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白杨礼赞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 白杨礼赞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2 16:0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民勤五中 李有红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2.通过分析白杨树的形象,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文章中的关键词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运用象征手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古今文人墨客喜爱的事物引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茅盾先生的笔触,到黄土高原去领略白杨树的风采。(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文学常识填空。
2.生字词注音。
三、初识白杨形象
1.解题,思考:作者为什么赞美白杨树?(不平凡)
2.浏览读文,感知内容。
3.文中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内在气质 )
四、品悟白杨内涵
1.速读第2、3自然段,思考:
(1)作者笔下壮美的黄土高原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感受如何?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白杨树,而是从黄土高原写起?
2.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
白杨树的总体形象特征是什么? 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白杨树的外形? 各有什么特点?
五、礼赞白杨精神
1. 默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文章借白杨树赞美了什么?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的?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小结: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手法叫象征。
4.茅盾借赞美白杨树歌颂北方抗日军民,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呢?
联系时代背景,领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六、妙笔生花,寻找“白杨”
请运用象征手法,借助具体事物赞美某种人物的精神品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6-8段。
2.推荐阅读文学茅盾作品《林家铺子》。
附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茅盾
不 农民

凡 ————→ 哨兵

树 精神

象 征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