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大埔县青溪镇实验学校
一、基础(24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八方各异气,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1分)
(2)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1分)
(3)_______________,不但在天;______________,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2分)
(4)曹植在《梁甫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海民像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2分)
(5)请把刘祯的《赠从弟(其二)》默写完整。(4分)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zhòng cái( )的各国议会联盟。
(2)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 fā( )了诺贝尔奖。
(3)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 kū lā xiǔ( ),军无斗志,纷纷kuì tuì(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最终,怀王还是去了,但竟是永远的诀别,他落了个身死异国,骨抛荒野的可悲下场!
B. 三亚的美景吸引着无数的游客,他也慕名而来,看到广袤无垠的大海不禁心潮澎湃。
C. 语文老师把这一段古文逐字逐句讲解后,我们才如梦初醒,懂得了文章的意思。
D. 社会的飞速发展真令我们眼花缭乱, 如果不勤于学习, 就会发现自己同身边的世界格格不入。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中考和高考都提出了对字迹工整、书写清楚的试卷酌情加分。(在句末加“的要求”)
B. 习近平主席主持并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活动。(删去“相关活动”)
C. 只有真正做到尊师敬教,就能赋予教师荣誉感和自豪感。(将“就”改为“才”)
D. 学校抓不抓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在“后继有人”前加“是否”)
5. 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
2016年11月16日,15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在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上发布。这15项成果是从全球互联网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个人提交的500余项互联网创新成果的申请中,由33名海内外知名的互联网专家评审产生的,旨在全面展现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彰显互联网领域从业者的创造性贡献,搭建全方位的创新交流平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风烟俱净( ) (2)负势竞上( )
(3)窥谷忘反(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B.通过写景,作者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厌恶的情感。
C.本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鲜明、强烈。
D.该文与《答谢中书书》,可谓一去一往,一唱一和,都是书札中的精品,亦是写景文的佳作,共同表达出与知音共赏美景,传情达意的高雅志趣。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初,敦①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王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 ②将入,导呼 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 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及出,导犹在门,又呼 。 不与言。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敦既得志,问导曰:“周 、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导后料检中书故事,见 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
(节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释】①敦:王敦,王导的堂兄。② (yǐ):周 ,字伯仁。曾投奔王敦,与王导交好。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敦之举兵也/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 直入不顾/直截了当
C. 不与言/与蒙论议
D. 南北之望/望尘莫及
10.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既 见 帝言 导 忠 诚申 救 甚 至 帝 纳 其 言。
11. 结合选文,说说王导为什么“悲不自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同执着前行
①漫漫人生路,我们会遇到各种考验、各种磨难,而获得成功和实现梦想需要我们的坚持。坚定梦想,同执着前行,照亮前方的路。
②同执着前行,照亮求学之路。学习是一个持续坚持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学习需要坚持和耐心。谢觉哉云:“万事从来贵有恒。”明初文学家宋濂为了学习知识,不顾路途的遥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向前辈请教。烈日挡不住他,风雨阻止不了他,斥责打骂也无法使他退却。他心中只想着学习,执着于对知识的渴求,便感觉不到什么是苦,什么是累。漫漫求学路,宋濂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学习,孜孜不倦,最终成为明代著名的大学士。
③同执着前行,照亮事业成功之路。“凡成大器者,必有志”,只有心中有梦想,为了梦想,执着前行,才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巴尔扎克曾说:“经历磨难,而仍旧坚持下去,才是奋斗者的本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他潜心修史,遭受宫刑之辱也不改其志,忍辱负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翻阅着前人记载的史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将其整理成生动活泼的文字。十三载春秋,桌上的灯花燃了又落,落了又燃,若没有他的执着坚持,怎会有《史记》两千余年经久不衰的传奇?
④然而,仍有许多人在经历磨难考验时不能够执着前行。荷兰画家梵高,其在世时没有人理解他的作品,懂他的艺术,在世人的冷眼嘲讽下,他没有执着投入艺术创作,而是选择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假若他能向着自己的艺术执着前行,将会给世人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放弃了执着,留给后人,也留给自己一个永远的遗憾。
⑤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那么,这放弃与坚持之间,我们该如何抉择呢?我想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无不是在求索路上不畏艰辛执着前行的勇士。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克服一切阻力,与执着同行,才能在前进的路上勇往直前,一路高歌。
⑥让我们沿着成功者的足迹前行,向成功的大门迈进!
