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查三:1.3地球的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查三:1.3地球的运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8-25 18: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3 地球的运动(二课时)
[考纲及解读]
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 说明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如方向、周期、速度等;
3、 解释地球自转与时差产生之间的关系,描述地转偏向力及影响;
4、 说明地球公转雨季节形成之间的联系;
解读: 1)、运用地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来定位;
2、)计算时区与区时(包括地方时与国际时间),掌握日期的划分;
3、)计算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分析评价其对农业生产、太阳能利用、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影响。
[要点梳理]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速度
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 向 。地轴北端始终指向 星。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做作 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做作 方向旋转。
注意:经纬线形状、极点、赤道和旋转方向。在右图方框内以南极为中心作图。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 )所需的时间。为1 日,为 时 分 秒。1太阳日为 小时。
恒星日:需要人为规定一个参照点——宇宙中的任一颗恒星都可以。地球自转一周后,因公转离开原地,E1到E2是地球一天中公转的弧长,但是,此弧长与地球到恒星的距离之比几乎为零,地球公转已被忽略,故三颗恒星对地球而言实为一颗恒星。E1P到E2P地球自转360 ,时间为23时56分4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即地球从E1到E2没有完成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周期运动,至E3P点才再次与太阳重合,就地球自转而言,旋转了360°59”,称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太阳日是生活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二、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
1、方向:自 向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 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为近似于圆的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 上。
3、周期: 1 年= 日 时 分 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3.地球公转速度
(1)公转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
(2)公转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30千米。
(3)近日点与远日点
1月初过 点,7月初过 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大约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日地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1.52亿千米,最近是1.47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7%。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能,最大可相差到57%。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
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射 半球, 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 半球,因此, 半球正值夏季, 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同样道理,地球过远日点时,太阳直射 半球, 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量超过 半球,所以 半球为夏季, 半球处于冬季。
此外,地球公转速度也有影响作用,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 ,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 。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①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因此,地球公
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不重合,它
们之间的交角就是 。
目前,黄赤交角是 。
②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而
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这就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
一个回归年= 天 小时 分 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 年一润,闰年为 天。(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
2、黄道与地球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此交点位于最北是 ,最南为 ,位于赤道为 。
3.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因而,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 之间往返移动。
四、昼夜交替
1、晨昏线的概念及判断
晨昏线是 半球的分界线。首先它是一个大圆,相对于太阳来说是不动的,只是因为地球自转,相对于地球而言运动,所以晨昏线的更替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即自 向 更替。
晨线和昏线的判断要牢牢抓住地球自转方向,如果晨昏线的西侧是夜半球,东侧是昼半球,则为 线;反之,晨昏线的西侧是昼半球,东侧是夜半球,则为 线。
2、晨昏线(圈)的运动过程
由于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随着地球的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 向 运动。同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并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 ,晨昏线在以圆心为中心,在 和 之间摆动,如图所示:AB为晨昏线(圈)(阴影部分为黑夜)
3、晨昏线、昼夜半球与太阳高度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
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 ;
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
B的纬度之和等于90 ;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 26 N)时,
切点B的纬度为66 34 N或66 34 S。
当太阳直射在20 S时,切点B的纬度为
70 N或70 S。
4、昼夜更替:
由于地球是 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即 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会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 日即 小时。
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但地球不自转有昼夜更替现象吗?
