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星地球
单元 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据此并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1—3题。
1.“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时,纽约(西五区)时间为 ( )
A.24日2l时05分 B.24日5时05分
C.25日7时05分 D.25日2l时05分
2.图中示意的c行星是 ( )
A.地球 B.火星 C.木星 D.土星
3.图中示意的e行星 ( )
A.没有卫星 B.距太阳1.5亿千米
C.质量最小 D.体积最大
4.太阳活动主要是指 (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日食现象
C.太阳消耗质量释放能量 D.黑子和耀斑
5.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
A.北方地形平坦 B.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小
C.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短 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6.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 )
A.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B.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
C.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
7.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
A.昼夜现象
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我国乌苏里江上朝霞满天时,帕米尔高原还星斗满天
8.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格林尼治时间(零时区)2006年9月3日5时42分22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智能1号”以撞向月球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科学探索使命。读右图回答9—10题。
9.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0.如果图中B为地球,则A代表 ( )
A.木星 B.太阳 C.金星 D.火星
11.从3月21日到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的速度是 快→慢→快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 大→小→大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 大→小→大
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 短→长→短
12.下列日期中,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
A.4月1日 B.6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13.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
14.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 )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
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15~17题:
15.此时,赤道上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 )
A.450W,1350W B.1350E,450W C.600E,1200W D.00,1800
16.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 )
A.900W向东至1800 B.00向东至1800
C.900W向东至900E D.00向东至900E
17.此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
A.北京 B.武汉 C.广州 D.悉尼
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18~19题:
18.此日在 (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19.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15时20分 B.15时40分 C.14时30分 D.14时20分
20.在夜晚晴朗的天空,我们能看到的一闪即逝的天体和拖着长尾的天体是 ( )
①月亮 ②流星体 ③彗星 ④星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假设下图表示纬线圈,A、B、C、D四点将纬线圈平分为四段弧,其中AB为夜弧,其余各弧为昼弧,据此回答21~22题。
21.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22.图中C处的夜长为 ( )
A.14时 B.12时 C.6时 D.9时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 )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24.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转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25.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每天都重合 B.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重合
C.永远不能重合 D.只有夏至、冬至这两天重合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读下面“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___到_______。
(2)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到_______。
(3)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到_______。
(4)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
此时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
27.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图中所示北半球的节气是 ,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是 ,
时间 月 日前后。
(2)下列地点白昼各为几小时,
A点 小时,B点 小时,D点 小时。
(3)C点(23°26′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4)此时,悉尼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5)导致南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28.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22分)
(1)此图表示的是 日(节气)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 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昼长是 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4)图中ED表示 线,DC表示 线。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6)A点的地理坐标是 ,B点的日出时间是 。
(7)C点的昼长是 小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B 2.A 3.D 4.D 5.B 6.A 7.A 8.B 9.B 10.B 11.A 12.B 13.B 14.A 15.D 16.A 17.D 18.C 19.A 20.C 21.B 22.C 23.D 24.D 25.B
二、综合题(共40分)
26.(每空2分,共8分)(1) a c (2)b d (3)d a (4)赤道 昼夜平分
27.(每空2分,共20分)(1)冬至 23°26S, 12 22 (2)24 12 0
(3)43°O8′ (4)昼长于夜 (5)黄赤交角的存在
28.(每空2分,共22分)(1)夏至 (2)15 B 18 (3)(23°26′N,45°W)
(4)昏 晨 (5)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6)(23°26′N,0°) 3:00 (7)12
20080811
20080811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