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2 06: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汉之阴(北岸)
B.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 军细柳(驻军,驻扎)
C.杂然相许(答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D.惩山北之塞(苦于) 曾益其所不能(益处)
2.下列句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已而之细柳军 D.人不知而不愠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学诗谩有惊人句 B.军士吏被甲
C.改容式车 D.舜发于畎亩之中
4.下列句子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C.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D.使人称谢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饿其体肤 B.威武不能屈
C.行拂乱其所为 D.面山而居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代表作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李贺,字长吉,代表作有《马诗》《李凭箜篌引》《南园》等。
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别出自《告子下》和《藤文公下》。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D.《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7.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富贵不能淫》中,孟子关于“大丈夫”的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第2自然段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
C.《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借愚公的形象,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移山填海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只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定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D.《周亚夫军细柳》叙述了汉文帝到霸上、棘门、细柳劳军的经过,赞扬了周亚夫的忠于职守、治军严明、不卑不亢和刚正不阿,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知人善任。
二、综合性学习
为了引导同学们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校准备开展以“学会主动学习”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需要你从多方面对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加以分析,请用简明的语言分条表述,三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的班会上,需要你谈谈主动学习的意义。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1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一)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
B.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
C.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D.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便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浣溪沙
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③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①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词人、书法家。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③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写边塞平原辽阔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B.上阕前两句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
C.“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D.词的下阕抒写了北望中原之无限感慨及“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悲凉心绪。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鲜明,色彩明丽。
B.“一尊浊酒戍楼东”一句在下阙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词的下阕抒发感慨,俨然可见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
D.这首词气势雄健,意蕴深厚,体现了豪放之词风。
(三)陈禾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③,搢绅④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⑤,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⑥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⑦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⑧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④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⑥抗疏:上书直言。⑦宦寺:宦官。⑧曹:辈,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武备宽弛,东南尤甚/弛担持刀(《狼》)
B.或指为生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C.人服其先见/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D.此国家安危之本也/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2.下列选项中,加粗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
A.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宋何罪之有(《公输》)
D.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陈禾的进谏方式与始《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
请以“让我想一想”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1.B 2.D 3.D 4.C 5.D 6.B 7.B
二、1.示例:①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②家长强制性管理,学生逆反,反而失去学习兴趣。③教师教学古板,学生对学习无兴趣。
2.示例:主动学习在于你要学,而不是要你学,即自我探索知识世界的乐趣所在。知识是宝贵的财富,要靠自己去发掘。主动学习能让我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快速增长起来。总之,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每天主动学习。(内容针对“主动学习的意义”表述即可)
三、(一)1.B
2.诗人移情于物,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写花、鸟的落泪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忧伤国事)的深沉感情。
(二)1.C 2.A
(三)1.B 2.B
3.(1)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
(2)陛下不在乎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啬头颅来报答陛下吗?
4.品质:忠于职守,敢于进谏,刚正不阿。
进谏方式:邹忌进谏时,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讽谏齐王;陈禾则采用的是直谏的方式。
示例:赞成邹忌。原因:采用委婉的方法规劝,可使他人乐于接受。 赞成陈禾。原因:陈禾的方式更直接,让君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和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