五、地方时
1、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相关知识见前)
2、地方时与区时:
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 升 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 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相邻15度经线内所用的同一时间是 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 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 时( 度经线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度差4分钟。
北京时间: 区的区时, 的地方时。
六、地球自转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由于地球自转,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移,特别是洋流,河流,大气运动,在北半球向 偏,在南半球向 偏,在赤道上 。
七、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 、赤道略 的椭球体形状。
八、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太阳光线对于 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 (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 ,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 。
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 的存在,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Ⅰ?随纬度分布: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方降低;这说明任给一个正午太阳高度(不等于90°),在地球上能找到 条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与之相等。
Ⅱ?随季节变化:夏至日—— 达一年中最大值, 达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 达一年中最大值, 达一年中最小值。
④ 计算公式:H=
(二)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①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 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 弧和 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 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3月21日—9月23日 9月23日—3月21日
太阳直射北半球 太阳直射南半球
北半球夏半年 南半球冬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南半球夏半年
各纬度昼弧>夜弧,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6月22日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与北半球夏半年相反,冬半年相同。 各纬度夜弧>昼弧,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12月22日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与北半球冬半年相反,夏半年相同。
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12小时。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两天一地昼夜等长)
②昼夜长短的静态定性判断
规律总结:根据直射点所处的南北半球的位置判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反之。纬度越高,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最大。
③昼夜长短的动态变化判断
规律总结:根据直射点移动的方向判断,如下图所示: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区(除极昼地区)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反之;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各地区(除极昼地区)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反之;
④昼夜长短的定量计算
Ⅰ 在光照图中根据昼弧和夜弧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Ⅱ 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的关系
规律总结:昼长 = 时间 — 日出时间
(三)四季更替
①从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 、正午太阳高度 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②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③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四)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 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 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 、 现象
[重点探究]
1、地方时的计算
①特殊点地方时的确定:
a.太阳直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b.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18时
②计算公式为:
所求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 (东加西减)
2、区时的计算
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
已知经度数÷15 ,如果所得余数小于7.5 ,商为时区;
如果所得余数大于7.5 ,商+1为时区数。
②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东加西减)
3、日期的计算
1 日期的变换有两种:自然变换和人为变换。
a.自然变换是某地区时间为24点,其日期事实上已是新的一天。
b. 人为变换是指日界线
2 两个日期计算问题: 180 经线
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0时经线
2、地球上有5条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同时是地球上没有地转偏向力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地方。
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可能达到的最南点和最北点所在的纬线,称为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纬度是 23.5°S,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N。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随后太阳直射点转向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和最北的界限。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有两次得到太阳的直射,南、北回归线上,每年得到一次太阳的直射。习惯上把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叫作热带,即北回归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南回归线是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南、北极圈,是极地附近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或者说失去昼夜交替现象)的最大范围的界线。南纬66.5°纬线圈是南极圈,也就是南半球上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在南极圈内,每年秋分之后在南极点附近就开始出现极昼现象,极昼的范围与日俱增,到了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整个南极圈内都是极昼。随后,极昼的范围又逐渐缩小,直到春分前后,南极极昼消失,转为一天比一天范围扩大的极夜。到了夏至日(6月22前后)整个南极圈内均为极夜……北纬66.5°是北极圈,在那里发生的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南极地区完全类似,只是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时,北极地区正好是极夜……极圈内,纬度越高的地方,极昼(或者极夜)的时间越长。南(北)极点极昼和极夜分别约长半年,极圈则只有1天极昼和极夜。南。北极圈是南、北温带与南、北寒带的分界线。
