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课件 (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 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课件 (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7 17:1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第四单元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主讲教师:巍岭中心学校 储小敏
我为什么而
活着?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 素
走近作者
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思想家。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
罗素(1872—1970)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
(1)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注意感情。
(2)注意语气语调,停顿要得当。
爱因斯坦: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
我为什么而活着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至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我希望知道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遏制 飓风 肆意
濒临 震颤 俯瞰
深渊 星辰 嘲讽
字词检测
è


bīn
chàn
kàn
chén
cháo fěng
yuān
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文学的笔法,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永恒的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他为什么而活着?


 

渴望爱情
追求知识
同情苦难
我为什么而活着
渴望爱情
带来狂喜
摆脱孤寂
在爱情的结合中见到仙境的缩影

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我为什么而活着
研读课文
罗素:
“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地将偏狭得多。”
我为什么而活着
追求知识
了解人的心灵
知道星辰为何发光
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威力

罗素追求哪些方面的知识?
人类
自然
社会
追求知识(罗素的学术成就)
罗素一生著书71种,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罗素于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
同情苦难
饥饿中的孩子
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者
全球性的孤寂、贫穷和痛苦

孤苦无依的老人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饥饿中的儿童
父亲被杀后的伊拉克女孩
孤苦无助的老人
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牢。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和平的使者

文章语言简洁且富有哲思,找出还有哪些语句打动了你?
(提示:可从修辞、用词、情感等角度赏析)
感悟课文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既然活得这么苦,但作者仍认为活得值得,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冰 心
拓展延伸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当他临终的时候,就可以骄傲的说,我已将全部的精力和生命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每个人都需要问问自己:
我现在的活法给将来留下的是骄傲,是遗憾,还是悔恨?
我过去的活法给现在留下的是什么?
我为什么而活着?
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活在当下,活出精彩,活出意义!
教师寄语
课后作业
1、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古今中外名人的生存观。
2、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阅读罗素的这篇随笔,你是否也感到快乐,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感谢倾听