”旅游 减轻因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商品、娱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
警示:旅游者正常的旅游观光活动,也会影响和破坏文物古迹。在旅游的过程中,除了少数旅游者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会对自然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直接的破坏外,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也会使文物古迹受到损坏。
典例剖析
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东半岛最北端的蓬莱市,因常现海市蜃楼奇观,故有“人间仙境”之称。蓬莱旅游资源丰富,系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蓬莱阁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00万人次。蓬莱阁下黄海之滨的水城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可现在你去游览水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池油污、杂物涌动的黑水。
(1)你认为水城污染可能是哪几方面的原因所致?
(2)欲还水城清秀的面目,你有何建议?
解析:蓬莱市是旅游热点城市之一,旅游的发展带来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当然,水污染不仅与旅游业有关,也与当地工农业发展有关。要控制污染应从宣传、法制、经济等手段入手。
答案:(1)污染原因可能是:当地工农业生产排出的废水、当地居民生活污水、各种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大量注人水城;油污是停泊在水城上的机动船和沿河工厂产生、不加工处理任意排出的;杂物是素质不高的旅游者和沿河居民乱抛垃圾落人水城造成的。 (2)建议:控制污染源、减少工农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将当地居民生活污水和各种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处理后排入其他水域;限制机动船的停泊和进出,加强立法执法力度,对破坏水城环境的行为给予处罚;大力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不要乱抛垃圾;设立专门机构,经常清理水面的油污杂物,保护水城的环境卫生。
方法技巧:在分析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时,要明确其污染来源、造成的危害及其解决措施,这也是在考试的过程中经常考查的知识。
二、旅游环境容量
1.旅游环境容量的内涵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旅游环境容量是环境容量的一种,其内涵与环境容量相关,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可以从控制游客数量与扩大环境承载量两方面进行。旅游环境容量的合理推算,是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依据,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2.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类型 内涵 对环境影响
旅游极限容量 旅游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活动量 对环境产生破坏
旅游合理容量 也叫旅游最适容量或最佳容量,保证游客满意程度高,旅游环境处于最佳状态 使旅游与环境和谐发展
典例剖析
例2.读“庐山简图”和“黄山简图”,试比较庐山和黄山的旅游环境容量及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填写下表空白内容。
地区 活动空间 生活设施 旅游环境容量 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庐山 在1 100米的高度上有宽敞的平台,活动空间大 设施齐全,生活、游览方便
黄山 黄山上无宽敞平台,活动空间小 生活设施较少,生活用品多靠人力从山下挑上来
解析:旅游区的环境容量与景区的活动空间、生活设施、文通状况都有关系。而旅游规模应与环境容量相适应。从图中信息和表内已知信息分析,庐山的环境容量比黄山大。
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内容为:大,每年夏季大量游客来山上避署;小,易对风景区产生破坏,也影响旅游目的的实现
方法技巧:理解旅游环境容量,应抓住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其一是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其二是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
跟踪训练
1.旅游活动中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 )
A.游人过多,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B.旅游交通的发展和各种能源的使用
C.焚烧垃圾产生的浓烟
D.野外烧烤产生的浓烟
答案:B
点拨:旅游交通的发展和各种服务设施能源的使用是旅游活动中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2.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影响是( )
A.根据永续性的特点,旅游活动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B.只有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才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C.旅游规模不超过旅游环境容量时,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D.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
答案:D
点拨:旅游者正常的旅游观光活动,也会影响和破坏文物古迹。在旅游的过程中,除了少数旅游者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会对自然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直接的破坏外,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也会使文物古迹受到损坏。
3.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 。
乙图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 。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还有哪些?
(2)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
B.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应该限制发展旅游业
C.适当控制旅游规模,使其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D.旅游部门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规定
答案:(1)环境污染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等。 (2)ACD
点拨:本题利用图形展示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既形象又生动,从中反映出旅游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和对丈物的破坏等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4.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
(1)云冈石窟附近有全国最大的_煤矿。
(2)近十几年来,石窟前面的109国道上每天有数千辆运煤车隆隆驶过,使整个石窟景区煤尘飞扬。国家投资2.2亿元,将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其积极意义是( )
①减少煤尘对石窟佛像的污染和腐蚀 ②避免重载车辆对石窟的震动性破坏 ③改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④消除云冈石窟景区的酸雨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你认为怎样减轻石窟景区的煤尘污染?
(4)为了更好地促进云冈石窟旅游业的发展,你认为应该有哪些与地理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措施?
答案:(1)大同 (2) C (3)建铁路专线,加强铁路运输,研究煤的气化、液化,转化为管道运输;建坑口电站,改为电力输送;发展重化工业,减少煤炭外运。 (4)挖掘扩展旅游价值,开办地方特色浓郁的系列服务,提高接待能力和旅游环境容量,改善交通,净化周围环境。
点拨:旅游环境问题的学习要与已学过的环境问题、国情教育的有关内容相结合,综合地去理解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解答本题应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即自然资源的丰富性,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国土开发和整治的迫切性等。同时应知道我国国土整治的重大措施,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第(2)问中酸雨形成是由于燃烧矿物燃料释放的酸性气体所致,而非煤尘影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