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了解区域的含义。
2. 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能举出实例,比较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学会基本的区域分析方法。
【自学探究】
一、什么是区域: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 单位,它是人们在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 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 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 和边界。
3、不同区域由于 的差异,人们的生活特点有许多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发展 等也存在差异。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且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但地理位置、 、 和矿产资源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2、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的 ;松嫩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 。
3、长江三角洲是 气候,松嫩平原是 气候;长江三角洲以
土为主,而松嫩平原以 土为主。
4、长江三角洲是 耕作业,松嫩平原是 ;长三角是
性工业基地,而松嫩平原是 基地。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环境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差异
气候条件差异
土地条件差异
矿产资源差异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产活动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业
工业
城市和人口
交通运输
三、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土壤使人们的开垦困难,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农业 。
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 、 和 生产基地。
3、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人口、城市 ,人均耕地 ,生产规模 ,商品率 ,农业生产在全国中的地位下降。
【能力提升】分析区域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答案】
一、什么是区域:
1、空间、地理差异、指标。2、区位、形状。3、地理环境、方向。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气候条件、土地条件。2、入海口、中部。3、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水稻、黑。4、水田、旱田、综合、重化工业。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环境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差异 位于30 N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大致位于43 ~48 N,地处我国东北平原中部
气候条件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余热同期,河湖密布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量较少,热量不足
土地条件差异 经人们长期改造形成水稻土,多水田,人均耕地小,较分散 为肥沃的黑土,多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大,集中连片
矿产资源差异 贫乏 石油等资源丰富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产活动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业 水田为主,盛产水稻、油菜、棉花,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水产发达 旱地为主,产玉米、春小麦、大豆,一年一熟,西部可发展畜牧业
工业 优越得地理环境使其商业贸易发达、轻工业发达、通过发达得海陆交通引进原料发展重工业,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城市和人口 人口密度高、城市密集、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人口密度较低,城市发展历史较短
交通运输 内河、海运、陆运、空运发达 内河、陆运发达(铁路网稠密)
三、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稠密的水系、黏重、发展缓慢。2、粮食、桑蚕、棉花。3、密集、远低于人国平均水平、较小、较低。
要分析区域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第一步: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
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
第二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文字整理归类:成因分析、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
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
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
区域经济分析。
区域发展阶段评价。
第四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可持续发展模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