(选自《作文通讯》,有删改)
1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坚定梦想,同执着前行,照亮前方的路”比“人生中,经历磨难、考验时,我们要执着坚持才能获得成功”更适合作为选文的中心论点。
B. 选文第②段运用了举例论证,举出了宋濂克服重重困难,执着坚持,勤奋求学,终有所成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同执着同行,照亮求学之路”的分论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C. 选文第③段首先提出“同执着前行,照亮事业成功之路”的观点,接着引用巴尔扎克的名言进行道理论证,然后从正面举出司马迁受宫刑仍执着坚持,不改其志,终成《史记》的例子进行论证。
D. 选文第④段从反面举出梵高遇世人嘲讽时没有执着坚持,用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的事例,与第③段形成对比论证,从而证明了观点。
13.下列名言名句不适合充当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B.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C. 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牛顿
D. 不要轻易放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
14.成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你认为,除了“执着”,还有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答出一点并阐述其对成功的重要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9月11日:为了忘却的纪念(节选)
吴鑫
①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的一名发言人在9月5日称,“9·11”事件后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废墟上升起的第一面美国国旗竟然不翼而飞。
②去年(2001年)9月11日发生恐怖袭击当天,三名纽约消防员麦克威廉斯、约翰逊和埃森格林从停在附近的库佩拉奇斯夫妇的游艇上取走了一面美国国旗,并在世贸中心废墟上升起。这次颇有历史意义的升旗仪式被抓拍下来,成为纽约消防员救助恐怖事件遇难者的标志图片。随后,这面国旗于去年10月随“罗斯福”号航空母舰赴阿富汗反恐战争前线,直到今年(2002年)3月被送回到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的办公室。据悉,布隆伯格已经下令有关人员对此进行调查。
③9月6日,美国国会在距离世贸中心不远的联邦礼堂举行会议。这里是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200多年前宣誓就职的地方,1789年美国国会的第一次会议就在这里召开。美国国会经过200多年,首次回到它的“发源地”开会。会议时长为50分钟,主要内容是演讲、颂诗以及音乐。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格普哈特表示:“我们打击恐怖主义的力度同我们的悲伤基本相称。美国正在担负一项使命,不是为了报复,也不仅仅是为了打败恐怖主义,而是再一次显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自由终将战胜狂热。”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达施勒表示,历史将记录下恐怖分子的失败,他说:“美国的实力不是钢铁或水泥,而是我们在宪法和人权法案中所体现的价值观的信仰。”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说:“袭击事件发生后,我们的国家就陷入了战争。我们的自由是用很高的代价获得的,我们不准备让它流逝。”会后,议员们参观了“零地带”。那里摆放着大量的鲜花,以纪念在“9·11”中丧生的2 819人。
④更重要的活动当然在9月11日。这一天早晨,布什及夫人劳拉将首先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一个非公开的宗教仪式。在美国东部时间8时46分,即一年前第一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时刻,白宫将举行默哀仪式。然后,布什将前往五角大楼参加纪念仪式,接着赴宾夕法尼亚93号航班坠毁的地点献花圈。据推测,这架航班当时正欲前往袭击华盛顿的另一目标。下午4时30分,布什将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安放花圈。当晚9时零1分,布什将在纽约向全国发表讲话。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在删改)
1. 本文主要记叙“9·11”周年纪念活动,第①②段先写国旗丢失的事件,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③段中为什么引用多个人物的言论,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最后一段罗列了六件“将”发生但还没有发生的事件,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新闻是客观冷静地让事实说话,但文中依然体现出作者的情感。文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记忆中,总会有那么一段时光令我们难以忘怀:或轻松愉悦,或焦虑紧张,或幸福甜蜜,或痛苦忧伤……剪一段时光,让它在你的笔下缓缓流淌吧!
请以《那一段 的时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①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②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着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做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③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④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1.文段选自名著《 》,作者是 。(2分)
2.选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结合文段中的具体内容说说,这样写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心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相关文段说说,买到新车后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出三个特点并举出相对应的例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
1.(1)千里殊风雨
(2)馨香盈怀袖
(3)盈缩之期 养怡之福
(4)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5)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2. (1)仲裁
(2)颁发
(3) 摧枯拉朽 溃退
3.C
4.B
5. 标题: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15项科技领先成果。理由:这个标题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6(1)消散 (2)凭借 (3)同“返”,返回
7.(1)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巨浪似飞奔的骏马。
(2)蝉长久不停地叫着,猿也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8. D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9.C
10. 既 见 帝/言 导 忠 诚/申 救 甚 至/ 帝 纳 其 言。
11.王导因为当年误以为周见死不救,在王敦要诛杀周时没有开口相救,后来才得知周尽力相救的真相,强烈的负罪感使他“悲不自胜”。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12. A
13. B
14. 示例:理想。理想是奋斗的原动力,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它像一束灯光,指引我们前行;它像一面旗帜,引领我们奋进;它更像是前行途中的加油站,每当你累了、倦了,想要放弃了的时候,想到它就会觉得浑身充满力量。没有理想就不能成就奋斗的人生!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15. 引出报道的内容,增强文章的可读性;顺便交代新闻背景。
16. 使新闻更加具体生动;表明美国对恐怖袭击事件和对未来的态度(爱国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体现作者对事件的态度。
17使整个纪念活动的报道更加完整;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为后续新闻的报道做铺垫。
18. 体现了作者对美国遭受袭击的同情;对美国对此事件所持态度的肯定;对恐怖袭击事件的谴责。
19.略
附加题
1. 骆驼祥子 老舍
2.①心理描写:“几乎要哭出来”表明祥子对终于拥有一辆自己日思夜想的车的极度欢喜之情;②动作描写:如“手哆嗦”形象地刻画出祥子买车时极度的紧张与兴奋,“拍”这一动作准确生动地表现出祥子买车时的豁出去的激动和决心;③语言描写:“我要这辆车”这句话表现出祥子买车的决然和义无反顾。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人力车夫梦想的卑微和生活的辛酸,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当时下层人民生活的状况。
3.①执拗:如“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②勤快:自从买了车祥子跑得更快了;③有生活追求,乐观自信:如自从有了这辆新车,祥子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④纯朴天真,有孩子气:如“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