每年太阳光线有两次直射赤道,3月21日(前后)那天叫春分日,9月23日(前后)叫秋分日。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的纬度经常使用其约数,即分别为:23”30S(或23.5°S)、23°30们(或23.5°N),66°30它(或66.5°S)、66°30训(或66.5°N)。与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相对应的在地球公转的轨道上有四个点,分别叫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和冬至点。因此,准确地说夏至日是地球经过夏至点的时刻,由于地球公转周期不是整整的365天,所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时刻年年不同。有时日期也会前后错动1天。
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名称全球是统一的,即天文学上打着其诞生地(北半球)的印记。
[典型例题精析]
典例1、(09年江苏地理第3,4题) 图2所示为以N、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
图回答(1)--(2)题。
1.“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及相关空间的思维能力。“陆半球”的极点为38 N、0 ,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 S、180 ,根据西半球跨度160 E向东→20 W,南半球跨度0 向南→90 S,第3题选择D。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也就是直射点在23 26’S,180 E。此时,非洲全部位于夜半球;北京时间为8点,正值上班高峰;南极极昼,昆仑站处于极昼期;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
答案:1、D 2、C
典例2、(09年海南地理第1题) 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
C.华盛顿时间2l: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
【解析】:
本题考察考生时间计算及关联分析能力。关联考点:时区换算、区时计算
“三方最合适”透过表象分析本质,即会议时间要符合三方各自地区的作息规律(各自处于上午或下午尽量避开晚上或凌晨)。则有:
西五区 东八区 东一~东三区
T1 14~16 3~5 20~24
T2 1~3 14~16
T3 21~23
T4 8~10 21~23 15~17或13~15
运用表中简单的时区换算方法,即可甄别真确选项T4时间最佳。
答案:D
典例3、读图,回答:
(l)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 前后,判断理由是 。
(2)当DF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
(3)当AC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
当DE为昏线时,此日是 节气;当AD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
(4)若DE为晨线时,此刻北京时间是 点;当北京时间是8点正,DF是 线。
(5)当H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G处区时为6点则此时昏线是 、 。
【解析】此图是圆柱投影图,比较抽象,不易判读。解题时应切实根据晨昏线的概念,确定图上白昼和黑夜的范围,根据赤道上昼夜平分,日出、日落的时间分别为6点和18点,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答案】(1)12月22日 AB是晨线、北极圈以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
(2)23°26′N (3)夏至 冬至 春分或秋分 (4)20点 晨线 (5)DF AC
典例4、 如图是整个昼半球俯视图,C点昼长为8小时。
①此日正确的叙述 ( )
A.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B.表示春、秋分
C.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D.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
②关于D点正确的叙述是 ( )
A.经度为20°W
B.昼长小于12小时
C.位于昏线上
D.正午太阳高度一定大于B点
③关于E点的正确叙述是 ( )
A.位于澳大利亚大陆 B.位于开普敦的西南
C.位于北美洲 D.位于马来群岛上
④B、E两点的昼长分别是 、 。
【解析】第①题,此图关键要看出A点在晨昏线上且纬度是南纬66°34′,则图示方向为上南下北;接着能看出昼的中心点在北半球,则此日为北半球的夏季,且为夏至日,直射点将向南移动,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第②题由于此日不是春秋分,故晨昏线与经线圈不重合,所以不能根据C点的经度来判断D点经度;由于D点在北半球,此日昼长夜短;正午大阳高度不一定欠于B点。第③题E点在赤道上,故不可能是AC,根据C的经度应该在160°E附近,排除B。第④题B为极昼,D在赤道上。
【答案】 ①D ②C ③D ④24小时 12小时
典例5、 如图是我国北京某一窗户朝南的房屋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_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一年中最大。
(2)地球从A公转到C位置时,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北京日出时刻太阳在________方向,日落时刻太阳在________方向。
(4)一年中每日正午时刻该房屋的阴影朝向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的依据是正确理解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首先判断地球处于A、B、C、D四点时的日期分别是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进一步分析: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光照面积最小;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光照面积最大,因此可以得出第(1)、(2)题的答案。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北京昼最长夜最短,太阳在6:00前日出,在东偏北的方向升起;太阳在18:00后日落,在西偏北的方向日落。由于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正午时刻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其正南方,因此影子也总是向正北方向。
【答案】(1)D (2)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3)东北;西北 (4)都朝正北方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09年广东文基第51,52题)
图5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1~
2题。
1.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2.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假设下图表示纬线圈,A、B、C、D四点将纬线圈平分为四段弧,其中AB为夜弧,其余各弧为昼弧,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4.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 ( )
A.2时 B.3时 C.6时 D.9时
读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据图回答5~7题。
5.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7.当黄赤交角变为23°36′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为( )
A.热带范围变小 B.温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大 D.与现在相同
右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读图完成8~11题:
8.甲地位于丁地的: (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9.从甲地飞往丁地的最短距离的飞行方向是:( )
A.向东北飞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飞
C.向西北飞
D.先向西北再向西南飞
10.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先迎来新年曙光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1.这天,北极圈上的白昼时间为: ( )
A.0小时 B.6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
北极星光直射北极点,而春、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两种光线都随纬度变化而变化,这是共性;但因地球在黄道面上绕太阳运行,太阳光有周年回归现象,不是永远直射赤道,这是两种光线的差异性,读下图回答12~14题。
12.某地测得此刻北极星光与地面的夹角为40.5°,则该地纬度为 ( )
A.40.5°N B.40.5°S
C.49.5°N D.90°N
13.这一天观测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
A.40.5° B.49.5°
C.26° D.23.5°
14.若此刻为某年某月某日,北京时间8时正,则K地时间为(阴影部分为南半球) ( )
A.3月21日16时 B.9月23日18时
C.12月22日18时 D.6月22日16时
15.下图能正确表示由于地球自转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是( )
右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和太阳位置示意图,分析判断16~18题。
16.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正南方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7.该地的经度是 ( )
A.100°E B.110°E
C.125°E D.130°E
18.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 )
A.8:00、17:00
B.8:10、17:10
C.8:20、17:00 D.7:50、17:10
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的示意图”,据图完成19~21题。
19. 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20. 此时,正在交易的股票市场(交易时间为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是( )
A.纽约 B.东京 C.悉尼 D.法兰克福
21. 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安大略湖畔曙光初现 B.白令海峡烈日当空
C.火地岛午夜太阳高照 D.尼罗河夜幕深沉
某地有一幢楼 , 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 , 据此回答 22~23题。
22.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 )
A.23026’     B.66024’    C.900      D .450
23.该地的纬度是 ( )
A.23026′ B.21034′ C.25026′ D.68026′S
某日,一地理兴趣小组在操场测量太阳高度:英才苑在巨型圆靶(下图中的圆是以0为圆心,不同长度为半径的同心圆)上竖了一根竿子,A1、A2、A3、A4、A5分别是秆子顶点A在北京时间10:40、11:20、12:00、12:40、13:20观测时的轨迹)。回答24~25题:
24.在图中以O为原点,兴趣小组成员所画的正南方位
(用虚线表示),最合理的是( )
A.南1 B.南2
C.南3 D.南4
25.当上题中竿子的日影子最短时,地球上晨线上的纬度
如下图所示。已知K在H的西南方向,则图中点H
的经度是( )
A.125°E B.55°W C.120°E D.130°E
二、综合题
26.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A~H各位置中,地球位于 位置时,晨昏线符合乙图的情况;地球位于 位置和 位置时,晨昏线符合丙图的情况。
(2)丁图中箭头表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和方向。在甲图中地球从 位置公转到 位置这段时期,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和方向与丁图所示的情况相符。
(3)地球公转到甲图中 位置时,澳大利亚的悉尼(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4)地球从甲图中C位置公转到G位置这段时期,北京的昼夜长短变化是

(5)地球从甲图中A位置公转到E位置这段时期,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 。
(6)地球公转到甲图中C位置时,南半球正值 季。
27.读右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l)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 点钟。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点钟,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小时。
(4)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5)按图中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下列地点中的( )
A.北京 B.纽约 C.悉尼 D.莫斯科
28.右图中G是上下两图的连接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点的经纬位置是 。
(2)北京时间是 月 日 时。
(3)图中B在D的 方向,C在A的 方向。
(4)写出B、D两地的昼长时间:B ,D 。
(5)此时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
29. 在甲、乙两图中,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的地方时比A点的早,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时,据此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甲中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将其转绘在图乙上,再在图乙上画出夜半球的范围(用平行线表示)。
(2)图中A、B、E三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处。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处。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伦敦时间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B点位于D点的______________方向,E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_____方向。
(5)该季节,开普敦正值______________ (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巴西的热带草原进入______________季节,尼罗河进入_____________ (枯水、丰水)期。
30. (09年浙江文综第36题)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4分)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12分)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8分)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6分)
高考考查3 地球的运动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B 5.A 6.B 7.C 8.D 9.B 10.B 11.B 12.A 13.C 14.C 15.D16.C 17.B 18.B 19.D 20.D 21.A 22.D 23.D
24.C 25.D
二、综合题
26.(1)A B H
(2)E A
(3)A
(4)由C→E由昼夜平分变为白昼最短;由E→G由白昼最短变为昼夜平分
(5)不断减小,由最大值变为最小值
(6)春
27.(1)夏至日23°26′N 180°
(2)晨线 4
(3)8 24
(4)B
(5)A
28.(1)23°26′N,0°
(2)6 22 20
(3)正南 正北
(4)8 16
(5)北半球各地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29.答案:(1)甲图中自B画向A,乙图中晨昏线过135°W与极圈切点,南极圈内极昼。
(2)A E
(3)45°E,23°26′S 9时
(4)西北 西南
(5)副热带高气压带 湿(雨) 枯水
30、(1)66.50N及其以北地区
原因:黄赤交角为23.50,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消失
(2)甲地: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 西临大西
洋,盛行西风,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迎风坡,暖流经过
乙地: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相对少,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较大 背风坡,海域面积
小,海洋水汽较少
(3)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西部海岸曲折,多峡湾;湖泊广布,东部形成冰湖群;河流
平行状排列。湖泊主要位于河流中上游
(4)主要分布在波的尼亚湾沿岸地区
理由:主要城市分布在海湾沿岸地区,铁路和公路环绕海湾分布;众多河流的下游,地势平
坦。
21世纪教育网
www.
西

太阳
23 26 N
23 26 S
0
直射点A
晨昏线与最小纬线圈切点B
N
S
右岸
左岸
北半球
D
右岸
左岸
南半球
C
北半球
右岸
左岸
B
右岸
左岸
南半球
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